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密少林特功

时间:2022-08-29 10:05:52

自古以来,少林寺所传功夫极多,有“七十二艺”之说。这些功夫,按性质分,大致可分为内功、外功、硬功、轻功、气功等。所谓内功以练精、气、神为主,功成后整体内壮;所谓外功、硬功,多指锻炼躯体某一局部的猛力;轻功专练纵跳;气功包括练气和养气。

从历史的观点来看,许多功夫由于当时特定的历史条件,得到迅速发展、推广,成为人们防身自卫或克敌制胜的本领,也有些成为表演场上引人惊奇的绝招。当今许多功夫仍流传深远,人们珍惜古代的文化遗产,取其精华,弃其糟粕,选择性的学习,成为武术爱好者锻炼意志,强身健体的有效手段和提高武术技能的基本功。

“特种功夫”是少林武功的重要组成部分,下面简单介绍一部分“特种功夫”,供读者参考。

1.梅花桩功

梅花桩是少林门中一项重要的基本功,着重练跳跃,以练就身体轻灵、步法敏捷和眼力而著称。初练之时,不必上桩,可在地上用石灰画梅花形若干朵,每朵距离二尺至三尺不等,每朵五个圆圈作花瓣。布定梅花之后,在每朵梅花中指定一瓣为虚桩,另用暗号记明。练者立中间一朵为“实桩”上,立时止一足,而着力于足尖,做独立朝岗之势,心中自定跳跃之程序,如左三右四,前二后五,依次跳去,左右足不拘。最好邀一人在旁喝叫,依其所喝桩次走去,如其喊右第二朵第一桩时,练者则跳至右侧第二朵居中一桩,依此类推。但每一朵上的虚桩,须避免跳上,跳桩之时,脚尖务必踏于圆圈之正中,不可偏离,以免功夫不到上桩以后,身体摇晃而跌下。初练之时,宜先于一朵花的四个实桩上来回反复练习,继而在两朵八个实桩上行走,照此逐渐增加,练至在平地石灰所画的梅花形中能轻松的来来回回,则可正式上桩。

正式练功的梅花桩,为坚木棒五根,各长七尺,埋入地下三尺。桩头直径二寸,平头,外用铁箍加固。每桩相距二尺,中桩立于四柱中央,呈梅花形。先于柱上站马步,初用足心,继用足跟,最后用足尖,练习百日之后在各桩上随意跳跃,最后可在桩上练习拳术套路。

2.沙包功

此功练肩、肘、腕、胯、膝的实力,兼练手、眼、身、腰、步。以结实的帆布制成口袋,内装细沙三十斤,共四个,做四方木架,每角悬之,沙袋高与胸齐。练功者站于木架中心,用掌向前后左右沙袋拍击,忌用拳。当沙袋被拍出荡回之时,宜左右闪避,以练身法,然后再用掌拍击。此功用掌为主,练至纯熟时,或掌或膝,前掌后腿,以及肩肘腕胯,随意练习,早晚各一次,坚持不懈。沙包内的盛沙逐渐增加,练功者的功力也就与日俱增。

3.上缶功

上缶功为专练上肢悬劲和两手抓劲的少林嫡传功夫。其练法是:备一个具有双耳的酒坛,用短绳系牢两耳,坚木棒一根,长七寸五分,直径一寸五分,正中穿一对小孔,用一绳穿之,绳长约为身高的三分之二,其下端与联系坛耳的短绳系牢。坛中盛铁砂两三斤,连坛重十斤。练功者站马步,手握棒的两端,把坛悬起,身腰正直,两手与肩平,肘垂胸前。两手将木棒缓缓向内翻转,绳缠棒上,坛渐上升,至胸前时,稍停片刻,两手再缓缓向外翻转,坛降至原位,如此每日早晚各练三五十次。每三月向坛中加铁砂三两,不可贪多。照此循序不辍练去,至加铁砂与坛共三十斤时,即告功成。

