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尔街华人精英

时间:2022-08-29 02:50:25

华尔街华人精英

美国次级贷款危机一起,殃及很多金融人士,包括曾经风生水起的华尔街精英。回头再看一眼在华尔街打拼的华人精英的奋斗故事,让人不由唏嘘。

近20年来,一大批中国大陆留学生通过自己的打拼,经过优胜劣汰脱颖而出,成为华尔街的财智精英,谱写了一幕幕传奇故事。他们中很多人的典型路线是:国内一流大学本科毕业,在美国一流大学获得理工科博士,然后转行金融。比如江平、黎彦修、李山泉、裔锦声……

逆向投资的江平

在2007年美国专业杂志《交易员》月刊评选中,江平以超过1亿美元的年收入跻身“百位顶尖交易者”的行列。

江平于1986年毕业于中国科技大学化学系,1993年在普林斯顿大学取得化学博士学位,随后进入斯坦福大学攻读金融学博士,1995年决定放弃即将到手的金融学博士学位,进入莱曼兄弟公司拉美外汇交易部工作,2005年转投赛克资本管理公司担任基金经理,2007年创立上海纪隆投资有限公司。

当1994年墨西哥危机爆发时,华尔街的分析师纷纷调低对墨西哥的评级,但江平却得出了不同的结论。通过投资墨西哥,江平收获了大量的金钱和名声。当墨西哥经济日渐恢复,而阿根廷却面临危机,投资者纷纷撤离阿根廷转向墨西哥,而江平又来了个与众不同的操作。结果他再次大获全胜。

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爆发,华尔街许多分析师却相当乐观,认为亚洲危机不会影响到拉美市场。就在其他交易员仍然大举入市的时候,江平却把资金撤了出来,并且建议公司改变交易策略,结果他成功地保存了实力。

2005年江平转投赛克资本管理公司担任基金经理时,中国股市持续熊市,投资者怨声连连。江平却敏锐地意识到,“一个前所未有的投资机会已经来临”。结果是他投资中国股市获利颇丰。

江平的一位朋友总结说,江平的独特之处就是他具有独立思维和逆向思维,所以他能够在大的市场变动中抓住机会。

把玩对冲基金的黎彦修

说起对冲基金,许多人会“谈虎色变”,1997年席卷亚洲的金融危机很大程度上要归罪于对冲基金的兴风作浪,敢于玩弄对冲基金的人则是投资高手中的高手。2003年,一个叫黎彦修的华人在华尔街创办了“前沿对冲基金”。

黎彦修1987年毕业于中国科技大学数学系,1988年赴芝加哥大学攻读统计学位,因对金融产生兴趣,转读该校工商管理硕士,1991年毕业后在美林证券从事投资研究,后转为金融衍生产品交易员。1996年受聘于多伦多的加拿大多明尼安银行,负责该银行在美国的证券衍生产品交易业务。2003年成立前沿基金。

1991年黎彦修刚到美林证券报到时,一位同事开玩笑问道:“衣服干洗好了吗?”当时,许多华人在美国都是经营洗衣店和餐馆,在华尔街工作的华人少之又少。这句玩笑对他的刺激很大,当时,他暗下决心:“我将来一定做得比你好。”

很快,凭着扎实的数学和统计专业能力,黎彦修的才能就在金融衍生品交易方面逐渐显露出来,两年后他如愿坐上了交易员席位。

1996年黎彦修加盟加拿大多明尼安银行,6年时间他为该银行赚了近10亿美元。

2003年,黎彦修创立“前沿对冲基金”。截至2007年末,前沿基金总资产已经超过20亿美元,他自称“是目前世界上最大的华人基金”。

黎彦修希望他的公司起码存在20年以上。这个公司有自己的公司文化、投资哲学、投资程序和投资网络。他说,他想给华人后来者一个启示:“华人也可以在华尔街独立创业”。

大器晚成的李山泉

李山泉是美国著名共同基金公司奥本海默的14个核心管理者之一,曾运作过美国评级第一名的基金,令人难以想象的是,他竟然35岁才入行。

李山泉1954年9月出生于河北省,1978年考入中国人民大学国民经济计划专业学习,1982年进入国务院经济研究中心工作,1987年9月进入布兰德斯大学攻读国际金融和经济学,2年后获得硕士学位,1991年,放弃正在攻读的博士学位,应聘到布朗兄弟公司投资战略部任高级分析师,1995年11月,被挖到奥本海默,并很快晋升为基金经理。

李山泉依据动态投资分析法,对亚洲金融危机做出准确预测,他主管的基金在股票市场瞬息万变和世界经济动荡的形势下,连续多年创造出令人刮目相看的高回报。他运作过的最著名的两个基金是欧洲股票基金和国际小企业基金,这两个基金当时被美国著名的评级公司LIPPER 分别评为第五名和第一名。因此,李山泉被投资人视为“财神”。

也正因为如此,他获得了以奥本海默公司前董事长名字命名的杰出贡献奖,而在奥本海默公司数千名金融从业人员中,能够获得这个奖的只有两三个人而已。

可能是受到早年工作的影响,他对中国经济的发展十分关注,他希望有朝一日能够为中国的经济发展出谋划策,替中国的老百姓管管钱。

巾帼传奇裔锦声

裔锦声是中国古典文学博士,曾是排名全美前三名的咨询公司首位亚裔及女性副总裁。她在华尔街创建了自己的公司,专门为美国跨国银行与跨国企业提供全球人力资源与企业的管理咨询。

裔锦声,女,1956年出生在成都,1978年考入吉林大学英语系,1984年获南开大学英美文学硕士学位,1985年进入华盛顿大学,1992年获比较文学博士学位,同年进入华尔街,就职于舒立文金融管理与人力资源资询公司,1995年被提升为该公司第一名外籍女性副总裁。2002年创立重心集团,为跨国银行推荐重量级将才。

在华尔街的金融波涛中,裔锦声意识到,华尔街的业务是全球化的。华尔街吸引了全球各地的精英,除了口音不同,他们说的都是英语,同时,她看到了华尔街的写字楼里发生的职场故事、办公室政治。

“华尔街的金融业已经走过了200多年,而中国才刚刚起步,一个蹒跚学步的孩子如何与一个庞大的巨人竞争?”她决定把自己在华尔街的经历写出来,希望让同胞了解华尔街是怎样运作的?华尔街的职场与做人做事是否有规律可循?这些规律是否可以用到变革后的中国企业?后来,她的华尔街三部曲:《华尔街职场》、《职场政治:华尔街人力资源案例》、《走进华尔街:金融英语》陆续出版。裔锦声用自己和同行的案例,讲述中国学子打拼华尔街的经历以及中国该如何在意念上和游戏规则上和国际接轨。

“我把根深埋在中国,从而能在美国的沃土成长。回顾我走过的路,我找到了根深叶茂的方案和模式,这些都是可以移植的。我希望中国千万个和我有同样境遇的年轻人能够从我的书中,从我的经历中汲取有用的养分。”裔锦声说道。尽管现在已是华尔街的“个体户”,这位华尔街的中国女人仍然要将自己在华尔街的事业发展下去,也要将华尔街的故事传讲下去……

(整理/ 翟海亮)

上一篇:农作物秸秆人造板工业化生产现状 下一篇:理性浸染:农村教育方向的回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