护理学院女大学生心理压力调查分析

时间:2022-08-28 11:06:05

护理学院女大学生心理压力调查分析

【摘要】 目的:了解护理学院女大学生的心理压力状况,找出压力源,并分析其相关因素。方法:以便利抽样方法抽取延边某大学护理学院在校女大学生105名,采用“大学生心理压力量表”进行调查。结果:压力源四个因子的得分从高到低依次为:社交压力、自我发展与择业压力、学习压力和生活压力。研究对象的心理压力水平为(106.70±26.45)分,其中学习压力为(28.21±8.20)分,自我发展与择业压力为(28.58±7.44)分,社交压力为(32.17±9.04)分,生活压力为(17.74±5.09)分。结论:研究对象心理压力的主要压力源为缺乏社会经验、因不能为家里分忧而苦恼、担心参加过工作后不能很好地适应所从事的职业等。

【关键词】 女大学生; 心理压力; 压力源

中图分类号 B844.2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674-6805(2013)32-0074-02

大学阶段是一个人人格发展、世界观形成的关键时期。大学生作为一个特殊的群体,正处于青春期向成人期的转变阶段[1],他们肩负着沉重的学业压力的同时,也承受着各个方面的巨大压力,大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已成为当今社会研究的焦点。“压力”是个体对作用于自身的内外环境做出认知评价后引起的一系列非特异性的心理及心里紧张性反应状态的过程[2]。压力存在于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适度的压力能使人情绪处于兴奋状态而产生动力,使个性潜力得到很好的发挥,但压力过大则会产生负面影响,心理压力比其他任何影响因素更多地消耗着学生的能量,压力能毁灭自信心,使学生感到无助,压力还能引起人际关系冲突。特别是金融风暴的到来引起一阵就业寒流,使很多大学生背上了沉重的压力[3]。本研究旨在了解延边某大学护理学院女大学生心理压力状况及其影响因素,现将调查结果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采用便利抽样方法,以延边某大学护理学院的在校大学生为研究对象进行问卷调查。纳入标准:本科在读的女大学生,同意参加本次研究者。排除标准:在读的大专、中专学生,本科男生以及实习生。共对105名女大学生进行问卷调查,回收103份,其中一年级35份(33.98%),二年级35份(33.98%),三年级33份(32.04%);来自城镇25份(24.3%),来自农村78份(75.7%)。

1.2 方法

1.2.1 调查工具 使用徐长江教授的“大学生心理压力量表”[4],该量表共46个条目,采用五分制的评分标准,没有压力、有点压力、有些压力、压力很大、压力极大,分别赋予1分、2分、3分、4分、5分。总分46~230分,分数越高说明心理压力越大。该问卷可分为四个方面的因素即学习压力、自我发展与择业压力、社交压力、生活压力。

1.2.2 调查方法 由接受过统一培训的3名在校本科生为调查人员,现场发放问卷,共发放105份问卷,剔除有漏项的1份和丢失1份问卷外,本次有效回收问卷共103份,其有效回收率为98.1%。

1.3 统计学方法

所得数据采用SPSS 17.0统计学软件进行处理,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x±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字2检验,P

2 结果

2.1 研究对象的心理压力的得分情况

研究对象的心理压力总得分为(106.70±26.45)分(得分范围为46~230分),其中最低分为63分,最高分为179分。四个方面的因素中学习压力为(28.21±8.20)分,自我发展与择业压力为(28.58±7.44)分,社交压力为(32.17±9.04)分,生活压力为(17.74±5.09)分。

2.2 研究对象一般资料对心理压力的影响

不同年级之间的心理压力(包括学习压力、自我发展与择业压力、社交压力、生活压力)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1。

3 讨论

3.1 不同生源地的女大学生的心理压力比较

农村女大学生的学习压力,自我发展与择业压力,社交压力,生活压力均高于城镇大学生,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学习压力方面:因为都是高中学历,录取分数大致相同,基本处于同一水平,因此在地区这一因素上没有明显差距。自我发展与择业压力方面:护理专业在我国国内就业形势较其他专业较好,且就未来的医疗发展形势来说,本科护理专业有更大的发展空间,因此对于自我发展有较少压力,而对于不同生源地的学生来说,不会就此而影响就业。社交压力方面:社交因素主要是个人因素占主要成分,与地区没有直接联系。生活压力方面:城市与农村生活环境的巨大反差、人际关系的变化、自身经济状况的相对窘迫,对于长期生活在农村中的大学生,无疑提出了更多的挑战,也带来了更多的压力[5]。但是本研究中农村与城市大学生之间心理压力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3.2 不同年级女大学生心理压力的比较

学习压力、自我发展与择业压力、生活压力、社交压力在不同年级间具有显著性差异,且具有统计学意义。学习压力方面,大二与大三之间存在显著性差异,是因为各年级学生的压力源和压力大小不同,大二的学习压力高于大三,由于大二的专业课程较大一明显增加,学习压力加大,对大学的学习生活处于大三学生对大学学习生活早已适应,基本掌握学习方法,找到了适合自己的自学方式,因此学习压力一般。自我发展与择业压力方面大一与大二之间存在显著性差异,是因为大一学生刚刚入学不久,对于自己所学专业还不够了解,不能很好的了解到当今的发展趋势,而大二学生对于专业和发展形势都有了一定的了解,对就业问题抱有怀疑态度,对前途的担心而产生的压力,如担心找不到好工作,感到前途渺茫等[5-6]。生活压力方面,大一学生一旦碰到挫折,容易打退堂鼓,自卑心理油然而生,大一新生基本上都是第一次在离家很遥远的地方学习,于是他们变得更加想念父母、亲人、昔日教师和同学的关心等,因此压力水平较其他年级高,且具统计学意义。社交压力方面,大二学生在人际交往方面,由于缺乏历练,短时间内无法建立良好的人际交往圈,碰到挫折常采取封闭自己的心理,更倾向于选择内部的自我压力释放高于其他年级,具有统计学意义。

参考文献

[1]马磊,李雄鹰.大学生的心理压力与应对[J].社科纵横,2008,23(1):147-148

[2]李小妹,朱京慈.护理学导论[M].第2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8:232.

[3]胡年莉,赵耀升.319名专科护生心理压力调查[J].中外健康文摘,2009,6(28):19-20.

[4]范瑞泉.广州某高校大学生心理压力、应对方式的特点及其与心理健康的关系研究[D].中山大学,2007.

[5]张建卫,刘玉新,金盛华.大学生压力与应对方式特点的实证研究[J].北京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报),2003,5(1):7-11.

[6]李虹,锦荣.大学校园压力的类型和特点[J].心理科学,2002,25(4):398-401.

(收稿日期:2013-06-04) (编辑:韩珊珊)

上一篇:加强资金监管 防范资金风险 下一篇:学会跟宠物告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