4.卧虎功

卧虎功为硬功,又名睡功,复名猫功,可练习手指及足趾之力。练时先将身体伏卧于地,然后两手掌按于地上,两腿伸直,两足尖支地,身体前探,趁势身体上升,至身体离地面约一尺时,臀部后坐,全身随之后退下降,至身体离地三寸时,身体再探,循环行之,力尽而止。自始至终,全身除手掌与足趾之外,其余各部完全凌空,不宜贴地。初时行二三次,即觉力疲气涌,习之既久,次数可以逐渐增加,一年之后,则完全不觉其苦,则易掌为拳,进一步,则易拳以三指代之,中食三指居前,拇指居后,略成鼠爪形,再如法练之。更进一步,则单用一足之趾拄地,另一足叠于其上,两换行之,然后在背上缚以巨石,如法练之,石增至百斤时,则大功告成。

5.排打功

开始时用寸厚之砖,长约七八寸,手握两端,排击身体之四肢、胸胁、腹、头顶部,背部则用单手握砖排击。用力须匀,由轻到重,砖由薄到厚。“声、气、劲”为练此功的秘诀:砖击身体之际,全神贯注于受击之部位,并高声唱念数字,借扬声以贯气提劲,务使声到、气到、劲到,三者同时并行。

6.龙爪功

龙爪功为练习擒拿所需指力的重要功夫,又称为擒拿手。其练习方法为:用一小口坛,重约十斤,用大中食三指抓住坛口,向上提之,初颇觉滑泽,不易应手上提,数月之后,即可随意升降。然后每练七日,加蚕粪一碗渐增至坛满为止,再易蚕粪为铁砂,更进易铁砂为铁块,循次增至五十斤,亦能提悬自如达半小时,即已成功。然后弃坛而凭空习之,每晨伸张五指向日光做拉抓之状,能气随意注,力随指行,至此则全功成就。

7.鹰爪功

鹰爪功能增强实力,畅通劲路,练时两臂平展,如鹰展翼。其练法是:练功者正立,两臂向左右平伸,与肩同高,两掌心向下,十指伸直。注意肩部不可耸起,肘部不可下垂,保持上肢平直;绝虑调息,呼吸自然,默计数字,渐次增加。初练时必觉两臂酸麻,可休息后再练。

8.铁珠袋

铁珠袋是锻炼两臂甩劲的功夫,须双人对练。用结实的帆布制成口袋,内装小铁珠或铁砂。两人对立,将珠袋相互抛接,须双手并练。珠袋开始时重五斤,每月增加一斤,两人的距离亦可逐渐拉长,抛接手法亦可灵活变化,正反上下,随心所欲。当珠袋增至五十斤重而能抛接自如时,则两臂的实力就很强了。

9.石柱功

练武站马步稳固极为重要,石柱功即从站马步入手,练功者早晚两次站马步,系低马步形式,大腿面呈水平位,头颈、身腰挺直,两手置于膝上。渐次增长时间,练至能坚持半小时许而不喘不汗,即可进而练站桩。竖木桩两根于地,练功者即于木桩上站马步,练至如在平地一样持久时,再在两大腿上加青石块。石块自二十斤开始,每三月加十斤,至能承受二百斤重石块,站桩半小时许时,大功告成。此时两腿实力极强,站立时如石柱一样,不易被人搬动。

10.铁布衫功

铁布衫硬功属自卫功夫,如兼习内壮童子功,则称金钟罩。铁布衫练习之法为:先用软布环束胸背间,缠绕数匝,然后用手着力搓摩,又时将肘臂屈伸,使胸部做翕动状。夜间宜用坚硬之木板为榻,使骨骼时与坚硬之物体相接触,日久渐至坚实,初习颇苦之,习之日久,筋肉骨骼坚韧矣。然后立铁杠于庭前,杠前挖尺许深浅坑,坑之大小以能容一人为宜,坑中添满细沙。每日晨起,于铁杠上练习种种姿势,于下杠之时,则以上身各部位,如肩、背、胸、腹、臀等部位,故向沙中跌扑,使身上各部位,与沙接触二次为度,如是行之三年,将缠绕之软布除之,以木锤捶击之,渐渐易以铁锤捶击之,并运气凝神敛力以佐之,更三年,则上身各部位绵软如棉,铁布衫功练成。

11.纸墩功

将厚纸平叠,粘合成三四寸厚、七八寸见方的纸墩,置于桌沿。练功者以拳、掌、指、臂、肘击打纸墩,用力逐渐加重。纸墩须及时更新。击掌时四指伸直并紧,拇指屈贴于虎口,以掌侧劈击或掌心拍击;用拳时拳面、拳背兼练,均可助以臂力;击肘时举臂曲肘,以肘下击,左右肢交替锻炼,站弓步练功。如此早晚勤练,三年功成。

