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情境式教学手段在《经济数学》教学中的运用与创新

时间:2022-08-28 03:03:19

问题情境式教学手段在《经济数学》教学中的运用与创新

【摘 要】问题情境式教学手段是经济数学创新教学的重要方法,具有较强的理论依据。设计时应遵循适宜性、过程性等原则。本文在重点探讨了数学问题情境设计的一般途径和方法,旨在促进师生互动,提高教学效果。

【关键词】问题情境;经济数学;认知结构

经济数学作为大学经济管理类学生的基础课程,一直以来让许多学生感到非常困惑。他们对经济数学中的一些基本定义、基本定理缺乏感性的认识,认为数学概念很抽象,很难理解。因此,教师应根据教学目的、学生的认识规律和知识的内在联系,创设一种教学中的问题情境,以激起学生积极主动的思维活动,引导带着问题、快乐地学习,融会贯通地掌握知识、形成能力。问题情境作为“意义建构”的必要前提,是数学教学设计的重要内容之一。如何创设良好的认知情境,减少知识学习与任务解决之间的落差,解决数学材料的抽象性与学生思维发展形象性之间的矛盾,使学生变被动接受为主动探讨,成为教学中的一个重要问题。

一、经济数学中“问题情境”设计的理论依据

(一)问题情境式教学有利于补充和完善学生的认知结构

学习者通过主动、广泛、深入地利用自己原有的认知经验,来理解分析当前的问题情境。当所面临的问题与学习者原有知识经验有一定距离时,常迫使学习者去了解多方面的相关知识,并综合起来进行逻辑推理和转化,以形成解决当前问题的一般思路。其结果可能充实了认知结构,也可能是对其进行相关调整、重构,同时在对问题情境的深入思考中,新旧经验间的相互作用得以充分有序地进行。

(二)问题情境式教学有利于调动学生进行积极能动的思维

一般教师创设的问题情境是有层次 、有结构的系统 ,教学开始阶段的问题情境是基本 的,贯穿于整个教学过程的情境能引起学生对关键内容的认识需要 ,随后一系列具体的问题情境是为继续揭示问题情境服务的。这些局部的、辅问题情境可引导学生对认识内容主题的不断揭示和刻画,让学生一步一步接受知识、训练能力、体验情感 ,营造出思维活动的最大空间。另一方面,通过创设有效的问题情境,可以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产生学习的内在动力,随着认识结果的加强,动机、情感、态度也得到了发展。

(三)问题情境式教学有利于促进学生数学知识的广泛迁移

学习者问题解决的过程,是运用知识结构来解决情境中问题的一个思维过程。这一过程可以帮助学习者深化对知识的理解,使新、旧知识经验有了更为丰富的联系, 能够凭借自己的发散思维,将所学的知识进行迁移和拓广,建构了更具整合性、更为灵活的知识结构,真正实现有意义的学习。

二、在经济数学中进行问题情境式教学设计应遵循的原则

在经济数学中,进行问题情境式教学要想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关键在于创设良好的问题情境。而要创设良好的问题情境,应注意遵循以下几个原则:

(一)适宜性原则:目的明确,即提出的问题要紧紧围绕当前教学任务,使学生的注意力集中在教学任务上,难度适宜,提出学生力所能及但又富于挑战性的问题;反映本质,即问题要提到点子上,反映所学新知识的本质特征。否则,问题不但不能引导学生思维指向教学任务,还可能干扰学生思路。

(二)过程性原则:充分运用直观形象化的感性材料来创设问题,适时地加以启发,引导学生通过主动探 索揭示知识的发生、发展过程,使学生清楚地掌握知识的思维过程。

(三)结构性原则:问题情境的构建及其所指示的知识应具有内在的逻辑结构。问题应按数学知识的发生、发展过程,以相应的数学思想方法为主线,组成一个循序渐进的、具有内在联系的问题体系。第一个问题是基本的、贯穿手整个教学过程,能引起学生对掌握新知识的迫切需要,随后的一系列问题都要为继续揭示新知识的本质而服务。

