论艺术院校大学英语教师科研能力的提升与培养

时间:2022-08-29 06:22:12

论艺术院校大学英语教师科研能力的提升与培养

摘要:教学和科研相辅相成,科研能力是教师职业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提升英语教师科研能力是新时代对英语教师更高次的要求。然而,科研却是艺术院校教师尤其是英语教师的软肋。本文详尽分析当前艺术院校英语教师的科研现状及制约其科研能力发展的种种因素,进而提出提升艺术院校英语教师科研能力的若干对策,旨在唤醒英语教师的科研意识,倡导走教学与科研并重之路,在一定程度上提升目前艺术院校英语教师的科研能力。

关键词:艺术院校;大学英语教师;科研现状;科研能力

中图分类号:G451.6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5)14-0032-02

引言:

随着高校的全面高速发展,艺术院校历经多年也逐渐提升了教师队伍的学历和职称。然而,艺术院校英语教师长期以来普遍强调教学轻研究,其科研能力和成果在高校各专业教师中几乎是最低的。许多艺术院校的科研机构刚刚成立,科研工作尚处于起步阶段,科研现状并不容乐观,与国际水平相差较大,因此,艺术院校的大多数英语教师不愿从事科研工作,也不会搞科研。身为艺术院校英语教师,仅有扎实的语言基本功是远远不够的,提高自身的理论素质和科研能力,也是实际工作和职业发展的需要。如不及时扭转此局面,将会影响到高校外语教学质量和学术水平的稳步提高。

一、现状

艺术院校英语教师科研工作刚刚起步。艺术院校严抓教学质量与教学管理,对于英语专业方向的科研工作和教师科研能力的培养有所忽视,青年教师自身对科研也缺乏浓厚兴趣,他们所出科研成果的数量,基本取决于职称晋升的要求,写文章的动机主要是为了评定职称,而不是为了科研,在此之外的科研成果则微乎其微。教师的科研与教学缺乏实际联系,科研是被动式、任务式的,不能正确地处理科研与教学之间的辩证关系。科研立项数量少,几乎没有参加或主持过科研项目,缺乏学术带头人进行课题申报,因此艺术院校在大学英语方面的省级课题几乎为零;数量少,在高水平杂志如核心期刊上的文章数量则更少;发表的论文质量不高,缺乏原创性,更谈不上在一些国际性的学术期刊上发表;专著、译著几乎没有去接触过;科研队伍不健全,科研氛围不浓厚。总体科研能力不强。

二、影响科研能力发展的因素

1.教学工作量大,任务重。如今艺术院校规模迅速扩张,导致师资力量紧张的矛盾进一步加剧,英语专业在这一方面的矛盾尤为突出。艺术院校英语教师教学任务相当繁重,普遍长期超负荷工作,调查表明,多数学校的教师平均周学时都在16~24学时。大学英语教学目标逐步提高,对学生英语能力的要求越来越全面。学校利用现代多媒体教学等多种教学手段,对考核管理与教学质量进行了进一步强化,加之近几年大学英语教材更换频繁,教学压力迫使青年教师花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制作课件,精心备课和批改作业。教师们的工作量不断被加重,剩下可供其自由支配的时间已微乎其微,他们则不再有精力静下心来读书,不会顾及到与其教学相关的科研项目,也不会对教学中出现的问题思考和探究,收集和总结教学第一手的实证性宝贵数据。

2.艺术院校英语教师科研意识薄弱。艺术院校的英语教师科研意识极为薄弱。他们很容易将教学与科研对立,认为二者没有相关性,认为自己所教授的英语学科没什么科研可搞,科研不会促进教学,搞科研没有什么实用价值;相反,花费大量时间去搞科研还会影响自己正常的教学工作,自己的主要任务就是教学。部分英语教师甚至对科研心存恐惧。尽管从心理上或行动上抵触科研工作,但是,他们从评职称的角度出发,急功近利,被迫去搞科研,并不是站在提升自身的科研研究能力的角度来看待科研课题。此种观念势必导致某些教师放弃科研或者想方设法东拼西凑出粗制滥造的所谓科研论文。

3.专业知识结构不合理导致的科研方法欠缺。艺术院校的英语教师以年轻教师为主,他们将主要精力放在了听、说、读、写、译等语法知识的教学上,对科研方法和必要的科研理论方面造诣不深,缺乏进行科研工作的专门训练。对于国内外语言学界的前沿课题、科研成果与最新动态缺乏具体深入的了解,未能站在深入广阔的角度看待问题,参与科研项目及发表科研成果渠道匮乏。缺乏科学严谨的语言学研究方法例如问卷调查设计、收集数据、统计分析处理数据、个案研究、小组研究等基本的科研方法。许多英语教师从事教学工作多年却从未申报或参与过课题研究,经验严重不足,不知道应该怎么定方向、选题、申报,找不到运作项目的方法和途径,科研无从下手,其知识结构难以达到科研的创新要求。

4.科研团队不健全。艺术院校在科研工作上需要具有一定的学术地位与学术造诣的组织者与带头人在科研过程中起到传、帮、带的桥梁与纽带作用,组织培养新的科研工作者,需要摒弃孤军作战的个人行为,必须以院系和教研室为单位,进行组织项目讨论合作与深层次的交流,停止低层次的个人摸索与试探,集集体之智慧,从总体上提高科研能力与水平。很多教师在申请项目的时候缺乏明确的方向,非常盲目,缺乏独立进行科研的能力,迫切需要形成一个良好的学术交流氛围,组建一支具有强大科研能力与合作精神的科研队伍。

