廊坊市青年志愿服务现状及对策研究

时间:2022-08-29 07:07:45

廊坊市青年志愿服务现状及对策研究

摘要:青年志愿者行动作为高校学生德育工作的一个有效载体,随着高校青年志愿者队伍的不断壮大和社会环境的变化,如何让志愿活动持续深入地开展,值得进一步探索与思考。文章就廊坊高校志愿活动的现状及问题进行了分析,并从不同层面给出了解决这些问题的思路和办法。

关键词:廊坊市;青年志愿者;服务现状;对策

青年志愿者行动是适应社会需求而产生的一种服务社会、奉献爱心、使人生价值升华的较好的德育形式,它把服务社会与教育青年有机结合起来,符合当代大学生的特点。自1993年12月启动“中国青年志愿者行动”以来,廊坊市各高校大学生成为参与青年志愿者服务的主体,他们利用自身的才能、技术、时间和精力,为学校、社会提供志愿服务。就目前而言,志愿者行动已成为廊坊市参与面最广、参与程度最高、具有极高社会知名度的群众性公益活动。但如何进一步推广和开展志愿行动,则需要研究和探索。

一、高校青年志愿服务的内容

1.青年学生志愿服务城市文明行动

近年来,廊坊高校团组织、青年志愿服务组织广泛开展“青少年绿色文明园”、“保护母亲河,绿色希望工程”、“创文明城市,建和谐廊坊”、“燕赵学子助力廊坊三年大变样”等志愿服务行动,广大青年学生到公园、广场、街头、社区,开展植绿护绿、净化美化、维护公共秩序、法律宣传等活动,大大提高了市民的文明意识。高校青年学生积极投身到义务献血行动当中,也是服务城市文明行动的一项计划。当代大学生以实际行动成为了优质服务的提供者、城市形象的塑造者、文明爱心的传播者、社会发展的推动者,成为弘扬社会新风、提高社会道德水平的先锋力量。

2.青年学生志愿服务城市公益行动

几年来,廊坊高校青年志愿服务以社区为依托,以一名青年学生或一支青年志愿者服务队提供经常性志愿服务为主要形式,为军烈属、孤老弱病残、进城务工子女等弱势群体提供生活料理、医疗保健、职业培训、法律援助、助学家教、捐款捐物等志愿服务,并形成了许多有特色、能够长期坚持的品牌项目,开展定时间、定内容、定人员、定措施的志愿服务,取得了扎实的成效。

3.青年学生志愿服务城市行动

借本市举办各类国际性、全国性会议的契机,广泛组织青年学生开展志愿服务工作,如为廊坊每年举办的“5・18东北亚环渤海商务节”、“9.26北方农产品交易会”等重大会议和活动提供志愿服务。在活动期间,广大青年志愿者争做廊坊的宣传者、建设者和文明使者,认真加强学习,努力提高自身素质和服务能力、服务水平,出色地完成了大会开幕式军乐演奏、宾馆接待、礼仪引导、讲解咨询、外事接待等多项服务,志愿者始终以饱满的热情辛勤工作,无私奉献。

4.大学生志愿服务西部计划活动

自2003年实施“大学生志愿服务西部计划”以来,廊坊各大高校的大学毕业生奔赴到西部贫困县开展志愿服务西部工作,为急需人才的西部输送去源源不断的人才。广大青年学生在服务的过程中用现代知识和技能服务当地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用西部的土地上书写自己的青春和责任。

二、目前高校青年志愿者行动面临的问题

1.志愿行动的“俗化”和“稚化”

受社会上急功近利等不正之风的影响,在志愿者行动中存在着一些不和谐的因素,致使志愿者精神不纯、形式主义严重,多是“扛一面大旗,拉一队人马,呼一串口号,路边发放宣传单、横幅上签字、热热闹闹走一回”的活动形式。在活动中,只注重宣传效应,不注重其实质意义。平时没有任务,来了任务抓紧干,集体动一窝蜂,使得青年志愿者活动烙上作秀的嫌疑。由于没有深入挖掘青年志愿者活动本身的深层内涵,使活动起不到应有的育人功效,甚至挫伤了参与者的积极性,这是与志愿者活动的宗旨相违背的。另一方面,随着时代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大学生志愿者队伍还有许多方面无法适应新形势的需要,志愿者组织建设处在低位徘徊中。

2.志愿者组织机构流动性大

高校的青年志愿服务组织由于长期采用粗放式的管理,人员流动性比较大。从廊坊各个高校青年志愿者队伍的人员组成情况上可以看出:低年级的同学占大多数(尤其是新生),高年级的同学仅仅是一部分学生骨干。一方面由于学校是“铁打的营盘流水的兵”,高年级同学为了过级、考研、就业会分出很大精力,因此社员退出青年志愿者社团或隐性退出社团随年级的增长而显著上升。另一方面是青年志愿者活动的数量、质量不能保证,使社员的积极性锐减,造成人员流失大,这是目前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严峻事实。这不仅影响了志愿者队伍的稳定和活动的连续性,而且不利于志愿精神在社会上的弘扬。

