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建钢板内固定治疗跟骨骨折15例

时间:2022-08-29 04:13:53

重建钢板内固定治疗跟骨骨折15例

重建钢板内固定治疗跟骨骨折15例

【关键词】 重建钢板内固定 跟骨 骨折

(声明:本站文章仅给需要的医务工作者提供交流学习参考。翰林医学论文网免费提供。部分资源由工作人员网上搜索整理而成,如果您发现有哪部分资料侵害了您的版权,请速与我们后台工作人员联系,我们将即时删除。客服qq:88970242.后台工作qq:928333977)

跟骨骨折是一种严重而复杂的创伤,约占全身骨折的2%,占跗骨骨折的60%,且大部分骨折都累及距下关节面,属关节骨折。由于其外形及解剖结构的特殊,故其治疗困难,预后较差,致残率高达20%~30%。2002年5月~2005年8月收治跟骨骨折15例,取得满意疗效。报告如下。

资料与方法

一般资料:本组15例,男11例,女4例。年龄17~55岁,平均42岁。左侧3例,右侧12例。患者受伤均为高处坠落,足跟着地所致,就诊时间均在1周之内。全部病例均为闭合性骨折,骨折分型:sanders ⅱ型10例,ⅲ型5例。手术在局部肿胀消退水泡结痂后进行,全部病例均在伤后3周内手术内固定。

手术方法:手术在硬麻或腰麻下进行,取足外侧弧形切口,起自外踝上方3~5cm跟腱外侧缘,向下弧形向前延伸至第5跖骨基底部止,切开皮肤直达骨膜,紧贴骨膜,锐性分离皮瓣,将腓肠神经与腓骨长短肌保留在皮瓣内。凿下跟骨外侧壁(留作植骨)暴露跟距关节。直视下斯氏针撬拨复位,整复关节面,恢复贝氏角。复位后,跟骨体内如有空隙,则用自体跟骨外侧壁植骨,如植骨量不够可用人工骨或取自体髂骨填塞。植骨后,选择合适的重建钢板,预弯安置。检查骨折复位良好,关节面平整,固定可靠。冲洗止血,放置引流管,依次缝合各层,加压包扎。术后无需石膏外固定,常规应用抗生素7~10天,根据引流情况24~48小时拔出引流管。8~10周后逐渐负重功能锻炼。

结 果

本组15例,手术后贝氏角及gissanes角均复位至正常5°以内。跟骨长、宽、高度恢复正常。重建钢板螺钉未见有松动、拔出、断裂现象。2例患者切口愈合不良,皮缘部分坏死,无钢板外露,经换药后愈合。所有病例经6~20个月随访,未见有跟痛及内外踝痛等后遗症。

讨 论

在跟骨骨折中,影响患足预后的主要因素取决于关节面的完整程度和移位情况,而塌陷的关节面骨折块又往往是最不稳定,最难处理的。跟骨后关节面的完整恢复有赖于手术时良好的暴露,精确的复位和后关节突获得即刻长期的稳定。我们认为良好的暴露是取得精确复位和内固定的基础,跟骨后关节面的完整恢复及跟骨距下关节面与距骨之间正常的对应关系是决定跟骨骨折疗效的关键。重建钢板是根据跟骨的解剖及生物力学要求设计,同时具有适度的弯曲性并能随意裁剪和纠正成型,与组织的相容性良好,反应性小的钛板,是治疗跟骨骨折较好的选择。

皮肤坏死、感染、钢板外露的并发症在跟骨骨折的手术治疗中较为常见。为避免发生,术中坚持微创操作,紧贴骨膜锐性分离,少用电刀和挂钩,术后可行高压氧治疗。总之,重建钢板治疗跟骨骨折能取得满意疗效。

范围反而增加了剖宫产术中的风险和并发症。我们在2年的时间内,在传统腰麻的基础上 通过改变穿刺针斜口方向的角度,减慢了局麻药在椎管内的扩散速度,使麻醉平面更好控制在t8~t6层面,这应该与麻药的扇形扩 散有关。本研究显示麻醉平面在t10~t6范围内、血压相对比较平稳,其中以t10~t8最稳定、因此麻醉阻滞平面以t8最佳、肌松满意、循环稳定、完全满足产科手术要求,呼吸循环干扰轻,不良反应少,有效降低了其在剖宫产术中的低血压等不良反应,完全满足产科手术要求。且操作简单,不增加病人经济负担,实用性强,有较好的临床实用性。

【参考文献】

1 李树人.麻醉危象急救和并发症治疗.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2:362-364.

2 宁捷,黄格,陈峻,等.琥珀酰明胶复合麻黄碱预防硬膜外阻滞后低血压的观察.临床麻醉学杂志,2007,4(23):325-326.

3 姜丽华,姚尚龙.高渗氯化钠羟乙基淀粉40注射液对腰麻时低血压的防治效果.临床麻醉学杂志,2007,10(23):860-861.

4 邵安民,费建平,雷月,等.预扩容对腰麻期间血压的影响.临床麻醉学杂志,2003,19(2):116-117.

作者:张立沼 作者单位:262200山东诸城市人民医院手足外科

上一篇:两种岛状皮瓣修复拇指末节皮肤缺损疗效分析 下一篇:论肺阳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