瓦房店市立体农业的发展前景与主要栽培形式

时间:2022-08-29 04:00:18

瓦房店市立体农业的发展前景与主要栽培形式

摘要 从瓦房店市农业生产的实际出发,阐述了瓦房店市立体农业的发展前景以及主要的立体农业栽培形式,以促进该市立体农业的发展。

关键词 立体农业;发展前景;主要栽培形式;辽宁瓦房店

中图分类号 S344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3)15-0128-01

随着科技的进步和农业生产的不断发展,农业不再是种植玉米、大豆的简单种植业生产,而是发展到时间与空间的多元化生产,即立体农业生产;也不再是简单的低效农业生产,而是发展到高效的农业生产。所谓立体农业,就是利用自然条件的时间和空间,运用间套复种等各种农业生产的手段,形成最大的生产效益的一种栽培形式。总结多年从事立体农业的实践经验,浅略剖析瓦房店市立体农业发展的前景与主要栽培形式[1-2]。

1 立体农业的发展前景

立体农业可以大幅度地提高土地的利用率和土地的产出率,提高单位面积土地的产量和经济效益,比单一种植粮油作物增加产量1倍以上,增加经济效益1倍以上,高者可达到几倍甚至十几倍、几十倍,具有良好的发展前景[3-4]。在瓦房店市采取立体农业的栽培形式,比单一种植玉米作物增加收入7 500元/hm2以上,多者增加15万元/hm2以上。

2 立体农业的主要栽培形式

立体农业的类型可划分为具有层次感的空间立体农业和具有先后顺序的时间立体农业。每个不同类型包含不同的栽培形式。

2.1 空间立体农业

空间立体农业栽培形式是指在同一块地上利用不同空间,栽培多种作物的栽培形式。

2.1.1 辣根、玉米套种的立体农业栽培形式。此种栽培形式是利用辣根植株矮小、耐阴、前期生长量小及玉米喜光的特点,在正常栽培辣根的前提下套种玉米,既保证了辣根的正常生产,又额外获得玉米的产量,而且玉米的产量也不低于常规生产的玉米产量。可收获辣根 15 t/hm2、玉米7 500 kg/hm2,产值共3.75万元/hm2,比单一种植玉米增加效益2.25万元/hm2。

2.1.2 辣根、玉米、菜葫芦立体栽培形式。此种栽培形式中的辣根和玉米的种植形式与前面所提大体相同,增加了菜葫芦的栽培。利用辣根、玉米前期生长量小的有利条件进行菜葫芦生产,额外增加了菜葫芦生产的效益。产值可达5.25万元/hm2,比单一种植玉米增加效益3.75万元/hm2。上述2种栽培形式中的玉米应选择大穗型品种,以发挥其产量优势。

2.2 时间立体农业

时间立体农业栽培形式是指在不同的时间段内先后栽培同一种作物或多种作物的栽培形式。

2.2.1 保护地多茬生产。保护地多茬生产技术的推广应用,打破了原来生产的季节界限,实现了周年生产或反季节生产。由开始的单一黄瓜生产向蔬菜多品种、多茬口生产发展。在保护地多茬生产中要注意作物类型和作物品种的多元化,注意合理安排不同作物的茬口,不断创新栽培管理方法,实现提早上市,巧打时间差,以获得更大的经济效益。

2.2.2 陆地时间立体农业。陆地时间立体栽培的主要形式有2茬或多茬复种。

(1)地膜覆盖马铃薯下茬复种鲜食玉米的栽培模式。一是马铃薯栽培要点。选择优质高产的品种,要选择具有高产、抗逆性强的脱毒马铃薯品种,主要有中薯1号、荷兰3号等中、早熟品种。根据提早上市和均衡上市的原则,选择几个不同生育期的品种同期播种,或选择1个品种分期播种。下茬鲜食玉米选用中糯1号、香糯1号。要想获得较高的产量,就必须打破常规的栽培方法。采取深种横向覆膜的方法。覆土厚度在12 cm左右,地膜采取横向覆盖。深种可在早期低温条件下形式成薯块,薯块生长发育的时间长,有利于形成大薯块,提高产量。一般产量在45.0~52.5 t/hm2,高者可达60~75 t/hm2,常规栽培只能达到30 t/hm2。采取单垄种植横向覆膜,可增大膜下空间,有利于提高地温,促进幼苗生长,也有利于膜下浇水。播种时间在3月中下旬,保苗在6.0万~6.9万株/hm2。二是下茬鲜食玉米的栽培要点。上茬马铃薯收获后及时播种鲜食玉米。一般播种期在6月末至7月初,保苗4.05万~4.35万株/hm2。下茬鲜食玉米种植不能过密,以防穗小价低。播种时施三元素复合肥300 kg/hm2。科学施肥,马铃薯是喜肥作物,而且需钾量较大。肥料以有机肥为主,化肥为辅,配合施用生物肥。施用优质有机肥37.5~45.0 t/hm2,三元复合肥600~750 kg/hm2,硫酸钾300~450 kg/hm2,尿素75 kg/hm2。也可以施用马铃薯专用肥(总含量65%)1 500~2 250 kg/hm2。有条件的地区可增施生物钾肥112.5 kg/hm2。

(2)地膜覆盖2茬复种鲜食玉米的栽培模式。一是上茬鲜食玉米的栽培要点。鲜食玉米应选择以粘玉米为主。上茬品种可选用金星糯和掖单20;采用单垄种植或大垄双行种植。无论是哪种种植形式,保苗在4.05万~4.35万株/hm2。播种后覆土时要使播种沟形成“V”形,以便在覆膜后形成一定的空间,以利于幼苗生长。播种时间为3月中下旬,可采用不同生育期的品种同期播种,或同一品种错期播种,实现均衡上市。科学施肥,施用有机肥30.0~37.5 t/hm2,三元素复合肥450~600 kg/hm2,有机肥在整地时撒施,化肥在播种时施入。当幼苗长至大部分叶片接触膜面时,要及时破膜引苗,以防烧苗。待幼苗出膜后炼苗3~4 d,叶色由黄转绿,再进行定苗。二是下茬鲜食玉米的栽培要点。下茬玉米品种要选用中糯1号和香糯1号。下茬鲜食玉米要在上茬收获后及时播种。一般在6月下旬至7月初,可采取复种的方式。若上茬收获较晚,可在6月下旬在前茬的垄肩上进行套种。播种时株距与前茬相同,保苗4.05万~4.35万株/hm2。施三元素复合肥300 kg/hm2。

3 参考文献

[1] 秦绍云.对重庆市云阳县发展立体农业的思考[J].吉林农业:学术版,2012(7):5.

[2] 叶永红,熊小利.渝北蚕区立体农业循环经济模式的探讨[J].蚕学通讯,2010(3):52-53.

[3] 鱼欢,邓文明,邬华松,等.海南省立体农业的发展与思考[J].热带农业科学,2010,30(10):61-65.

[4] 苗永山.浅析立体农业及其生态优势[J].黑龙江农业科学,2010(3):124-125.

上一篇:系统企业学理论与我国林业产业化对策 下一篇:马路滩林业总场在三北防护林体系工程建设中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