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阳县耕地土壤主要养分三十年来(1979~2009)丰缺变化

时间:2022-08-28 11:46:11

青阳县耕地土壤主要养分三十年来(1979~2009)丰缺变化

20世纪80年代,我县进行了全国第二次土壤普查,通过这次土壤普查,基本上摸清了我县土壤类型,面积和肥力状况,对当时的农业生产起到了重要作用。然而三十年过去了,由于受种植制度、气候、施肥方式等因素影响,土壤肥力状况也相应发生了变化,第二次土壤普查的数据资料已远远不能适应当前农业生产形势,甚至成为致约我县农业生产发展的瓶颈。

自2007年我县启动农业部测土配方施肥项目以来,已经连续三年在全县11个乡镇不同生态类型的主要代表性耕种土壤上、采集化验土壤样品8268个、分析10万余项次、基本上摸清了我县耕种土壤养分含量状况。

一、青阳耕种土壤养分现状

1.水稻土的养分现状

根据2007年对全县4099个水稻土农化样分析测试结果统计:全县水稻土PH值平均为5.6、有机质平均为31.8g/kg、全氮平均为2.02g/kg、碱解氮平均为140mg/kg、有效磷平均8.81mg/kg、速效钾平均含量为53.4mg/kg。

2.旱地土壤养分现状

根据2008年对全县2248个旱地土样化验检测结果统计分析。我县旱地土壤养分现状为PH值平均为5.8、有机质平均为21.7g/kg、全氮平均为1.37g/kg、碱解氮平均为138mg/kg、有效磷平均18.7mg/kg、速效钾平均含量为114.2mg/kg。

3.不同类型土壤养分含量比较分析:

将2007~2009年检测的水稻土和旱地土壤的养分含量平均值进行对比分析。

3.1不同类型的土壤有机质和全氮含量差异很明显,其中水田的有机质和全氮含量明显高于旱地土壤。分别高出31.8%和32.2%。

3.2水田和旱地,有效磷和速效钾含量差异也很大,旱地土壤有效磷和速效钾含量远远高于水田,分别高出113.4%和113.8%。

二、结果分析

1.土壤养分丰缺变化

将2007~2009年土样检测结果与第二次土壤普查数据进行对比分析。

1.1有机质和全氮的含量丰缺对比:

三十年来,我县水稻土有机质和全氮含量迅速提高。分别增加了16.5%和16.1%。而旱地土壤有机质和全氮却有不同程度的下降,分别下降3.98%和11.04%。造成我县水田有机质和全氮含量增加的主要原因,是我县一直保持着秸杆还田和增施农家肥的优良传统,以及这几年全县大力推广循环经济,大大提升了土壤的有机质含量。

1.2有效磷和速效钾含量差异对比

将2007~2009年测定的有效磷和速效钾平均值与第二次土壤普查时数据相比。

我县水稻土有效磷含量三十年来变化不大,而旱地土壤有效磷含量大幅度提高,三十年来增加了195.42%,水田速效钾含量呈下降趋势,减少28.3%,而旱地土壤呈上升趋势,增加了17.8%。

造成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农民在水稻施肥上历来重施氮肥,轻磷、钾肥。致使土壤养分比例失调,磷钾含量严重匮缺。而旱地种植上我县一直保持着施用火粪灰等农家肥的习惯,致使旱地土壤磷钾平均含量高于水田。

2.缺素含量分布状差异

2.1有效磷分布差异

我县耕种土壤,有效磷含量小于3PPm(六级以下)水平的奇缺磷土壤面积不大,第二次土壤普查时(1979年)面积有71735亩,占耕种土壤的18.43%,三十年后(2007~2009)年化验检测结果表明我县水田和旱地6级以下水平的土壤面积有所下降,分别只占13.12%和5.67%。

有效磷含量小于10PPm(四、五级水平)缺磷土壤,第二次土壤普查时有227263亩,占耕种面积58.39%。而2007年水稻土化验检测结果表明,水稻土四、五级缺磷土壤面积有所上升,面积达25.92亩,占整个水稻土面积的73.11%、旱地达四、五级缺磷土壤的比例有所下降占旱地面积的36.9%。

2.2速效钾含量分布差异:

我县富钾土壤比例小,速效钾含量达71~15ppm(三、四级)水平的土壤,第2次土壤普查时达14116亩,占耕地面积38.29%、低于70ppm(五、六级)水平的面积达242126亩,占耕地面积62.41%。

三十年后,我县水稻土速效钾在71~150ppm水平的土壤面积有所下降,达24.11%下降了12.15百分点,而旱地土壤略有增加,达39.8%,增加了3.54百分点。水稻土速效钾含量<70ppm(五、六级)水平的土壤面积有所增加,达74.56%,增加了12.15个百分点,而旱地土壤速效钾含量小于70ppm的土壤面积比例有所下降达38.76%,下降了32.65个百分点。

三、改良对策

通过这次测土配方施肥项目的实施,初步摸清了我县不同类型土壤养分丰缺状况,并对我县土壤养分现状与第二次土壤普查时的数据资料进行对比分析,找出了三十年来我县耕种土壤几种主要养分变化差异程度。做到应土种植、应土施肥、应良、合理培肥,积极探索我县土地养分资源科学管理与合理利用的新途径、新模式,促进我县土肥事业科学发展。

上一篇:冷凉山区夏玉米高产栽培技术探究 下一篇:云南省耿马县茶树病虫害及防治技术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