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利工程设计质量优化管理解析

时间:2022-08-28 10:17:39

水利工程设计质量优化管理解析

摘要:在水利工程的设计过程中,一些重要参数的挑选和设定,需要结合相关数据,历史建设经验和水力资源实际运行状况,随时根据水力资源水势状况进行改正,使其具备客观性和实践性。此外,在进行水利工程设计时,还需要考虑结合周边环境和景观,保持环境协调性,并需要与周边的商业发展和人们的生活娱乐紧密连接。本文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与时代的进步,从河道整治线的确定、造床流量的确定、护岸结构的计算与复核、闸内城市段驳岸的设计等方面,对水利工程设计技术进行了浅要的分析与探讨。

关键词:水利工程;设计质量;优化管理

中图分类号:TV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一、引言

我国许多地方都是洪水发生较频繁的地区,每到雨季,国内诸多城市都接连的爆发洪水灾害,地方政府需要耗费诸多人力和物力来防洪减灾。洪水的连年出现,严重影响了我国人民群众的正常生活,同时还妨碍了地方农业和工业的发展。可见,切实有效的设计全国各地的水利工程,较好预防河道洪灾的爆发,是人民群众的心声,意义显著。总之,防洪非常讲究技巧和艺术,拥有一定安全风险,需要诸多历史数据和专家经验来支撑。早期的水利工程设计主要考虑到防洪排涝,确保居民生活安全,而伴随着工业化得推进,诸多河流已经被工业废水和生活废水给严重污染,因而在水利设计河道治理时,主要侧重于清理河道沉积废物,还河水清澈模样。由此可见,伴随经济的深入发展,人民对生活环境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河道治理过程中,不仅需要关注防洪减灾,还需要降低河流污染,有效治理污染,让居民拥有一个自然和谐的生活环境。

二、水利工程设计质量优化管理

1、水利工程中整治线的设计质量优化管理

在水利工程设计技术中,整治线的确定首当其冲。所谓整治线是指河道经过治理后,在设计流量下的平面轮廓。整治线是布置整治建筑物的重要依据。因此,整治线设计是水利设计中的一个重要内容。河道整治线的设计必须综合考虑河道的流量与弯曲程度。从河道的流量来看,一旦设计流量不同,整治线也有所不同,分为洪水整治线、中水整治线及枯水整治线。由于洪水漫滩时,滩地水浅流缓,河道轮廓对河道演变和水流形态影响不大,尤其是对于那些无通航条件的河道而言,在其整治线的规划与设计中,其整治线即为中水整治线。而从河道的弯曲程度来看,一旦河流的弯曲程度不大,基本上是顺直或顺直微弯,那么,其河道整治线形式就以采用直线整治较好,大量工程实践可以证明,对于弯曲程度不大的河流,如果原则上按照直线整治,来修建了永久性堤防,通常都能够取得良好效果。相反,如果在防洪中违背了河道顺直的客观规律,两岸各自为政,以邻为壑,互相修建挑水坝,将水流挑向对岸,人为造成河道弯弯曲曲,呈大弯或急弯状态,改变了河道本来面貌,增加了防洪负担,造成汛期险情不断发生,于两岸有百害而无一利。值得注意的是,对于那些一般两岸均有农田、村庄、城镇的河流,如果河道采用顺直或微弯的整治线,那么必须两岸同时进行防护,无形中就增加了防洪任务,这是与大弯曲系数的平原河道不同之处。

2、水利工程中造床流量的设计质量优化管理

在水利工程设计技术中,造床流量的确定也是极为重要而又关键的。著名河流工程专家提到,造床流量的频率一般在3%-10%之间。多年的河道建设实践表明,上述造床流量标准实用在人工弯道式渠首时,稍微偏大,导致弯道规划的宽度过大,加上弯道内水流比较缓慢,使得大量泥沙在弯道内囤积,导致弯道越来越浅,主流波动较大,从而出现防洪功能较弱,使得诸多渠首有必要进行改建或者新建。然而对于那些主要为冲积扇形状的河流,由于其具备河床浅而宽,水流缓慢而分散,主流波动较大的特征,当造床流量大于河道水量时,就只会引起主流发生波动,而以造床流量为基础的水利工程和路线是不会受干扰的,此时,则应该将造床流量以历史数据为基础,选择3%-10%之间的最佳值。

