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rO2超细粉体的制备技术的研究发展现状

时间:2022-08-29 04:36:37

ZrO2超细粉体的制备技术的研究发展现状

摘要:Zr02具有熔点和沸点高、硬度大、常温下为绝缘体、而高温下为导体等良性质。在20世纪70年代出现了氧化锆陶瓷增韧材料,使氧化锆陶瓷材料的力学性能获得了大幅度的提高,极大的扩展了Zr02在结构陶瓷领域的应用,其中ZrO2超细粉体的制备技术是其基础。

本文主要介绍了氧化锆的基本性质、氧化锆超细粉体的一般制备方法。

关键词:氧化错;高性能陶瓷;制备;应用

锆英石的主要成分是ZrSiO4,一般均采用各种火法冶金与湿化学法相结合的工艺。即先采用火法冶金工艺将ZrSiO4破坏,然后用湿化学法将锆浸出,其中间产物一般为氯氧化锆或氢氧化锆,中间产物再经煅烧可制得不同规格、用途的ZrO2产品。目前国内外采用的工艺主要有碱熔法、石灰烧结法、直接氯化法、等离子体法、电熔法和氟硅酸钠法等。用传统工艺制备的ZrO2是ZrO2?8H:O化合物,是制备ZrO2超细粉和其他ZrO2制品的原料。随着高性能陶瓷材料的发展和纳米技术的兴起,制备高纯、超细ZrO2粉体的技术意义重大,研究其制备应用技术已成为当前的一个热点。

1共沉淀法

化学共沉淀法”和以共沉淀为基础的沉淀乳化法、微乳液沉淀反应法的主要工艺路线是:以适当的碱液如氢氧化钠、氢氧化钾、氨水、尿素等作沉淀剂(控制pH一8-9),从ZrOCl2?8H20等盐溶液中沉淀析出含水氧化锆(氢氧化锆凝胶)和氢氧化钇凝胶,再经过滤、洗涤、干燥、煅烧(600~900。C)等工序制得钇稳定的氧化锆粉体。其工艺流程为:

锆盐溶液+沉淀剂一中和沉淀一过滤一洗涤一(100—120℃)干燥一(700—900℃)煅烧—氧化锆粉体。此法由于设备、工艺简单,生产成本低廉,且易于获得纯度较高的纳米级超细粉体,因而被广泛采用。目前国内大部分企业,如九江泛美亚、深圳南玻、上海友特、广东宇田等,采用的都是这种方法。但是共沉淀法的主要缺点是没有解决超细粉体的硬团聚问题,粉体的分散性差,烧结活性低。

2水解沉淀法

水解沉淀法分为锆盐水解沉淀和锆醇盐水解沉淀2种方法。(I)锆盐水解沉淀法是长时间地沸腾锆盐溶液,使之水解生成的挥发性酸不断蒸发除去,从而使水解反应平衡不断向右移动,然后经过滤、洗涤、干燥、煅烧等过程制得氧化锆粉体。其工艺流程为:锆盐溶液_+(120。C沸腾48h)水解一过滤一洗涤一(100~120℃)干燥一(100—900℃)煅烧一氧化锆粉体。此法的优点是操作简便。缺点是反应时间较长(>48h),能耗高,所得粉体存在团聚现象。

(2)锆醇盐水解沉淀法是利用锆醇盐极易水解的特性,在适当pH值的水溶液中进行水解得到Zr(OH)2.然后经过滤、干燥、粉碎、煅烧得到氧化锆粉体。其工艺流程为:锆醇盐溶液一(调节pH值)水解沉淀一过滤一(100~1200c)干燥一粉碎一煅烧一粉体。该法的优点是:①几乎全为一次粒子,团聚很少;②粒子的大小和形状均一;③化学纯度和相结构的单一性好。缺点是原料制备工艺较为复杂,成本较高。

