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院校“形势与政策”课教学探究

时间:2022-08-28 05:59:34

艺术院校“形势与政策”课教学探究

摘要:以艺术类高职院校为对象,初步分析艺术院校开设“形势与政策”课的重要意义,以及艺术院校学生的个性特点,以此为基础,探索艺术院校开设“形势与政策”课的教学设想与思考,期望能对艺术类高职院校的人才培养实践提供有益的启示。

关键词:艺术院校;“形势与政策”;教学

作者简介:汤卫华,上海工艺美术职业学院讲师。

中图分类号:G71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1-7518(2008)06-0038-02

一、开设“形势与政策”课的重要意义

大学生的精神面貌和人生价值取向,直接影响着国家的未来,《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加强高等学校学生形势与政策教育的通知》指出:“要根据新世纪新阶段面临的新情况新问题,加强形势与政策教育教学的针对性。”

1.是正确应对国内外形势发展的基本平台。“形势与教育”课程是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对大学生进行形势政策教育的主要渠道。作为我国教育体系的一个重要类型,作为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高等职业教育肩负着培养高素质技能型专门人才的使命。面对国内外形势的急剧变化,高职院校必须要加强对学生思想政治的教育。形势与政策教育是我们党总结历史经验、应对当前国际国内形势发展、培养21世纪高素质人才提出的重要举措,因此,它也是我国高职院校,包括艺术类高职院校强化人才培养适切性,积极应对国内外形势发展的基本平台。

2.是有效培养高素质人才的价值起点。艺术类高职院校的培养目标是我国艺术类行业的高素质人才,由于艺术的开放性和融合性,很容易使学生在价值取向上出现模糊和偏差,而“形势与政策”课则正迎合了这一问题,从价值观、世界观、国际国内政策发展形势等多个方面进行有针对性的引导和规正,使艺术院校的学生逐步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价值判断标准。

3.是培养学生科学的分析与判断能力的教育手段。开设“形势与政策”课程并非仅是让学生关注热点问题,了解当前国内外形势与政策的变化,更重要的是帮助学生掌握正确分析形势的立场、观点和方法。与其他教育类型相比,职业院校学生的分析力与判断力等基本素质相对偏弱一点,艺术类职业院校的学生由于专业性质和思维方式的不同而容易在分析、判断、立场上出现歧义。通过“形势与政策”课教育,可以使他们形成对形势与政策的敏锐的洞察力和深刻的理解力,培养超前把握形势与政策的意识,把握分析与判断形势的正确方法。有利于学生构建知识结构体系、拓展视野、不断提升自身综合素质,有效促进人生发展目标的实现。

二、艺术院校开设“形势与政策”课的教学设想与思考

(一)思想认识上,树立人文性和成就性的基本理念

在艺术类院校,包括在整个教育体系内,形势与政策课一般只被看作辅助课程,有些院校甚至只是走走形式而已。但是,基于形势与政策课对学生的价值观和个性形成具有重要的意义,因此,首先必须在思想认识上形成稳定的核心价值体系,树立以人为本的发展理念,为学生的全面成长担当责任,为成就学生的美好未来努力。我们应该始终坚持形势与政策课在艺术类院校的重要地位,这对学生道德修养的形成和价值观的确立,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如不及时把握,就很有可能使人才培养陷于功利,人才素质无法有效保证。

(二)师资队伍建设上,遵循专业性和稳定性的根本原则

目前,在形势与政策课的师资队伍建设上,存在人员结构不尽合理、师资素质与课程要求也不相匹配,有些院校仅是让一些基础课或专业课的老师进行辅、业余性的带教,或者干脆由辅导员、班主任以班会课的形式带过。因此,形势与政策课的师资队伍建设在专业性与稳定性方面急需予以完善。

1.专业性。形势与政策课的教师要有较高的理论修养和专业素质,要有敏锐的政治“嗅觉”和科学的判断力、要有开拓的思路和宽阔的视野。同时,教师还必须具有较强的教学水平和组织能力,以保证形势与政策课取得实效。针对艺术院校的特征,教师要加强艺术审美的修养和艺术化教学手法的研究,把枯燥的形势与政策课以生动形象、轻松活泼的形式展示给学生。

2.稳定性。要建设一支素质优秀、结构合理、人员稳定的形势与政策课程师资队伍,配备高素质的专职教师负责形势与政策课的教学和研究工作,形成一支以专职教师为骨干,以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队伍为主体,专兼相结合的教师队伍。平时,要加强教师培训工作,除常规性的培训外,可以有计划地安排形势与政策课教师进行国内外考察,使教师不断开阔眼界,丰富教学素材。此外,还要在人员编制的归属、职称评定、工作量计算等方面给予应有的关心。通过多项稳定措施,加强“形势与政策”课师资队伍建设。

