泥片成型的现实意义

时间:2022-08-28 11:49:13

泥片成型是世界现代陶瓷艺术创作中一种常见的表现手法,它是现代艺术思想在陶艺领域的反映。泥片成型 作为一种独立的造型手段,具有极其丰富的艺术形式和独特的造型语言,在陶艺家的创作理念和思维的支配下,黏土在窑火中进行变幻和肯定,凝聚成有独特魅力的艺术作品。

现代陶艺的创作町堆、可画、可雕、可塑、可捏、可卷、可拼等多种方式,不拘一格。在众多创作手法中,泥片成型无疑是最具魅力的一种。它以丰富的肌理效果,较高的造型要求和生动的形态丰富了现代陶瓷艺术的发展。

一、泥片成型的魅力

1 泥片的定义

泥片,顾名思义把泥压成片状,用压成的泥片进行艺术创作。小的泥片称之为片,大一些的泥片称之为泥饼,更大一些厚一些而均匀的泥片称之泥板。熟知陶瓷的人都知道陶瓷作品大都为空心,只有尺寸很小的坯体允许实心烧制。由十被挤压成泥片或泥板的瓷士水分缺失,致使成型难度较大,限制了泥片的发挥。

2 泥片成型的工艺要求

在现代陶瓷艺术的创作中,虽然工艺已经不再是表现的重点,但工艺仍足作品中不可或缺的一环。与翻模印坯的作品相比,泥片成型在工艺上要求更高。

泥片在成型过程中,很容易开裂,有一部分原因是因为泥片的千湿程度不一造成,还有一部分原因是在卷泥片的过程中,由于泥片受到手或工具的挤压,而使泥片的收缩不一,这样在于燥过程中也容易开裂,我们只有在卷泥片与成型过程中,泥片下面始终用布托着,就会使刚才提到的问题,迎刃而解。当然,如果刻意要开裂的效果,那就另当别论。我们可以按刚才所说的方法,卷好泥片,然后用手或工具从泥片里面往外挤压,使其达到自己想要的肌理效果,当然还有就是将干粉,依据自己的想法,撒在卷好的泥片外面,也可达到预期效果,方法多种多样,只要用心,就能找寻到最佳表现自己作品的方式。

在用泥片进行创作时,泥浆的作用也是不可忽视的。虽然湿润的瓷泥具有很好的黏附能力,但缺少了泥浆其开裂的机会就会增多,泥浆的作用尤其体现在泥板拼接的镶器作品中,这是作品成型与否的关键。当然,制作泥浆也是有讲究的。通常情况下把瓷泥晒干再碾成粉然后加水调和,泥浆要保持一定的浓度,不宜太稀也不宜太稠。

在成型方式上,通常采用卷筒成型、挤压成型等方式。这几种方式比较灵活,一方而会保留很好的肌理,另一方面会使作品比较生动而且易于进行塑造。无论哪种成型方式都有一个不可或缺的关键――保留出气孔。

3 完美的作品

景德镇是举世闻名的瓷都,当地的瓷土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它的瓷泥纯度高、白度高、烧制的温度高,但其可塑性较差。应当说景德镇的瓷土并不太适合泥片成型。然而这里的艺术家却用自己的智慧突破了种种局限,创作出了令人瞠日的作品。

景德镇陶瓷学院姚永康教授的《吐纪娃》就是一个成功的例子。泥片在艺术家手里已不再是一种受局限的材质,而是艺术家随心所欲表达感情的媒介。泥片成型的作品本身不仅显示了艺术家高超的造型能力,还洋溢着浓郁的东方特色,而其本身却又具有非常强烈的现代感。兄其是人物的头部塑造严谨而又生动,很难让人相信作品是用泥片成型的。

同样中央美院孙家钵先生的陶艺作品《牧归》。吕品吕先生的《人体 No.3》,以及罗小平先生的《时代广场》都是泥片成型的成功例子。

孙先生的《牧归》成功地渲染了夕阳西下一个牧羊女赶着羊群回家的情景,羊群流动的线条给人动的感觉。土红色木版背景将作品衬托的格外祥和,羊群和牧羊女都是用卷筒的方式成型做得较随意,却体现出作者深厚的功底和对生活敏锐的捕捉。从羊群身上的纹理和牧羊女衣服的质感可以看出,孙先生注重肌理的运用。作品中的羊淡化了结构,淡化了动态,仅用几块泥筒进行了简单的组合,却给人一种中国画式的大写意的感觉,泥片的质感在这套作品中体现的淋漓尽致。吕先生的《人体N0.3》则是用泥片塑造了一个生动的写实人体,应当说泥片成型在塑造写实人体中是一种颇受局限的手法,尤其是在塑造大尺寸作品中更是如此。然而作者却反其道而行之,不仅克服了成型过程中的困难,还成功运用了泥片柔软而有弹性的质感,使作品中人体的肌肤更加有质感。

罗先生的《时代广场》则是一套写实与漫画手段相结合的成功范例,他成功地将十几个国家的元首用泥片卷筒成型的方式进行了再现,给入耳目一新的感觉。姑且不谈论作者对人物头部的经典塑造,单从人物的服饰上看泥片的运用就已经十分成功。熟悉泥片成型的人都知道,泥片成型在服饰制作上有得天独厚的优势。黏土在布片上受到挤压,会将布的肌理很好的在泥片上呈现。当泥片覆盖在人物身体上时,有一种近乎真实的质感,这也是泥片成型的最大优势之一。

由于泥片易变形,在创作过程中会出现意想不到的效果,再加上丰富的肌理效果, 因此泥片成型的作品有不可复制性。这就奠定了其独一无二的特殊地位,使其更有艺术魅力。

二、泥片成型的社会意义

当今社会是一个讲效率的社会,是一个能源、资源匮乏的社会,是一个讲究环保的社会。而泥片成型无一不体现了它的优势,尽管其在造型上有一定的局限性,但较之传统成型方法,它省去了翻模和印坯的环节,在不需要大量复制的作品或学生作业中,它既省时间又省材料,还可以减少翻模带来的污染,达到了省钱、省料、环保的目的,一举三得。

结语

泥片成型是世界现代陶瓷艺术创作中一种常见的表现手法,它是现代艺术思想在陶艺领域的反映,泥片成型作为一种独立的造型手段,具有极其丰富的艺术形式和独特的造型语言,在陶艺家的创作理念和思维的支配下,黏土在窑火中进行变幻和肯定,凝聚成有独特魅力的艺术作品,广泛的题材、丰富的肌理效果、作品的不可复制性,使得泥片成型成了众多艺术家亲睐的造型手段。这为现代陶艺的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

由此可见,现代陶艺注重观念构成,追求精神理念,鼓励创造,反对模仿,艺术表现至上,工艺技巧为辅,而这正是现代艺术的灵魂所在。而泥片成型作为现代陶艺创作中一种典型的塑造方式,无疑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

泥片成型作品在中国陶艺界的舞台上已经占据了相当突出的位置,它的发展开启了中国现代陶艺之门,相信伴随着它的成熟,中国的现代陶艺必将有一个光明的未来,至于它到底有多大的现实意义,只有历史能够评价!

上一篇:浅谈粉彩瓷与婴戏图的协调与统一 下一篇:瓷都如何领航中国瓷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