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好妈妈遇上青春期女儿

时间:2022-08-29 08:58:39

当好妈妈遇上青春期女儿

妈妈是大学教育学心理学老师,教育孩子当然算是有丰富的理论知识了,再加上培养我十几年的实践经验,算是“教育资深人士”了。然而即使是这样一个标准的好妈妈也已经不止一次感叹说:“女儿真的长大了,一天比一天难养了。”

诚然,孔子也曾说:“唯女子与小人难养也。”我刚从小人儿过渡到女子,既有小人儿的顽劣,又有女子的敏感,只能让妈妈劳神费心了。

小学时的我是个百分之两百的乖乖女,听话懂事,得过无数夸奖。可是我到了14岁——要命的14岁。虽然脸上还没长痘,个子还没像豆芽菜一般一夜疯长,我的内心却正处于法国大革命般的大变革。就像电影一样戏剧性,突然有一天,我发现自己不再喜欢以前所热衷的事物了。我不再喜欢绒毛玩偶,不再喜欢到处乱跑,不再喜欢留长头发。于是,一个大箱子封存了我儿时嬉戏的时光,而我坐在箱子上,听音乐,看小说,端详着自己新剪的短发,偶尔突发奇想便打开日记本随意记上两笔,或是随口哼上一两句似曾相识却不记得名字的歌。

这样的生活如此惬意,一切都那么随心。只是,妈妈还没有适应过来。

妈妈说她不理解为什么我会喜欢调子平淡的流行歌,不理解为什么可以和好友打电话一打就是半个钟头。于是,我深切地体会到了一个思想品德课上频繁出现的词——代沟。

我的性格也一反往日的开朗,变得有些忧郁,晴雨不定而且有些倔强,常常因为一些小事和妈妈争论,争论再升级为生气,结果总是妈妈板着脸在书房看书,而我借口洗脸把自己反锁在浴室里赌气地哭。

可最能理解我的也总是妈妈。争执过后,她敲开门递进一杯温热的牛奶,然后在房里与我促膝长谈。我把在学校里受到的委屈一股脑丢了出来,妈妈在一边帮我抱不平,然后我们像丢沙包一样把它们丢得远远的。妈妈并没有谈当天争执的事,只是把话题扯得远远的,远到我会挂着眼角未干的泪水哧哧地笑。

这想必是最好的结局了,我们又开始无话不谈了。也许母女间最好的尊重便是宽容,是forgive and forget,是彼此理解和相通。

当妈妈和我一起去看电影,一起上街,一起去书店,闲话班级里有趣的事情时,我越发觉得她是个大我二十来岁的姐姐,而不像素日书中描写的严苛的母亲了。

而妈妈呢?只是笑答:“遇上你这样的青春期女儿,最好的不过是擦肩而过。”

(指导老师 李剑玲)

编者的话:

5月的第二个星期日是母亲节(Mother''''s Day),你是否也准备了一些悄悄话和母亲分享?

上一篇:海洋垃圾净化之路 下一篇:片言居要,突出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