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L―P指数均值分解法对单位GDP能耗变化的分析

时间:2022-08-29 01:09:46

基于L―P指数均值分解法对单位GDP能耗变化的分析

摘要:采用L―P指数均值分解法,将广东省2000―2006年的单位GDP能耗按三次产业进行分解,从而得到单位GDP能耗变化中三次产业所占的结构份额和效率份额。通过实证分析,广东省单位GDP能耗的下降主要归功于能源利用效率的提高,而在推动广东能源强度下降的效率份额中,主要是来自第二产业能源利用效率尤其是工业行业的能源效率的提高的提升,第三产业也有一定的正向作用。

关键词:L―P指数均值分解法;单位GDP能耗;结构份额;效率份额

中图分类号:F224.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09)07-0129-03

一、文献综述

20世纪 80年代起,国外学者开始用因素分解方法讨论经济结构与产业活动问题,并形成了Laspeyre Index、Paasche Index、Divisia Index三种指数分解方法。国内专门研究产业结构与能源消耗之间关系的文献不是很多,方法也比较集中。李俊、韩智勇等用统计指数等方法,分析20世纪80年代中国能源强度的变化后认为,能源强度降低的主要原因在于产业能源效率的提高,产业结构变动没有贡献甚至有反向作用,但史丹通过计量回归分析却认为,结构因素对能源强度的降低有积极的作用。周勇、李廉运用“适应性加权迪维西亚指数方法”(Adaptive Weighting Divisia IndeMethod,简称 AWI方法),考察1980―2003年中国能源强度的变化,全面解析产业结构要素与产业能源效率要素对能源强度的影响方向以及影响程度。

另外一种运用得比较普遍的方法是结构分解分析法(SDA),它的基本思路是把一个目标变量的变化分解成若干个组成要素的变化,从而辨别各要素的影响程度,确定影响作用较大的因素,按此方法层层进行分解最终把各影响因素对目标变量的影响区分开来。蒋正华采用结构分解分析法,分析了中国经济结构、能源效率与能源消费之间的关系,研究结论是:当某一时期结构份额为负的时候,即说明了经济结构不太合理,这样会阻碍单位GDP能耗的下降;各产业能源利用率的提高会促进总的能源效率的提高。孙天晴对结构分解分析法做了进一步的深化。基于结构分解分析(SDA)方法,他提出了分解万元GDP能耗变化中结构份额和效率份额的L―P指数均值分解法。

二、广东省三大产业结构与能源消耗现状

(一)广东省三大产业发展现状

1.三大产业结构处于不断调整阶段,第二产业、第三产业的比重在2006年达到了94%

在1997―2006十年间,广东经济延续着迅猛的发展势头,以平均15%的速度增长,三大产业结构也在不断调整,从1997年三产结构为12.6∶47.6∶39.8调整为2006年的6.0∶51.3∶42.7,产业结构发生了很大的变化。第一产业的比重不断下降,第二产业、第三产业的比重在2006年达到了94%。

2.工业增加值不断提高,重工业比例在2006年占到60.4%

从2000―2006年,广东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不断提高。全部工业总产值由2000年的16 904.47亿元增至2006年的51 131.94亿元,按可比价计算七年间增长202.48%。全省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也不断提高,从2000年的3 422.60亿元增加到了2006年的11 780.89亿元,增长了约244.81%,其中轻工业增加值则从1 628.13亿元,增加到4 642.86亿元;而重工业增加值由1 794.47亿元,增加到7 138.03亿元。轻重工业比例由47.4∶52.6转化为39.6∶60.4,七年间重工业比重上升了7.8%。

(二)广东省能源消耗现状

1.三大产业能源消耗量呈上升态势

2006年广东的终端能源消费量达到了19 616.0万吨,比上年增长了10.3%。其中第一产业的能源消费量由1999年的308.31万吨上升到2006年的436.03万吨,年均增速为5.18%;第二产业的能源消费量从5 754.86万吨上升到了13 393.09万吨,年均增速为16.59%,主要是由于广东正处于大力发展重工业的时期,对能源的需求旺盛,始终占据70%以上的比重;而第三产业的能源消费量则从1 449.13万吨上升到3 708.78万吨,年均增速为19.49%,高于第一产业、第二产业的增长速度。

2.工业经济的快速发展带动能源消费的增加

广东正在适度发展重化工业,会带动能源消费的增加,给节能降耗带来较大的压力。2006年,广东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25.1%,比生产总值增幅高3.7个百分点。其中,重工业增长18.9%,比轻工业的增速快1.5个百分点。经济适度重型化伴随而来的高耗能,使工业能源消费增长较快,2006年,广东工业能源消费13 195.56万吨标准煤,同比增长14.4%,增幅比全省能源消费总量的增速高出3.2个百分点。由于工业能源消费加快,工业能源消费占全省能源消费总量的比重达到了66.8%,比上年提高1.9%。其中,纺织业、石油加工炼焦及核燃料加工业、化学原料及化学制品制造业、非金属矿物制品业、黑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电力热力的生产和供应业等主要高耗能行业共完成工业增加值2 398.56亿元,占全部工业增加值的22.4%,增长20.4%,增幅比全部工业高2.1个百分点。这些行业的能源消费7 474.17万吨标准煤,占全部工业能源消费量的比重高达56.6%,增长15.6%。