5.缺乏科学的评价体系和奖励机制。艺术院校管理层普遍对科研不够重视。没有设置专门的科研机构,科研管理机制不完善。除职称晋升与科研成果密切之外,在科研上给予教师的支持和鼓励非常少,应当在更多方面考虑到科研成果的比例,必要时应增加物质上的奖励。科研所需的必要经费的划拨也严重不足。

三、提升艺术院校英语教师科研能力的有效对策

在当前国内外竞争日益激烈的大环境下,以科研促教学是艺术院校快速发展最优的路径。艺术院校英语教师身处教育教学的第一线,进行调查和实验十分便利,也容易将自己的研究运用到教育实践中。优秀的英语教师应该把教学和科研有机地结合,在教学活动中找寻课题,通过科研求得答案。可见,对艺术院校英语教师而言,开展科研活动不仅是必要的也是完全可行的。

四、个人层面

1.强化科研意识,转变思想。艺术院校应加大力度培养英语教师科研意识,科研能力作为提升教学质量、促进教师全面发展的关键,必须使教师充分认识到科研能力的重要性,不断提升自身的科研能力与学术水平,从而更好地服务于教学工作。没有科研支撑的教学是肤浅的,没有教学依托的科研是空泛的。二者相辅相成,缺一不可。只有实现二者的紧密结合才有可能实现教学和科研的双丰收。

2.优化知识结构,教研结合,提升科研能力。艺术院校英语教师搞科研的首要目的是解决英语教学中的实际问题,具有很强的实践性。英语教师要优化自身知识结构,更新教育理念,培养自身科研论文写作能力、科研项目申报能力、科研选题和立项能力、收集与整理科研资料的能力、动手能力、创新能力等。在掌握最新的科研理论和科研方法的基础上,根据自身特点以及兴趣和特长,选择主攻的方向,了解最新的教学与科研动态,熟悉自己所从事研究领域里的代表人物的研究成果和目前的研究热点,关注外语研究的发展前景和趋向。

五、学校层面

1.团队建设。艺术院校从宏观上应该积极地支持和鼓励各种类型的科研活动,结合本校实际,制定出中长期科研发展规划。研究项目只凭个人的力量是难以完成的,必须依靠团队的智慧和力量。引进或培养富有进取精神的专业学术带头人,通过重点扶持,以其为核心在英语教师中建立起一支科研团队,加大英语教师之间的学术交流,切实发挥学术带头人的带动辐射作用,使更多的教师自愿、积极地参加到科研队伍中来,带动更多教师尽快担负起科研任务。科研项目由学术带头人牵头负责,团队成员集体合作,取长补短,共同攻关,讨论、实验、总结。

2.培训机会。艺术院校应创造条件为英语教师提供增长见识、开拓视野的各种机会,例如定期积极开展针对大学英语教师的专题科研培训、专业进修、访学,邀请校内外专家开展科研讲座,就当前科研开展的内容和方向、项目申报方法和技巧、科研论文写作、文献检索等有关事项予以讲解和指导。使他们能够掌握英语的基本教学理论、最新的教育教学研究理论、科学严谨的研究方法及获取文献的能力,接受最前沿的新知识,不断加强修养,努力提高自身的素质和专业水平,培养浓厚的学术氛围。

3.激励机制。为了鼓励英语教师积极开展科研,学校必须针对此问题建立一套规范科学、合理完善、客观公正的科研管理体系与奖励激励机制,并将科研与评优、提职、外出进修等挂钩;设法解决经费不足的困难;在科研立项、职称评定等方面对英语教师予以政策性倾斜,提高外语教师待遇;调动教师搞科研的积极性并在每个阶段取得成功的基础上进一步强化;提倡教师开展与艺术院校英语教学密切相关的科研,提倡以研促教;设立专门的科研岗位,减少具有较强科研能力的英语教师的课时量,使其有充分的时间和精力专注于科研,保障科研工作专业化。

六、结语

以研促教、教研结合已成为艺术院校的科研发展趋向,艺术院校英语教师必须将科研与教学放在同一水平线上正确对待,将提升自身的科研水平作为提升教师素质的重要途径。转变已有的教育理念、提升综合素质,准确把握前沿教学科研动态,使自己向“学者型教师”或“教师型学者”转化,才能从根本上提高自己的科研能力,从而更好地服务于教学,提升学校科研竞争力,走具有艺术院校特色的发展道路。把自己打造成教学研究型的新时代艺术院校英语教师。这一切都是我们将不得不面对的严峻考验与挑战。

参考文献:

[1]束定芳.外语教师与科研[J].国外外语教学,2002,(1).

[2]吴燕.优秀外语教师专业素质探究[J].外语教学与研究,2005,(3).

[3]谢邦秀.中国大学英语教学的研究现状概述[J].外语与外语教学,2000,(12).

上一篇:基于卓越工程师计划的研究生培养模式的改革与... 下一篇:地方应用型本科院校无机及分析化学实验教学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