3水热法

水热法”是在高压釜内(温度大于200。C,压力约为10MPa),在锆盐和钇盐溶液中加入适当的化学试剂,直接反应生成纳米级氧化锆颗粒,形成钇稳定的氧化锆固溶体。其工艺流程为:醇盐溶液一水热处理一干燥一粉体。优点为粉料粒度极细,可达到纳米级,粒度分布窄,省去了高温煅烧工序,颗粒团聚程度小。缺点为设备复杂、昂贵,反应条件较苛刻,难于实现大规模工业化生产。

4溶胶一凝胶法

溶胶一凝胶法艘是广泛采用的制备超细粉体的方法,是借助于胶体分散体系制粉的方法,首先是形成几十纳米以下的胶体颗粒的稳定溶胶,再经适当处理形成包含大量水分的凝胶,最后经干燥脱水、煅烧制得氧化锆超细粉。其工艺流程为:锆盐溶液一水解缩聚一溶胶一陈化一湿凝胶一干燥一干凝胶—煅烧—粉体。

此法的优点为:①粒度细微,为亚微米级或更细②粒度分布窄;③纯度高,化学组成均匀,可达分子或原子尺度;④成温度比传统方法低400~500℃。缺点是:①原料成本高且对环境有污染;②处理过程时间较长;③胶粒及凝胶过滤、洗涤过程不易控制。

5微乳液法(反胶束法)

微乳液法是以多元油包水微乳液体系中的乳化液滴为微型反应器,通过液滴内反应物的化学沉淀来制备纳米粉体的方法。具体的制备步骤如下:按制粉要求比例配制一定浓度的锆盐与钇盐水溶液,在恒温摇床中少量多次地将该溶液注入含表面活性剂的有机溶液中,直至有混浊现象出现。以同样方法制得氨水的反胶团溶液,然后把两种反胶团溶液在常温下混合、搅拌、沉淀、分离、洗涤、干燥,高温焙2~4 h,即得产品。利用该方法可得粉体分散性能好,粒度分布窄,但生产过程较复杂,成本也较高。

6其他方法

随着研究的不断深人,一些研究者探索了新的制备超细粉的思路。如高温喷雾热解法、喷雾感应耦合等离子体法等[IOl,这些方法利用了先进的仪器设备,生产工艺与传统化学制粉工艺截然不同,是将分解、合成、干燥甚至煅烧过程合并在一起的高效方法。但是这些方法在如何进一步提高传热效率,并在保证粒度的前提下,如何扩大产量、降低成本尚需进一步研究探索。从以上可以看出,制备高纯、分散性好、粒度超细、粒度分布窄的氧化锆粉体是总的发展趋势。另外,广泛的原料来源、简单的操作条件也是氧化锆粉体工业化大生产的必然要求。(作者单位:郑州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

参考文献:

[1] Garcie R CHarmlnk R H2aseoe R T Cerma_Licstee|NatureⅡ],1975,258:703~704

[2] 王零森.陶瓷工程[J],1997,31(1):40—44

[3] Wo]ton G M et aj J Am Ceram SocⅡ]’1963,46(9):418~422

[4] 王钢,等.西北轻工业学院学报[J].2000,18(1):99—103

[5] 李蔚,等无机材料学报[J],1999,14(1):161—164

[6] 李蔚,等硅酸盐学报[J1.2000,28(1):57—60阴Li wJet aL Journal of Inorganic Materlals[J],1999(6):456~460

[8] Gao L et a/.Ceram.Soc.Ⅱ],1996,6:437—440

[9] Lee M et吐Ceram Soc[J]’1999,19:2593

[10] ELYuan ef a/.Solid State Inoics[J].1998(1):119—123

[11] 黄勇,等.现代技术陶瓷[J],1995,16(4):4—11

[12] Young AC,et越J Am.Ceraw.SocⅡ].1991,74(3):612—618

[13] 杨金龙陶瓷胶态成型工艺及其原位凝固机制的研究 北京:清华大学.1996

[14] Ymag jL m a{Key En§№唧,2002,224-2:667—671

[15] 李家驹.陶瓷工艺学.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1

上一篇:新闻摄影的特征与思想性 下一篇:高校体育与心理健康的关系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