3.资金缺乏成为制约志愿服务发展的瓶颈

目前廊坊市绝大多数高校青年志愿活动资金来源主要是依靠学校划拨给团委有限的一点经费,这对于以“奉献”为宗旨之一的青年志愿活动来说是杯水车薪,资金的短缺成为高校青年志愿者活动开展的主要障碍。某些高校志愿者在奉献了爱心的同时,还要自己承担中间环节的一些费用,由于活动缺乏稳定的经费来源程序,使得长期化、规范化的志愿服务难以为继,往往是搞一次活动,向行政领导申请一次经费,或向企业寻求一次合作。这样,很难使志愿者行动走上组织化、规范化和系统化的轨道,阻碍了青年志愿者活动的发展。

4.志愿者的评估和激励机制不完善

由于激励机制不完善,导致志愿者缺乏积极性与自觉性。从学生参加志愿组织开始,志愿者组织缺少对志愿学生的评估,这样,使新志愿者与资深志愿者没有区别,低素质志愿者与高素质志愿者没有区别。此外,由于激励机制的不完善,难以激发青年学生参与活动的热情并难以持续坚持志愿服务,从而对社会其他成员不能够起到引领和示范作用。因此,为体现青年志愿者活动效果和行为价值,志愿组织必须对其进行评估和奖励,这样才能有效地提升青年志愿者的荣誉感和成就感。

三、推进高校青年志愿服务持续发展的措施

1.树立精品意识,提高活动质量

青年志愿者活动的主要目的是“服务他人、奉献社会”,同时,志愿活动和志愿者存在着双向互动关系,志愿者在帮助他人的同时也在深切体验社会和人生,并以此为契机丰富自己的人生经验,扩大对社会和人生的了解。这就要求志愿活动必须有质量保证,因此,高校青年志愿者组织要树立精品意识,讲时效,讲服务,摒弃形式主义。精品不是徒有其表的包装,而是志愿者的精神内涵与组织行动的完美体现,树立精品项目,首先根据志愿者组织的自身优势,找到与社会需求相结合的黄金点。良好的社会效益和较高的社会关注度,是精品项目的基础。其次,要坚持高标准持续战略,精心组织,成熟运作,突出成效,争取与社会产生联动效益。第三,要主动宣传,树立形象,发挥志愿者品牌的影响力和感染力。

2.开辟各种途径,有效解决青年志愿者活动资金的短缺问题

要使青年志愿者活动长期广泛开展下去,财政支持必不可少。从发展方向上来说,高校青年志愿者组织可以建立以学校拨款、社会赞助、会员会费、服务创收为主的筹款机制。学校应在经费预算中更多地考虑志愿者活动所需经费,更多地予以支持。同时,努力开拓新渠道,校企联手兴建“青年志愿者活动基金”。由企业捐赠基金,学校和企业共同管理,加强大学与接收单位、社区行政机构联系,为大学生提供更加广泛的活动场所。

3.加强组织管理,促进志愿服务队伍的稳定

我们鼓励广大青年学生加入志愿者组织,但成员进入组织要有标准,加入组织后要有约束、有要求。可以实施登记注册、系统培训、有序调配、合理使用、宣誓上岗、记时考核、评比表彰等有关制度,使高校青年参与志愿服务有章可循。此外,项目化管理也是管理机制建设的必然趋势,完备的项目体系是扎实推进志愿服务事业的基础。要针对民众需求,围绕党和政府关注、群众急需、居民热心的问题,以老年人、未成年人、外来务工人员、下岗失业人员、残疾人和低收入家庭等社会弱势群体为重点服务对象,巩固、拓展、培育符合我区居民特点的特色服务项目,建立健全的项目体系,以项目为单位,规范志愿者的管理和服务活动的组织。

4.完善评估和激励机制,激发志愿者参与活动的积极性

虽然志愿活动宗旨是“奉献、友爱、互助、进步”,但是平心而论,极少有一项事业仅仅靠拳拳爱心和满腔热情就可以发扬光大的。我们在组织志愿活动的同时,也要建立和完善高校青年志愿者活动的激励机制,保障青年志愿者的合法权益。从志愿者加入志愿组织开始,到晋升为骨干,作出不同阶段的评估与反馈,志愿者要接受上级、同级、下级、受益者、专设的绩效评估小组的不断评定,对于表现突出的志愿者在年终评优时给以精神或物质上的适当奖励,或作为就业应聘时的参考指标。可实行星级义务制、项目义务表彰等荣誉性激励,同时可建立星级志愿者在年度评优等方面优先考虑的机制,激发志愿者参与活动的积极性和自觉性。

上一篇:依托优势资源发展衡水市休闲经济的探讨 下一篇:高校人事管理创新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