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中职学校内部会计控制制度的建立与完善

时间:2022-08-28 06:11:52

关于中职学校内部会计控制制度的建立与完善

【摘要】随着职业教育的发展和体制的建立,中职学校建立内部会计控制是指学校为提高会计信息质量,保证经济业务活动的有效进行,保证会计信息资料的真实、完整性和可靠性,有效防范中职学校财产和资源的安全完整,确保有关法律法规和规章制度的贯彻执行而制定和实施的一系列控制方法、措施和程序。

【关键词】中职学校内部控制 原则 体系

随着职业教育的发展和体制的建立,中职类学校办学形式越来越多样化,使财务管理的需求模式发了很大的变化,由于学校缺乏有效的内部控制体系,在办学成本、资金使用效率等反映经济效益方面不尽人意,很难使其健康有序的发展。为此,从中职学校内控现状的实际情况出发,必须建立整套完善的内部监控机制,其目的在于保证各项业务活动的有效进行,保护资产的完整和有效的运用,提高学校财务管理水平和整体效益。本文拟从以下几个方面就中职学校内部会计控制制度存在的问题如何建立与完善体系。

一、中职学校内部会计控制存在的问题

内部控制基础薄弱。目前,仍然有部分中职学校尚未建立有效的内部控制制度,领导内控意识不强。许多中职学校领导的内控意识薄弱,一味追求扩大学校规模而不进行内控制度建设,岗位责任不明,缺乏有效激励机制。对内部会计控制缺乏统一领导和部署,会计的事前审核、事中复核、事后监督都流于形式。有的中职学校虽然有财会规章制度,但仅是流于形式,未得到切实的贯彻执行。

内部控制制度不健全。一些学校内部控制制度不健全,缺乏对学校风险管理及风险预警机制的建设。对内部控制的法律、法规约束缺乏导致了内部控制意识淡薄、没有建立整套的评判考核制度,奖惩制度也没有制度化、责任不明确、奖惩不配套。具体表现为学校重教学、轻内部管理,甚至把会计内部控制看成仅仅是财务管理部门的事,而没有放在整个学校管理的策略高度来考虑,重视不够,因而不重视内部会计控制制度的组织建设、人员配备和经费投入。

内部控制规范和执行缺乏有效的监督机制。部分中职学校内控制度只注重制度的表面建设,程序和制度只是摆设,没有人认真地去执行、考核、检查,以及如何执行、及时报告制度执行的状况及监督执行情况等。内部会计控制的监督体制也不健全,各职能部门、各个岗位之间缺乏必要的协调与监督,使得内部控制失去了应有的作用,造成制度执行不力,处罚不严,使学校内部控制被明显弱化,内部控制形同虚设,控制活动未实际发挥其作用,效果往往很差,最终不能确保内控制度落到实处。

内控制度的财务人员业务素质较低。由于部份中职学校财务人员业务素质较低,会计基础比较薄弱。具体表现为岗位责任制不明确,财务管理制度不健全,财务档案保管不善,原始票据审核不规范,各类明细核算不清晰等。部份中职学校财务人员面对不正之风也不敢坚持原则,怕得罪人和受到打击报复,奉行多一事不如少一事的处事原则,从而导致某些会计信息失真,反映的经济活动不真实。

二、中职学校内部控制原则

合法性原则。内部会计控制应当符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本规范,以及本中职学校的实际情况。合法性原则,是一个单位建立内部会计控制制度的前提条件。任何一个中阵学校建立内部会计控制制度,都必须把国家的法律和政策体现在内部控制制度中,都不能违反国家的法律法规和政策规定。

制衡性原则。部控制应当在治理结构、机构设置及权责分配、业务流程等方面形成相互制约、相互监督,同时兼顾运营效率。内部控制的核心思想是权力平衡,制约对象是权力,权力分配合理。如中职学校内部会计控制应当保证内部涉及会计工作机构、岗位的合理设置及其职责权限的合理划分,坚持不相容职务相互分离,确保不同机构和岗位之间的权责分明,相互制约,相互监督。

三、建立与完善内部会计控制体系

建立与完善内部会计控制体系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入手:建立学校治理控制机制。学校应当明确岗位职责,提高各行政部门的办事效率,将教职工的积极性作为重点建设。完善校长责任制,为其提供激励机制和约束机制,将其的压力转化为动力。各组织机构的职责权限必须得到授权,坚持不相容职务相互分离,确保不同机构和岗位之间的权责分明,相互制约,相互监督。通过职务分离不但能提高作业效率,而且也使内部会计控制得到实施,有效保证会计信息真实完整。

建立绩效考核体系。为配合财务控制和有关政策的实施,有必要建立一套与此相适应的绩效考核体系。一套行之有效的绩效考核体系是学校内部控制顺利开展的重要保证。全员绩效考核体系是一种切实有效的激励约束机制。可以调动管理者的工作热情,又可以利用法律、制度等方式约束其利益行为。全面绩效考核必须保证有效性和可靠性,建立时应注意尽量完善和使用量化指标,把握好绩效评价的频率,对绩效考核的结果进行及时反馈并加以应用。绩效考核体系是保证财务控制有效进行的重要手段。针对管理过程中的控制目标或特定的战略目标,将它们量化成为业务部门的绩效考核目标。

建立内部审计机构体系。中职学校应设置内部审计机构,分派专职人员从事审计工作,直接受校长领导,以保证其在行使职权时不受其他方面的影响。内部审计机构是强化内部控制制度的一项措施,其职责应不仅包括审核会计账目,还包括稽查、建立相对独立的控制效果评价机构,评价内部控制制度是否完善和学校内各组织机构执行职能的效率,用内部审计的方法降低审计风险,提高审计效率,堵塞漏洞,消除隐患,防止并及时发现和纠正各种欺诈舞弊行为,保护财产完整;规范学校会计行为,提高会计信息质量,从而保证学校内部控制制度更加完善。

总之,随着中职学校规模的不断扩大,内部会计控制的作用越来越明显。一个学校要想保持健康有序的发展,堵塞漏洞、消除隐患,防止并及时发现、纠正错误及舞弊行为,保护学校资产的安全、完整,就必须建立一套科学、可行的内部会计控制制度,从中职学校的实际情况看,建立符合其特色的内部控制制度体系,对保护学校财产的安全,提高会计信息的准确性,强化学校教学管理,学校办学经济效益,具有深刻的现实意义,关键是应将制定的制度付诸实施,并在实施过程中不断予以提高和完善。

参考文献:

[1]陆平.浅析高校内部会计控制制度[J].科技经济市场,2011,(11).

[2]马丽娟.浅析行政事业单位内部会计控制制度建设[J].行政事业资产与财务,2012,(8).

[3]高伟.试论企业内部会计控制制度应如何完善[J].中国商界,2012,(2).

上一篇:我国政务微博运行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下一篇:“订单式培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