12.推山掌

专练手腕发力。以坚木制成长桌形支架,高与胸齐,四足深埋土中,架上固定两横木,各长四丈,两横木间距一尺半,外包光滑之铁皮,上置八十斤重青石一块。练功者弓步站立架前,以双掌平按石面,运劲推之。不可上身前俯加以助力。石块应手在架上溜出一丈远时,在原石之后再加一石,以三十斤为递加率,至全重四百斤为度。此为初步功夫――按推之劲。第二步为猝劲,即突然发劲。以手指抵石面,手掌提起,然后掌根突然下压,猛推石块,此时手指上翘,纯用腕部和掌根之劲,仍从八十斤石块开始递加至四百斤。最后练暗劲,即按上法对第一石发劲,使其余石块跃出而所抵之石屹然不动,才算大功告成。

13.合盘掌

练双手绞搓之劲。以方形竹筷三十根集为一束,两端用线缚紧,使之不松动。亦可先扎好一束,再将筷子增插其中而使之紧密。两手分握筷束两端,使劲内外绞旋之,并两掌相对挟持筷束中部使劲来回搓之。勤练一二年,功效即见:每绞筷即扭曲,每搓筷即移动。乃易竹筷为铁筷同法练之,至铁筷被搓细并展长,功即告成。

14.螳螂爪

专练掌侧劈打之劲,如螳斧之砍物,故名。叠砖数十块,上铺桑皮纸,纸厚三寸。人立砖侧,两臂伸直与地面平行,手离纸面约三寸,五指并拢,竖掌向上,然后运腕力将侧掌向纸面砍下,如此一扬一砍,渐增至早晚各五百下。纯用腕掌之力,前臂不应有大幅度的摆动。约一年后,一掌可使纸下之砖碎去数块。练至应手使一叠砖全碎,将纸加厚三寸,抽去砖一二块,依法勤练,纸渐增厚,砖渐减薄,至纸厚二尺余,下剩一块砖,亦能应手砍碎,即初步功成,进而练活劲。竖瓦一块于地上,以掌砍之,初则瓦倒而不碎,继则瓦碎数片而倒,终则应手劈去一角而瓦不倒。乃换以砖,砖自薄而厚,最终以石代砖,至应手劈削青石,全功告成。练功初步用纸衬垫,其作用有二,一不易伤手,二有刚柔相济之妙,故练成之后其劲亦刚亦柔,最为得用。

15.竹叶手

又称铁砂掌。用粗帆布制成二尺见方的口袋,中装铁砂,杂以尖锐铁片,初重三十斤,悬于梁上,高与胸齐。练功者站马步,用单掌(凡习惯用右手者,宜用左手)掌心拍击,使沙袋渐荡渐远,在荡回之际,举掌从旁搓擦,使之旋转,如此反复拍打、搓擦。至应手将沙袋拍出二丈以外、随意使之旋转之时,即将铁砂加重二十斤,以此为递加率,加至一百三十斤,即告成功。初练百日,须以药水浸洗手掌,以保护肌肤。

16.拈花功

专练指头捻劲,大中食三指第一节相扣,指面紧贴,运劲作360度旋转,内旋外旋各百数十次,随时随地可练。一年后,于指间嵌住大且圆的黄豆三颗,如法练功,豆须不时更新,练至应手捻碎,乃更以黄石、青石块。功之深者,一捻之下,可使最坚之石卵立即粉碎。练功手势如同摘花,故名拈花功。

17.锁指功

大中食三指指面相扣,虎口成圆形,用劲紧扣,力乏稍息再练,早晚行之。一年后手指间夹木板,自薄而厚,均以洞穿为度,更易以铁板、钢板,同法扣之,能扣陷钢板即告成功。相传少林寺某僧练书法,悬腕作书,力求笔力沉着,于笔管中灌以铅,日临千字,历二十年,书既成名,而指劲亦臻绝顶,此即锁指功于无意中发明之经过。

上一篇:吴氏太极刀新36式 下一篇:心法:武功内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