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探高校机房病毒危害及其防范策略

时间:2022-08-28 08:07:16

初探高校机房病毒危害及其防范策略

摘 要:随着电子信息技术的发展,计算机技术已得到广泛应用,计算机教育成为高校的重点学科之一。高校机房使用的高频率和使用人员的复杂性等,很容易导致计算机遭到病毒破坏。病毒不仅攻击计算机本身,甚至严重影响机房的整个系统的安全。因此,了解有关病毒的相关知识,提前做好防范工作至关重要。

关键词:病毒;防范;高校机房

中图分类号:TP309.5 文献标识码:B 收稿日期:2016-04-18

计算机病毒是在计算机正常使用过程中人为制造故障的一个计算机程序或一段可执行码,其能够使计算机无法正常使用,甚至破坏整个操作系统或对电脑硬盘造成损坏。

一、常见的计算机病毒

按病毒传染媒体划分,有网络病毒、文件病毒、引导型病毒。网络病毒是通过网络渠道传播传染的网络中的可执行文件。文件病毒是指病毒感染计算机中的文件。引导型病毒是指病毒感染启动扇区和硬盘的系统引导扇区。

按病毒传染渠道划分,有驻留型病毒和非驻留型病毒。驻留型病毒是指在病毒传染计算机后,把自身的内存驻留在计算机的内存中,通过程序挂接系统调用且合并到系统中,这种病毒处于激活状态,直至计算机关机或重新启动。非驻留型病毒是自身的内存一小部分存在计算机内存中,在得到机会激活时并不感染计算机内存,也不进行传染。

按病毒的破坏能力划分,有无害型、无危险型、危险型和非常危险型。无害型病毒只是减少磁盘的可用空间,对系统没有影响。无危险型病毒只是减少内存、显示图像发出声音等。危险型病毒是能影响计算机的正常使用,对操作系统能造成严重影响的病毒。非常危险型病毒是能直接删除程序、破坏数据、清除系统内存区和操作系统中重要的信息的病毒。

按病毒算法分,有伴随型、“蠕虫”型、寄生型病毒。伴随型病毒是不改变文件本身,根据算法产生文件的伴随体,名字相同而扩展名不同。“蠕虫”型病毒是通过网络传播,利用计算机的内存将病毒传播到其他计算机的内存上的病毒。除了伴随型和“蠕虫”型病毒,其他的病毒都统称为寄生型病毒,它们潜伏在系统的引导扇区或文件中,再通过系统功能传播。

二、计算机病毒的危害

(1)计算机病毒的直接危害。病毒直接破坏系统数据信息;抢占系统资源,占用磁盘空间,影响计算机运行速度。病毒的兼容性对系统运行产生影 响。病毒导致程序错误从而产生不可预见的危害。

(2)计算机病毒的间接危害。计算机病毒导致的机器死机、软件运行异常等都能给用户造成巨大的心理压力,同时能造成科学成果的丢失,甚至能引起法律问题。

三、高校机房的病毒防范措施

(1)从管理上加强预防。禁止来历不明的系统软件安装,特别注意是否是盗版软件;制止未经过检测的外接设备插入计算机;严禁安装客户端软件, 制止从网上下载游戏及各类不文明的垃圾信息;使用计算机使用实名登记管 理,设定计算机功能使用的权限;对所有的外接设备停止读写保护,避免对计算机造成病毒感染;停止系统中的自动备份功能,实行人工定期备份或添加备份前的自动扫描病毒功能;利用防病毒软件对所有活动的文档进行定期的自动病毒扫描和清除。

(2)加强防病毒技术的运用。采用先进的CPU内嵌防病毒技术、AMD防病毒技术或Intel防病毒技术等,通过技术手段判定病毒的来源和特性,并进行规则分类和处理。但凡后期有类似规则出现,则认定是计算机病毒,阻止计算机病毒进入系统内存及病毒对磁盘的操作。可为磁盘安装防病毒卡,为磁盘提供写保护功能。

(3)加强网络防范。网络是病毒传播的最主要途径,因此做好网络防范工作至关重要。利用网络设置公用目录或共享目录,并设立目录和文件访问权限和属性。对公用目录中的系统文件和工具软件只设置只读属性,不授予修改权、复制权和管理权。对机房计算机端口采取定时扫描的方法,若是发现某台计算机端口被病毒软件打开,就强行将该计算机进行重新启动,对有可能被病毒入侵的磁盘进行快速格式化,以删除病毒。每台计算机都要设置上网口令,记录每天的网络运行情况,以便有针对性地对计算机进行检修。

参考文献:

[1]方 涛.学校机房计算机病毒的防范与解决方法[J].信息与电脑(理论版),2011(1).

[2]邵 清.浅谈我校校园网络安全隐患及防护措施 [J].电脑知识与技术,2011(20).

上一篇:论初中科幻小说的教学方法 下一篇:对马克思关于“人与自然关系”思想的论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