依托现代信息技术,打造初中科学高效实验课堂

时间:2022-08-28 05:45:39

依托现代信息技术,打造初中科学高效实验课堂

【摘 要】科学实验是初中科学教学的重要途径,具有非常大的教学价值。在现代信息基础飞速发展的情况下,深入分析初中科学传统实验教学问题现状,并从创设逼真有趣的教学情景,增强科学实验的可视效果,丰富科学实验教学载体等方面思考初中科学高效实验课堂的有效建构。

【关键词】初中科学实验;信息技术;高效课堂

初中科学课程内容丰富,涉及了物理、化学、生物等学科知识,而这些知识一般都是以实验的形式出现的,或者必须要通过实验才能掌握其中的原理和现象。可以说,实验是初中科学教学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然而,目前实验教学受到时空、实验条件与教学方式等问题的制约,陷入低效的困境之中。现代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可以弥补传统实验教学缺陷,有利于建构初中科学实验高效课堂。

一、初中科学传统实验教学问题现状

(一)过程性问题多

实验一般分为前期准备、过程演示和实验结果等部分组成,在传统课堂上,实验的开展呈现的主要是前期准备情况和实验结果,过程演示环节比较薄弱,很多化学反应、物理现象是瞬间完成的,很难完整、详细的呈现出来。这样,实验过程就失去的应有的价值和意义,很多教师会放慢实验步骤,引导学生仔细观察,但是却也无法回避实验过程的问题。

(二)教学手段单一

传统科学实验课堂上,实验过程主要是教师演示,由学生观看,并且主要借助一些简单的实验仪器,让学生观察实验所用的器具,这种实验教学往往比较生硬,与其说是实验,不如说是实验器具展示课,基本上都是采取填鸭式教学,学生的主动性不强,缺乏参与意识。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多媒体手段已经广泛应用于课堂,但是在实验课上却依然采取单一的实物演示、学生被动观看的方式,使得教学手段单一的局面依然存在。

二、利用信息技术建构初中科学高效实验课堂

(一)创设逼真有趣的教学情景

教学是需要一定情景的,学生置身知识具体应用现象之中,才能更好的感受到实验的无限乐趣,也才能快速的进入到实验状态之中。在初中科学课堂上,很多实验是可以具体实践的,但还有一些实验是较难在课堂上完成的,很多科学现象学生也无法直接观察,所以很难用传统实验器具体呈现,而利用视频材料播放,可以让学生置身其中,产生身临其境的美妙感受。如物质微粒结构、宇宙、星球的运动,船通过船闸的航行过程,静电的应用与防护等,可以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展示,让学生对知识有初步的了解,这样不但能够开拓视野,而且也激发了学生的参与兴趣,使得很多无法在课堂上做出来的实验,能够通过逼真的情景再现。在科学实验中,教师也可以在实验开展之前,利用多媒体播放实验背景与应用情况,然后再引入具体实验,这样学生便会在具体情景之中,充分激发出学习兴趣和求知欲望,让实验更加轻松有效,学生也会更加重视。

(二)增强科学实验的可视效果

在初中科学教学中,实验演示主要是让学生观察到具体的实验步骤、过程中产生的现象、最后导致的结果等情况,可见实验演示是必须直观呈现在学生面前的,这样才能让学生带着思考,通过观察来进行分析,从而掌握实验现象背后的知识。传统实验的可视性较弱,一般实验条件简陋,教师实验过程不是每一名学生都能够清晰的观察到的,也就因为实验演示可见度低,影响科学教学质量。而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则能够有效避免这种不利情况的出现。如可用实物投影仪、视频实验播放的形式,让实验现象能够更清晰和细致的呈现。

例如,在讲授《电生磁》教学内容时,奥斯特实验、直线电流磁场及通电螺线管磁场的分布规律实验演示,实验缺乏清晰的可视效果,坐在前面的学生无法看清楚,后面的学生更无法观看,而且教师也无法拿给每一名学生看,这是条件不允许的,那么学生们实验学习效果就会大打折扣,实验也就失去了原有的作用。而借助视频录制的方式,在多媒体屏幕上播放,或者是用实物投影试验台同步呈现,那么实验就会清晰的展现在学生面前,教师的实验讲解也更加细致深入,会收到良好的实验教学效果。

(三)丰富科学实验教学的载体

教学实践证明,对于初中科学实验来说,现代信息技术可以打破传统实验课堂教学模式单一的不利局面,促使学生能够借助声音、图像等信息技术因素,可以弥补传统实验无趣的弊病,而且传统实验无法对那些微观的、空间的、地域的、假设的内容进行模拟,而用教学挂图方式呈现也不尽人意,具体的形象感较差,而这些问题都可以借助信息技术解决。在现代信息技术的支持下,可以让实验能够以更加生动多彩的方式呈现,也能够将实验步骤更加细腻的演示,现代信息技术能够整合网络资源,利用动态呈现的方式展示实验过程,让实验中关于大小、时空、速度方面的变换更好的呈现,揭示事物现象的本质和发展变化。

总之,在现代信息技术背景下,初中科学应与丰富多样的信息技术相结合,这样才能激发学生参与兴趣,使得原本复杂的实验问题简单化,动静结合的在屏幕上展示其过程、工作原理,促使学生能够打破时空限制,从而培养更强的创新意识,更好地树立学习科学知识信心。

参考文献:

[1]窦晓君.初中科学体验式实验的实践探索[J].宁波教育学院学报,2015(1)

[2]周建秋.初中科学实验教学“三化”策略例析[J].现代中小学教育,2015(12)

上一篇:浅谈如何营造快乐的初中物理课堂 下一篇:基于NMAP的电力公司网络漏洞管理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