3.三次产业的单位GDP能耗呈下降趋势

近年来,随着国家加大对节能的投入,节能技术得到了大力的推广,能源的使用效率得到了一定的提升。广东的单位GDP综合能耗从2004年的0.99吨标准煤下降到2006年的0.77吨标准煤(2005年为0.79吨标准煤,当年全国最低水平),下降了28.6%,相当于全国单位能耗平均水平的60%左右。从下图中可以看出来,第一产业的单位GDP能耗由1999年的0.30吨标准煤下降到0.28吨标准煤,下降幅度为6.7%;第二产业则由1.30吨标准煤下降到1.01吨标准煤,下降了22.3%,是促使总体单位GDP能耗下降的主要原因;第三产业则下降了8.1%。

三、产业结构与能源消耗之间关系的实证分析

(一)基于结构分解分析方法对广东单位GDP能耗变化的分析

本文将采用基于结构分解分析方法的Laspeyres―Paasche指数均值分解法来研究产业结构的变化对能源消费的影响。结构分解分析法Structure Decomposition Analysis(SDA),它的基本思路是把一个目标变量的变化分解成若干个组成要素的变化,从而辨别各要素的影响程度,确定影响作用较大的因素,按此方法层层进行分解最终把各影响因素对目标变量的影响区分开来。孙天晴在《基于结构分解分析法的L―P指数均值分解法的实证研究》一文中,基于结构分解分析(SDA)方法,提出了分解单位GDP能耗变化中结构份额和效率份额的Laspeyres―Paasche指数均值分解法 (L―P指数均值分解法)。通过实证研究得出该分解方法不仅能够消除分解残差的存在,而且解决了现有结构分解方法(SDA)中存在的双偏现象,能够很好地反映区域经济发展过程中单位经济产出能耗中的结构和效率份额,故可以作为本文的研究方法。

在 L―P指数均值分解的基础上,将单位GDP能耗按三次产业进行分解,即可得到单位GDP能耗变化中的结构份额和效率份额,分别为:

上述能源强度变化的结构份额公式和效率份额公式分别表示从基期t=0以来,到t期所发生的能源强度变化总量中,经济结构变化和能源利用效率分别提高的贡献率大小。

1.利用 L―P指数均值分解法求广东2000―2006年单位GDP能耗变化的结构份额和效率份额

由公式1和公式2可以计算得到广东省2000―2006年单位GDP能耗变化的结构份额和效率份额,如下表所示。

从上表可知,在2000―2006年间,效率份额有两年为负数,平均达到159.31%,表明广东省单位GDP能耗的下降主要归功于能源利用效率的提高;而结构份额在2004―2006年连续三年为负数,平均只有-59.31%,表明广东省产业结构的变化阻碍了单位GDP能耗的下降,需要对产业结构进行合理的调整。

2.三大产业对降低单位GDP能耗的贡献

广东省在2000―2006年间单位GDP能耗下降主要归因于能源利用效率的提高,从2003年以后产业结构的不合理成为阻碍单位GDP能耗下降的原因。因此,有必要明确三次产业的结构和能源利用效率分别对单位GDP能耗变化的影响。对单位GDP当期贡献率可以用L―P指数均值分解法中的分产业结构份额和效率份额的计算方法。

(1)效率份额

从三次产业的效率份额比较看,第一产业在2000―2006年的效率份额正负的年份相当,年均仅为-0.25%,从总体上来看对降低总体单位GDP能耗作用不大。

2000―2006年间(除2002―2003年外)第二产业效率份额在整体效率份额中所占的比重都超过了50%,在整个期间平均达184.70%,说明在推动广东能源强度下降的效率份额中,主要是来自第二产业能源利用效率的提升,而且在2004―2006年间连续三年为正数,这与广东省加大对第二产业的技术投入和贯彻执行节能降耗的政策不无关系。

第三产业在2000―2003年间的效率份额都为正数,表明它对能源利用效率提升也起到了一定正向作用,但在2004年以后其作用方向基本是相反的,已经阻碍了总体单位GDP能耗的下降,广东省需要加大对第三产业的节能投入。

(2)结构份额

从三次产业的结构份额比较看,第一产业在2000―2006年的结构份额都为正数,但年均只有8.58%,对单位GDP能耗的降低作用不是很大。

第二产业的结构份额在2000―2003年间都为正数,年均为58.55%,对促进单位GDP能耗的降低起了主要的作用。在2004年以后,第二产业的结构效率均为负数,主要是由于广东正处于大力发展重工业的时期,对能源的需求旺盛,这对节能降耗工作的实施产生了很大的影响。