(三)教学内容上,把握时效性和艺术性的关键特征

形势与政策课的教学内容必须遵循政策性、时效性、针对性等一些基本原则。教学内容应紧贴国内外政治形势、政策法规的现状与发展趋势,可列举一些时事性的大事或社会热点的事例,实施有针对性的教学。还应针对艺术类学生的特点和艺术院校的就业形势等开展教学活动。教学内容也可以通过展示艺术作品的方式体现出来,如将作品“搬”上“讲台”,让学生去品味和领悟艺术作品创作背景、创意主题、艺术风格,从中获取教益。当前,艺术类专业的学生就业形势十分严峻,学生“一窝蜂”进入艺术领域学习,但实际上就业岗位却十分有限,即便开设自己的公司或工作室,难度也大。因此,在形势与政策课程中,必须要对当前的艺术类院校就业形势进行明确的分析与警醒。此外,在教材的选择上,不必拘泥于形式化的限定教材,可搜索一些时事性资料、图片、音像等,自编成适宜于艺术院校学生的教材。

(四)教学方法上,强调自由性和生活化的实践形式

对于艺术类院校的学生而言,符合时代特点、紧跟时代潮流也是艺术创作与演绎的源泉,形势与政策教育更是让学生面对现实、对当前国内外的时事、政治、政策的变化进行正确认识的矫正过程。

1.强化教学形式的自由性。形势与政策课的性质决定了学校应当采取灵活多样的教学方式,包括课堂式教授、活动式学习和实践性体验等。可采取课堂讲授、主题报告会、专题讲座或参观学习等方式,如采用专题讨论和实践教育教学等,这种较为宽松和自由的教学形式,更能激发学生的灵感和想象空间。更贴近艺术院校学生的个性需求和心理特点,实效可能更容易体现。

2.注重生活化的实践学习方法。实用主义道德教育哲学家杜威认为,道德是人创造出来的,是主体在与周围环境相互作用的过程中为适应环境的变化“人为”的一种东西。作为形势与政策课,实质也是学生道德品质、价值判断逐步提升的过程。通过让艺术院校的学生“走进生活”,比如,让学生参观一些有现实意义的展览会等,或让学生亲身参与一些主题活动,体验国内外形势的发展和社会的多元动态。在活动过程中,要强调学生与周围环境的相互作用,让学生在各种环境中适应并形成主体意识和判断方法,帮助他们在与环境及各种人际关系的互动过程中,克服一些突发的和即定的困难,从中接受锻炼,促进成长。

(五)教学管理上,注重运用制度化和人性化的调节手段

对形势与政策课的教学管理,要以规范化和制度化为重点,注重体制与机制的健全和系统性工程的构建。

1.合理确定教学制度。由于艺术类院校的专业教学为时间相当集中的单元制形式,且学生个性较为鲜明,因此,按部就班的教学制度缺乏协调性,建议“形势与政策”课的课时安排,可采用“总量控制,时间自定”的方式确定。即可以确定每学期安排16个学时,但无需分解固定在每一个星期,可根据时事热点、形势新化等实际,作适时安排,只需保证总量即可。在学分确定上,本科四年期间的学习,计3个学分,专科期间的学习,计2个学分。

2.有效实施资源管理。结合本地本校学生关注的热点问题和思想特点,结合艺术类院校学生的个性特点,编写教学参考资料,如讲义型教材、微型教材等,可以采用出版校本期刊的方法,如每月出版一期。根据艺术类院校学生的特点,建立独特的艺术类院校形势与政策教学资源库,提供内容丰富、针对性和时效性强的教学资料,并且常编常新。

3.积极强化人性化考核。在考核制度上,可采用人性化且实效性的考评手段,并逐步健全考核评估体系。可实行学年考核制,每学年考核一次,总成绩为各学年考核之和。考核工作由学校教务部门统一安排,比如,由教务部门统一命题、统一出试卷,考核内容为在所列题目中选做几题。考题要充分考虑学生特点和教学需求,与当前国内外形势密切相关,主要考核学生对国内外形势的认识和对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理解,并充分给予学生发表意见的空间,有助于学生认识国情、提高分析问题的能力。考核方法要灵活,可采用开卷考试、写论文等形式。基于艺术院校学生的特殊性,还可以采用自由度相对较高的“活动式”、“项目式”考核方法,比如,通过完成一个时事性的项目的调研,或是组织一次活动,在实践活动中对学生的表现进行考评。

参考文献

[1]陈潮光.高校“形势与政策”教育教学长效机制探究[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07年第5期.

[2]“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中发[2004]16号.

[3]“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加强高等学校学生形势与政策教育的通知”.教社政[2004]13号.

上一篇:高职电子类专业技能训练的现状调查 下一篇:职业院校从管理到经营的几点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