3、水利工程中护岸结构的设计质量优化管理

在水利工程设计技术中,护岸结构的计算与复核是整个设计中的骨架所在。其中,尤其是对于边坡稳定的复核往往容易被忽略。岸坡整体稳定计算一般可采用传统的瑞典条分法,按圆弧滑动计算,计算工况选择基本组合和特殊(地震)组合,设计荷载主要为堤顶道路荷载,根据所在位置不同堤顶道路分为一般道路和消防通道。此外,在护岸地质情况不佳时,由于建设时护岸高度需要保持与场内一致,因而常常选择用水泥搅拌桩加固,或者挤塑板稳固堤岸,不仅保障了护岸机构的安全稳固,而且还使得护岸与周边景观建筑的融合性。而对于那些水流速较慢的河道,在通常水位以下的地方常常可以使用人工土坡建设河道,有利于种植草木,帮助美化环境,优化居民生活环境。这种结合了稳固护岸,草木花香,细水流动的环境,更能使得人民群众过着安居乐业的生活。

4、水利工程中闸内城市段驳岸的设计质量优化管理

在水利工程设计技术中,闸内城市段驳岸也是日益重要且不容忽视的一项内容。在构建城市驳岸时,不仅需要具备保护河岸,防止水土流失,还应该注重生态景观,然而常常驳岸的生态化建设常常受限于狭小的陆域面积。通常来说,直立型驳岸是使用带浆砌块石砌成高桩承台样的护岸,而复合式驳岸是使用带浆砌块石砌成的L型桩基护岸。河道建设初期,驳岸常常为浆砌块石挡土墙驳岸,这种驳岸非常美观,但是在桩基的抗压性和密实度都较小,常常被船舶撞击坏,其次,还非常耗费石料和施工时间,现在的河道建设,驳岸主要为钢筋砼挡土墙驳岸,这种结构的驳岸不仅强度大,质量高,能够抵抗大型船舶的撞击,而且能够结合现代化机械进行快速施工,然而在景观上不太美观。比如通常所采用的驳岸,其内部主要为钢筋和混凝土构成的砼墙,而且外部为一层横向浆砌块石,两者之间主要通过C30 细石来填满;其中浆砌块石为200-300mm厚的花岗岩,而且形状为方形,色泽相同,对其进行菱形砌筑,自然逢接;施工过程为首先砌筑块石,接着在块石和砼墙之间灌注细石砼,最后分层砌筑和灌砼。上述驳岸结构整合了钢筋混凝土挡土墙驳岸和浆砌块石挡土墙驳岸的优点,不仅强度高,质量稳固,而且还具备良好的外观,能够广泛应用于航道驳岸建设中。

三、结束语

综上所述,水利工程设计技术的原则如下:详细了解水力资源水势状况和未来发展确实,以此为依据;河道治理需要兼顾河流上下游和两岸,同上下游城市共同开展河流治理工程;建设河坝来保护弯式渠道,借助弯道来疏通水流;全面规划,设定水流控制线路,做好工程设计和布局,并按设计方案分阶段施工。设计水利工程时,一些重要参数的挑选和设定,需要结合相关数据,历史建设经验和河道实际运行状况,随时根据水力资源水势状况进行改正,使其具备客观性和实践性。此外,在进行水利工程设计时,还需要结合周边环境和景观,保持环境协调性,并需要与周边的商业发展和人们的生活娱乐紧密连接。

参考文献:

[1] 杨志凌. 水利水电工程设计中关于环境保护的几点思考 [J].广西水利水电,2011(01).

[2] 张和平. 水利水电工程中水工设计方案的思考与分析 [J]. 江西建材.2011(04)

[3] 林潇,陆雍容,徐岚. 城市河道整治工程结构设计[J]. 东北水利水电.2011(12).

[4] 于秀阁. 准格尔旗薛家湾塔哈拉川河道整治工程设计方案优化[J]. 内蒙古科技与经济. 2012(13).

[5] 岑日晴. 水利水电工程水工设计方案对比研究 [J].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12(13).

[6] 黄文安. 水利水电工程设计工作的管理与控制 [J]. 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12(13)

上一篇:完善幼儿德育,健全家园合作 下一篇:小学语文教学应重视学生情感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