第三产业在2004―2006年的结构份额都为正数,对促进单位GDP能耗的下降起到了比较大的作用,但是在2006年结构份额仅为1.74%,广东省在未来的产业结构调整中需要加快发展第三产业。

(二)广东省产业结构调整的节能效益分析

2006年广东三大产业对生产总值的贡献为0.06∶0.513∶0.427,而“十一五”的目标是要使三大产业的贡献比例调整为0.05∶0.5∶0.45。在假定2010年的GDP保持在2006年水平的前提下,笔者根据各个产业的比例以及各个产业的单位GDP能耗计算出各个产业的能源消耗总量。

四、研究的结论

结论一: 在2000―2006年间,效率份额有两年为负数,平均达到159.31%,表明广东省单位GDP能耗的下降主要归功于能源利用效率的提高;而结构份额在2004―2006年连续三年为负数,平均只有-59.31%,表明广东省产业结构的变化阻碍了单位GDP能耗的下降,需要对产业结构进行合理的调整。

结论二: 2000―2006年间(除2002―2003年外)第二产业效率份额在整体效率份额中所占的比重都超过了50%,在整个期间平均达184.70%,说明在推动广东能源强度下降的效率份额中,主要是来自第二产业能源利用效率的提升,而且在2004―2006年间连续三年为正数,这与广东省加大对第二产业的技术投入和贯彻执行节能降耗的政策不无关系。第二产业的结构份额在2000―2003年间都为正数,年均为58.55%,对促进单位GDP能耗的降低起了主要的作用。在2004年以后,第二产业的结构份额均为负数,主要是由于广东正处于大力发展重工业的时期,对能源的需求旺盛,这对节能降耗工作的实施产生了很大的影响。

结论三: 第三产业在2000―2003年间的效率份额都为正数,表明它对能源利用效率提升也起到了一定正向作用,但在2004年以后其作用方向基本是相反的,已经阻碍了总体单位GDP能耗的下降,广东省需要加大对第三产业的节能投入。

结论四: 通过L―P指数均值法,我们知道广东省单位GDP能耗的下降主要归功于第二产业尤其是工业行业的能源效率的提高,而且工业能耗占我省全社会能耗的63.9%,这一比重决定工业单位能耗的高低对单位GDP能耗高低起关键作用,产业结构向高级化的演进,对降低全省工业能耗起了积极的作用。

结论五: 广东工业行业结构变化在总体上对工业能源强度下降的贡献份额接近20.0%。非金属矿物制品业,电力、热力的生产和供应业,纺织服装、鞋帽制造业,纺织业以及水的生产和供应业在广东工业能源强度下降的结构因素中发挥了主要作用,这五个行业的结构变化对广东工业能源强度变化的影响份额占到了23.35%(把这五个行业的结构份额累加起来得出的),它有效地抵消了黑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通信设备、计算机及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石油加工、炼焦及核燃料加工业,电气机械及器材制造业等的结构变化对广东工业能源强度下降的负面影响。

结论六: 能源利用效率提高幅度最大的行业是石油加工、炼焦及核燃料加工业,这一行业效率提高对广东工业能源强度的下降影响的份额就达18.72%。其次是非金属矿物制品业,其效率提高对广东工业能源强度下降影响的份额就达17.56%,此外,农副食品加工业和化学原料及化学制品制造业 的影响份额也分别达10%左右。有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和黑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的影响份额也达 5%左右。以上这六个行业的效率提高对广东工业能源强度下降影响的份额总共就达到了65.4%。由此可以看出,推动重点行业能源利用效率提高是实现能源强度下降的关键。

参考文献:

[1]中国能源统计年鉴[K].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2007.

[2]广东统计年鉴[K].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2007.

[3]陈友芳.从比较优势看珠三角地区的产业结构转型[J].珠江经济,2004,(5).

[4]广东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广东发展动态[R],2006.

[5]杨大楷,范飞龙.中国制造业产业结构转型与经济效益提升的实证研究[J].经济学动态,2004,(5).

[6]胡萌.再论中国能源强度降低问题[J].统计研究,2006,(3).

[7]张瑞,丁日佳,尹岚岚.中国产业结构变动对能源强度的影响[J].统计与决策,2007,(5).

[8]齐志新,陈文颖,吴宗鑫.工业轻重结构变化对能源消费的影响[J].工业经济,2007,(5).

[9]余甫功.中国能源强度变化因素分析――以广东作为案例[J].学术研究,2007,(2).

[10]孙天晴.基于结构分解分析法的L―P指数均值分解法的实证研究[J].商业研究,2007,(6).

上一篇:试论盈余管理问题上各方之间的博弈关系及对策 下一篇:医院文化建设的关键是以人为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