供销合作社社有资产监管模式研究

时间:2022-08-29 11:28:25

供销合作社社有资产监管模式研究

摘要:供销合作经济是我国为农服务的特殊经济体制,以其悠久的历史及深远的影响,全面覆盖了我国的三大产业的生产和建设;供销合作经济的形式是以各层次的供销合作社控制主要股权,旗下的企业掌握和控制和支配相应的经济资源,成为了除国有以外的最大经济群体形式。为我国的农村经济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推动了我国经济建设和社会的发展。

关键词:供销合作社;监管;资产

一、供销合作社社有资产的概况

供销合作社社有资产指合作社自有资产以及因为投资在企业方获得的各种权益,其社有资产的组成形式多样,除了经营性资产还包括依法认定的非经营性资产。目前,常规性理解的是供销合作社作为投资者所获得的经营性资产。供销合作社社有资产的组成成分多元。目前,由于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成员的股金所占份额逐年减少,在社有资产的构成中,不再居于重要位置。其次是国家的政策扶植;供销合作社建立初期,国家政策给予了大力的扶持,在政策以及财政方面进行无偿补助和支持,在土地以及农业资源和一些稀有物资方面,供销合作社都享有特殊的专营权利。然后就是供销合作社的经营所得;虽然在供销合作社的社有资产中,国家政策的扶持和供销社成员的入股资金占有绝大部分比例,但是最终仍然离不开供销合作社员工的经营和劳动所积累的资产。也正是这样的经营积累决定了供销合作社的性质是集体所有制;最后,社有资产有小部分的资产来自于上级合作社的资助和投资。

二、供销合作社社有资产监管中存在的问题

(一)社有资产的流失增加

目前社有资产在其运营和监管中存在着较多的问题;根据资料显示,从1995年到2005年,十年期间,社有资产总值从4397亿元仅仅增加到4677亿元,所有者权益甚至出现负增长。虽然主要的原因来自于我国社会体制的改革,目前,也逐渐在加强对供销合作社社有资产的监管和控制,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渐渐迈向增值保值,但是在这期间的资产总值的增长幅度小,与供销合作社自身运营与监管模式中存在的问题是分不开的。

(二)社有资产的质量低,效益低

由于我国地域发展的不平衡,社有资产的分布也出现偏倚现象,难以发挥潜力,不同地区之间由于各种因素的影响,无法形成社有资产的有效运营,产出的效益低。单从固定资产的经营利润来看效益低于其他产业;同时供销合作社的负债率高,设置出现百分之百的负债现象。即使为了解决政策性亏损,国家财政拨付了资金,但是仍有不少地方供销合作社处于亏损状态。另外,缺少科学的资产管理模式;由于传统管理模式的影响,以及供销社合作社的土地资产来源于国家政策性划分,经营能力和方式有限,出现粗放的管理现状,资产运行效率低;县区级的社有资产发展情况不一;在社有资产的经营过程中,处于一种分散、各自发展的阶段,没有形成有效的发展网络,没有发挥社有资产的巨大潜力。即使有部分合作,但未构建现代化的经营产权联系。其发展分为比较明显的几种现象,一部分发展较好的县区,不仅资产较为雄厚,且有发展较好的企业,有稳定的经营业务。

(三)企业制度不健全

目前的供销合作社处于两级分化的状态,企业改革不健全,还未建立起规范的现代化企业管理体制,企业的法人权益与作为供销合作社的理事会权益区分不清楚,经营的约束和管理机制不完善;应该建立现代化的企业管理制度,规范管理,落实和明确责任和产权,建议均衡的管理层制度。

三、社有资产监管模式

当前的社有资产监管应该随着社会的多元化发展而不断调整产权结构和运营方式。积极创新和加强对社有资产的监管方式,诺贝尔经济学家威廉.维克里提出了“激励相容”的新型理论,对当前供销合作社社有资产的监管具有指导性意义;根据这一理论中的信息不对称的情况描述,针对对供销合作社的社有资产管理方面,也正好适用于社有资产监管者与被监管者之间的信息不对称现状;因此,将激励相容的理论运用于社有资产的监管中值得讨论和实行。

在以将社有资产增值和保值的基础之上,把激励机制融合到监管和运营中,分析两者的优势和具体的行为,落实社有资产增值和保值的具体责任,构建公平的竞争环境。合理的控制风险,减少资产的流失。坚持以服务广大农民为根本原则,协调农村、农业、农民与供销合作社发展的关系,构建农业经济和社资联合的经营服务体系,把农产品经济和服务体系以及再生资源的回收等各方面融合成新型的社有资产增值方式。

(一)激励相容的社有资产监管模式内容

社有资产的监管应该将企业的管理层、管理政策与资产的管理相结合。从管理层的任命和组成,进行公开招聘,规范管理层的权利运用,提高管理层的经营理念高度和市场敏锐度。在日常的管理工作中,要积极参与企业的政策制定,建立健全相关的企业管理制度,包括具体的股权以及产权的转让制度,人事机制、财务机制等相关监督机制。建设具体的管理流程,将日常的经营实现流程化管理。

对于社有资产的管理,要严格控制投资企业的资产,合理分配投资于收益的关系。首先,与企业的经营目标相结合,设立监管的具体目标,符合投资利益,将监管与市场相结合,强化信息传播的同时,注重市场的约束和导向性作用。顺应市场的发展,做到监管的有效性和社有资产的运营高效的有机结合。

逐步向间接监管转变;在制定了相应的监管体系和制度之后;按照具体的考核指标对资金的安全和流动进行综合分析和比较,在规定的期间进行公布和确定监管的结果。实现监管者和被监管者的互动,改变单一的管理模式,转向平等和相互促进的良性关系。

(二)激励相容的社有资产监管模式具体方法

实行监督评级制度;以法律为基础,在数据库信息的分析和指标体系的标准之上,确保信息的准确性和真是性,杜绝虚假以及迟缓的信息传输;对监督的对象实现合规性评级,实现奖惩分明;对积极配合以及信息贡献高效的企业进行表彰,对虚假、伪造的企业和负责人进行一定的惩处。增强企业的经营管理和风险预估能力。保持理事会对企业情况的掌握和监管效率。

实行绩效考核制度;根据供销合作社对企业的考核指标,进行定期的社有资产经营状况考核和评价。落实具体的责任人和责任追究制度,自负盈亏,在遵从国家法律法规的基础上,尽可能的避免资产的亏损和流失。加强制度的执行力,做到对制度的切实执行,按照制度流程进行规范经营。明确责任与考评机制,及时发现和修正问题,维护制度的权威性和正确性;发挥企业激励机制的作用,协调社有投资企业的管理层利益与实际经营贡献的关系,实现监管的有效性,实现薪酬分配的弹性制度,健全考评的机制体系,将监管、反馈、责任制度、执行力相结合,有效发挥激励机制的作用。

四、结语

新时期的供销合作社社有资产的监管和运营一定是随着时代的发展,与现代化企业管理模式相结合,运用科学的管理方式,实现社有资产的增值和保值以及对社有企业的有效监管。把激励相容的理论融入到社有资产的管理模式,以其合理性和经济有效性,值得尝试和运用。

【参考文献】

[1]汪传舟,汪斌,褚进乡,李麟.供销合作社社有资产监管模式研究[J].中国合作经济.2010.02.

[2]施爱华.第三部门理论视阈下我国供销合作社改革发展探析[D].厦门大学,2011.

[3]杨正良.覆行供销社职责管理好社有资产[J].中国合作经济,2012.03.

上一篇:中国人的创新精神 下一篇:吉林省高校排球教学现状与对策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