克强指数真伪辨析

时间:2022-08-28 10:33:31

宏观经济报道中,有几种所谓“月经贴”,比如争议汇丰PMI和中采PMI数据打架,比如议论地方GDP和全国GDP打架。很多时候争议本身已经变得毫无意义,因为人们越来越关注的是立场和观点,而不是事实本身。比如,谈及汇丰PMI低于中采PMI就会大谈中小企业日子难过、融资难,在谈及地方GDP比中央GDP数据高,就必然抨击地方政府造假……

其中,克强指数是一个被广泛误解的数据。如果不是总理,甚至只是副总理、不是正总理,“克强指数”都不会流行,毕竟这几个要件早在身为省长时候就提,做副总理时候还是提。这也反映出某种经济学娱乐化的倾向,哪怕是看起来名头很大的大行、名头很盛的学者。

那么,“克强指数”是否能够反映经济的健康情况,到底反映的是什么?诚然发电量、铁路运量和中长期贷款能够反映经济的局部,但是,它的重心却相当偏:

发电量主要反映的是重工业。中国是一个中低端工业占主导的国家,工业增加值全球第一(比美国略高),但工业总产值是美国的2倍左右,就是因为中国的重工业是高能耗、低增加值的。钢铁、电解铝、有色等五大产业的耗电量就占全国工业耗电量的7成,这几大产业产能全面过剩,PPI价格下跌背景下,开工率显著下降,拖累发电量增速下降并不奇怪。

铁路运输量。比起发电量来说,这个数据要科学得多,它集中反映出煤炭、矿石等国内大宗商品的市场情况,2012年以来煤炭行业一直处于冰冷的市场环境中。但是,这也不是问题的全部,近年来,中国风电、水电和太阳能发电占比日益提升,也在某种程度上减少了煤炭的增速;加上上述耗电大户往往也是耗煤大户,连带拖累了市场的用煤量。

银行中长期贷款。比起前两个指标来说,中长期贷款可能是稳定性最好的一个数据,因为优质大型企业往往采取中长期贷款,对经济有指标性意义。但是,它也不是没有受到冲击,“金融脱媒”的背景下,大量有实力的企业开始采取企业债、股权融资等方式,中长期贷款的指标性意义也在下降。

所以,我们看到,克强指数最早可能在10年前的辽宁提出,彼时,中国正处于重工业化的快速发展时期,上述三大指标非常具有意义,加上辽宁又是重工业主导的省份,煤炭、钢铁见长,其准确性当然很高。但是,世易时移,中国工业化步入晚期,信息化如火如荼,还抱着10年前的指标作为决策判断就有些刻舟求剑了。

7月份,全国的普遍高温成为影响经济数据的一个重要因素,特别进入8月以来,用电量的增速出现了超乎常规的增长,日均发电量增速平均超过15%,个别天数甚至接近20%。当然,若干只计算工业发电量的话,这个数据也有所转暖,上半年的全国工业用电量增长4.9%。

通过抽查浙江、广州、山东等地的工业发电量,都出现了不断加速的迹象。比如,浙江省1~7月份浙江省工业用电量1452.43亿千瓦时,同比增长5.54%,去年为-0.31%而言,增幅上升了5.85个百分点。按行业计算,17个行业用电量同比上升,其中废弃资源废旧材料回收加工业用电量同比上升12.69%。

相比而言,铁路货运量受到煤炭为主的能源需求影响,其增速较慢,到8月开始才逐步企稳,但是仍然出现环比较大幅度的下降――其中一个意外是,煤炭、原油等大宗商品的增速已经企稳,但是其他类别的产品下降,很可能与即将开展的货运价格改革有关。

所以,即便从克强指数看(该指数主要表征制造业、特别是重工业),中国的实体经济也在缓慢好转,同期的信贷增速也保持了较高增长。

综合分析其中的原因,除了上述外需增加的因素之外,以铁路、地铁、房地产为主的投资需求一直是内需的稳压器,这些行业的相对景气拉动了克强指数的环比改善。这些方面都与地方政府和中央政府的“微刺激”有关。

由于“克强指数”本身的偏重,我们需要有所“纠偏”,我们再参考社会商品零售总额、投资增速、进出口等数据,我们可以看到,经济确实在微复苏。

比如,进出口方面:7月份的进出口数据也得到了一定的拉动,比上月提升了近10个百分点。其中,美国的经济小幅、但是稳健复苏,成为进出口稳定增长的主要动力之一;东盟市场成为中国进出口稳定增长的稳压器,其作用已经超过过去几年拉动力很大的Brics、非洲市场;欧洲市场有初步企稳的迹象,日本市场的下滑起到的作用弱化。

结语:虽然重工业和其他产业也有不小的相关性,但是只以克强指数来代表全局,还是有所偏颇的。如果我们以克强指数作为重工业的主要参考指标,同时参考社会商品零售总额以代表消费,参考服务业PMI以代表第三产业增长,以进出口总额表征外需市场,那么,我们更容易找到一组表征经济整体状况的全景图。

上一篇:满足民众需求,方可上下同心 下一篇:移动互联网:不只是社交和游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