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选黄芪皂苷的醇提工艺

时间:2022-08-29 12:52:33

优选黄芪皂苷的醇提工艺

摘要:目的:优选黄芪皂苷的醇提工艺。方法:以黄芪皂苷提取率为指标,采用正交设计法对黄芪皂苷的醇提工艺参数进行优化。结果:最佳纯化工艺条件为:80%乙醇常压回流提取2次,第一次乙醇为药材量的10倍,回流90min,第二次为8倍量,回流60min。

关键词:黄芪;皂苷;醇提工艺;正交设计

中图分类号:G28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432(2011)-08-0051-1

黄芪是豆科植物内蒙黄芪和膜夹黄芪的干燥根,有补中益气,利水消肿,固表止汗等功能。主要含三萜皂苷、黄酮类化合物及多糖[1],三萜皂苷中以黄芪甲苷为制剂质量检定的指标成分[2]。本实验以黄芪皂苷含量为指标,考察乙醇浓度,乙醇用量,回流时间3个因素对提取黄芪皂苷的影响。

1 仪器、药材、试剂

1.1 仪器

UV-1102紫外分光光度计(上海天美);RE-52AA型旋转蒸发仪(上海亚荣生化仪器厂);S53029H微量取样器(法国)。98-1-B型电子调温电热套(天津市泰斯特仪器有限公司)。

1.2 药材、试剂

黄芪购于白城合力医药药材公司;黄芪甲苷对照品(供含量测定用),甲醇为色谱纯;其他试剂均为分析纯。

2 方法与结果

2.1 方法

根据黄芪皂苷醇提取工艺文献报道及实际生产可行性,确定采用乙醇回流提取次数为2次。考察乙醇浓度,乙醇用量,回流时间3个因素。选用L9(34)正交设计进行实验。每个因素设计3个水平。因素水平见表1。

表1 醇提取工艺因素水平表

2.2 黄芪皂苷含量测定方法

2.2.1 测定条件 依据文献采用比色法测定黄芪皂苷的含量[3]。取黄芪甲苷对照品溶液0.1ml,按供试品溶液操作,用紫外分光光度计扫描,在540-580nm有吸收峰。参考有关文献[4],确定检测波长为560nm。

2.2.2 绘制标准曲线 精密秤取黄芪甲苷对照品5.0mg置5ml容量瓶中,用甲醇溶解并稀释至刻度,摇匀。分别精密吸取上述溶液0.1,0.2,0.4,0.6,0.8,1.0ml分别置5ml量瓶中,用甲醇稀释至刻度,摇匀。各取3ml,按供试品溶液项下操作。用UV-1102型紫外分光光度计,在560nm波长处测定吸光度值。以黄芪甲苷浓度为横坐标,以吸光度值为纵坐标绘制标准曲线。回归方程为:Y= 19.721X-0.0819,r=0.9998,表明黄芪甲苷在10.0-100g/ml范围内呈良好线性关系。

2.3 黄芪皂苷提取

取黄芪20g,按设计条件置1000ml圆底烧瓶中,浸泡3h后,加热回流提取两次,合并二次提取液,脱脂棉滤过,静置24h,取上清液减压滤过,滤液用旋转蒸发仪浓缩至100ml左右,水浴浓缩成稠膏状备用(提取物)。

2.4 样品含量的测定

2.4.1 样品溶液的制备 提取物置于50ml容量瓶中,加甲醇50ml溶解,定容。

2.4.2 测定方法 分别量取样品溶液0.4ml于磨口试管中,水浴挥干甲醇,在每只试管中分别加入0.2ml 5%香草醛冰醋酸液,0.8ml高氯酸液,密塞。于70℃水浴加热20min,取出后立即用流水冷却,加冰醋酸5.0ml摇匀,测吸光度,计算。

表2 醇提取工艺正交实验安排及结果

2.5 结果

对各实验组黄芪皂苷的含量结果进行分析,经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分析A1、A2、A3均有显著性差异,且A2>A3>A1。故应选择A2,即乙醇浓度为70%;B1与B2、B3间有显著性差异,B2与B3间无显著性差异,且B1>B2>B3,故应选择B1,即乙醇用量为药材量的10,8倍;C1与C2、C3间均无显著性差异,C2与C3间有显著性差异,且C2>C1>C3,故应选择C2,即回流提取时间90min;45min。

故最佳提取工艺为A2B1C2,即用70%乙醇常压回流提取2次,第一次乙醇为药材量的10倍,回流90min,第二次为8倍量,回流45min。

参考文献

[1] 段亚丽,谢梅冬.黄芪化学成分及其有效成分黄芪甲苷含量测定的研究现状[J].中国兽药杂志,2005,39(3):35.

[2] 张宇,沈德凤.黄芪叶中黄芪甲肝的含量测定[J].中国野生植物资源,2002,21(5):53.

[3] 周从辉,熊义涛.康欣胶囊中黄芪总皂苷的含量测定.中国医院药学杂志,2004,24(1):52-53.

[4] 周晶,周晔,翟慧娟.正北芪中总皂苷的鉴别与含量测定.

天津医科大学学报,2003,9(4):480-482.

作者简介:岳显文,就职于白城医学高等专科学校,研究方向:天然药物化学。

上一篇:薏仁米外衣的主要营养成分研究 下一篇:增效氮肥在番茄上的应用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