(四)延伸性原则:创设的问题情境,既要构建当前教学应当解决的问题,完成课程内容的学习和掌握,又要蕴涵着与当前问题有关,需运用新知识甚至是其它相关学科知识,能激发学生自己去思考、去探求的问题。

三、数学问题情境设计的一般途径和方法

问题情境可用文字语言、符号语言以及图像语言来表示。以符号语言表达的情境,具有可操作性;以字语言表达的情境,能使人产生一种“身临其境”的真实感;以图像语言表达的情境则具有直观性和生动性。在课堂教学中,一般采用以下这些方法来创设问题情境:

(一)通过数学知识的实际应用设计问题情境

数学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是数学的一个重要侧面。对于大学生来说,由于他们的专业将和社会实践紧密相连,这使得加强他们的数学应用能力极其必要。为此,在我们的数学教学中就应该有意识地为学生创设数学应用的情境着意培养,以使学生的应用意识和能力在实践中不断得到提高。

(二)通过利用学生已有的知识结构创设问题情境

引导学生通过比较分析,发现知识之间的相互区别与联系,产生问题情境。

利用新旧知识间的联系创设数学课堂问题情境。各种新知识是旧知识横向或纵向延伸的产物,由于数学学科知识的逻辑性强,因此前后知识间的联系相对而言更为密切。

(三)通过设疑法来创设问题情境

心理学研究表明,经过自己探索概括的知识,才能真正纳入自己已有的认知结构中,才能获得深刻的理解。因此,在教学中可通过设疑法来创设教学情境 ,积极引导学生通过自己的观察、猜想、归纳,在发现、创造中掌握知识,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直观演示创设问题情境

提供感性材料,创设问题情境。这是在概念教学中常采用的一种方法。

通过具体的实验,创设问题情境。教师可通过实验提供研究素材,教师从中让学生通过自己的观察、实验、作图、运算等活动激发思维活动,然后通过严格的论证以证实新知识。

用网络课件创设教学情境。利用多媒体网络创设教学情境,可以给学生带来全新的学习环境和认知方式,以利于对知识的主动建构,同时实现校园网络教学资源的共享。

(五)用讲述数学史中的经典问题等方法来创设趣味问题情境

通过数学史的介绍,让学生正确、全面地了解知识的产生过程,弄清知识的来龙去脉,了解一些国内外著名数学家探索数学问题的艰辛历程和所取得的辉煌的成就,能对学生进行科学精神的熏陶,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更透彻地了解概念、结论的涵义和证明。

(六)用数学问题来创设教学情境

问题是指一个人在有目的追求而尚未找到适当手段时所感到的心理困境。因而,问题的存在与否依赖于人已有的认知能力。教学中,同一数学问题可作为多个知识点的素材,应具备诱导性、启发性和探索性。而在同一个知识点也可以创设出多个不 同的问题情境,在此过程中,通过给学生呈现刺激性的数学材料信息,引起他们的认知冲突,诱发质疑猜想,从中发现、分析和解决问题。

(七)通过问题解决来创设教学情境

认知心理学从信息加工观点出发,将问题解决过程看作是对问题空间的搜索过程。根据这一观点,教师便可把解决教材中的问题以及它的变式作为数学课堂问题情境创设的切入点。这样做,不仅会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且会使学生活学活用。

参考文献:

[1]白水周.谈谈高等数学课堂教学中问题情境的设计[J].开封大学学报,2000,14(4):65-69.

[2]房宏.论高等数学教学情境创设的艺术[J].天津农学院学报,2003,1:47-49.

作者简介:李娜(1979—),女,河北石家庄人,硕士,讲师,西安外事学院商学院教师,研究方向:拓扑学。

上一篇:文化传媒公司社会绩效研究 下一篇:苏北招商引资项目对农村社区发展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