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基辅的餐桌上

时间:2022-08-28 11:18:56

在基辅的餐桌上

这个国家历过太多伤痛,它们如同轰然崩塌的冰山,化作雪水融进第聂伯河日夜奔腾的疾流中。曾经由弗拉基米尔和雅罗斯拉夫父子俩创造的如同冰山一样雄伟的基辅罗斯,版图和文化覆盖了今天的基辅、白俄罗斯的一部分和东边的莫斯科,“本有可能成为”庞大的帝国,如今在世人眼中却只留下一些庸俗的表象。在基辅的餐桌上,细嚼慢咽,倒是还能隐约捕捉到这个国家特有的滋味。 红菜汤的执念

外国人来到乌克兰,如果能在赞美当地美女的同时,“顺带”赞美一下这里的美食,那就已经“足够公正”了。曾经在不同时期到达这片土地的北欧人、波兰人、蒙古人以及俄罗斯人都是这么做的。对今天的乌克兰人来说,餐桌上各种不同风味的“跨界”,是这些击败了哥萨克骑兵的外来者对基辅唯一的贡献,而这种贡献,多数情况下还是基于乌克兰本身极其优良的农业资源。 在开始乌克兰美食体验之前,一杯迎宾酒是不可缺少的。

乌克兰国旗由蓝黄两色构成,上方的蓝色代表天空,下方的黄色代表麦田。乌克兰肥沃的土地盛产优质小麦,使得主妇们即使在严冬也不必担心家里面包的余量,从而在拮据的收入中留出购买貂皮大衣的预算。面包之外,一锅温热美味的罗宋汤,就足以填饱家人的胃口了。

罗宋汤起源于乌克兰,后来流行于东欧和中欧地区,它的中文译名据称是音译自“Russian Soup”,在乌克兰则被直接称为“红菜汤”,一方面缘于乌克兰人对俄罗斯本能的嫌恶,另一方面,这道菜的主料确实是自成红色的乌克兰甜菜。相比俄罗斯的版本,传统的乌克兰罗宋汤会额外多加土豆和猪油,淀粉和油脂更有助于人们度过干燥寒冷的冬天。基辅人家制作的“妈妈牌”罗宋汤,通常使用厨房里随手可得的食材,各家有各家的特色。

乌克兰裔作家玛琳娜・柳薇卡在她的小说《乌克兰拖拉机简史》中描述了这道家庭靓汤的煮制秘诀:“母亲可口靓汤的秘诀在于很多的盐、一大块黄油,以及从园子里采摘来的新鲜蔬菜、大蒜和香草……在炖汤时,她会往汤里放几茶匙halushki(一种用生鸡蛋和粗麦粉调制的面糊,加入盐和香草打紧),面糊被制作成松松的团子,入口即碎。”而俄罗斯版的罗宋汤中是永远不会加入面粉的。

在基辅,凡是提供乌克兰本土风味食物的餐厅中都有罗宋汤,就像中餐馆里必不可少的西红柿炒鸡蛋一样。在独立广场的Ostannya Barykada餐厅就可以品尝到十分正宗的牛肉罗宋汤。 不挑食的基辅人

推开Ostannya Barykada餐厅隐藏在墙壁浮雕中的神秘大门,映入眼帘的是以乌克兰“栗子花革命”(又称“橙色革命”,指2004―2005年因总统在大选中贪污、舞弊而导致的全国性抗议运动,以橙色作为标志色)为主题的装饰品,皮质餐垫和钢制刀叉渲染着斗争和抗议的气息。二楼有一截残破的旧城墙,被玻璃围幕定格在历史中。

这家餐厅的罗宋汤是我在基辅吃到的滋味最浓郁的,搭配罗宋汤的明星菜品是基辅炸鸡肉包和“烟熏水耗子”。水耗子是乌克兰特产的一种肉食鼠,肉质香嫩,纤维感十足,是伏特加的最佳配菜,在基辅的餐厅中十分常见。 古老的街道依山坡而起伏,看得到著名的独立广场雕像。

事实上,基辅人日常下酒的菜肴远没有这么奢侈,有一份俄式沙拉(鉴于与俄罗斯的微妙关系,在当地,这种由豆子、土豆、胡萝卜、黄瓜和肉粒组成的沙拉被称为“法式沙拉”)就足够喝下半瓶伏特加了。在第聂伯河畔的船上餐厅“小村庄”就可以吃到这种美味的沙拉。

乌克兰人从不挑食,除了以水耗子入菜,还善用禽畜的下水做成难得的佳肴。“小村庄”餐厅里的经典前菜,是鸡肝酱配黑麦面包,极香的鸡肝切碎成酱,配以细香葱、酸黄瓜和橄榄油,均匀涂抹在经过烘烤的酥脆面包片上,这也是基辅普通家庭惯常的吃法。

安德烈斜坡是一条古老的文化街,位于基辅古城上城与下城交接处,在下城区的传统餐厅Kanapa也可以吃到搭配面包片的鸡肝酱,口味与“小村庄”略有不同,更加细腻、松软。

安德烈斜坡因拥有圣安德烈教堂而得名,曾是基辅罗斯时代手工业产品的交易场所,修复后的景象与250年前没有什么差别。杂乱的周末市场是这里的一大卖点――不要抱有太高期待,大部分商品制作粗糙,不过是随处可见的旅游纪念品。

圣安德烈教堂1767年建成,由意大利裔建筑师拉斯特利设计,以圣彼得堡的冬宫为参照。教堂脚下有一座乌克兰大诗人舍甫琴科(1814―1861)的石像,覆盖着积雪。舍甫琴科是乌克兰现代文学的奠基人,如今更被视为整个国家的象征,这座雕像表现的是一位垂暮的老人,发须蓬乱,身体弯曲,却带有一种坚毅的力量,好像在反复吟诵着诗作《遗嘱》的结尾:“愿大家不要把我遗忘,常用亲切温暖的话语将我回想。” 饺子馅中的历史作料

舍甫琴科的诞生,比圣安德烈教堂的建成晚了大约半个世纪。当年,哈布斯堡帝国代替波兰统治西乌克兰,东乌克兰则在俄罗斯帝国“去乌克兰化”的政策中痛不欲生,俄罗斯企图榨干乌克兰,将其变成一摊“文化的死水”。舍甫琴科因为发表反俄作品被判充军,最终客死圣彼得堡。与此同时,一些出身乌克兰、用俄语写作的作家,例如果戈理(1809―1852),尽管作品中有大量乌克兰元素,仍然在俄罗斯获得了成功。

果戈理的中篇小说《达拉斯布里巴》,讲述了波兰占据乌克兰时期一个征服与反抗、爱情与背叛的故事。16世纪,处于鼎盛期的波兰―立陶宛共和国将乌克兰纳入统治范围,之后100年,被驱逐至第聂伯河下游的乌克兰哥萨克人开始了外族的战斗。在前后超过400年的对乌克兰的占据过程中,波兰人始终试图向这块土地灌输他们的文化规则,也带来了属于波罗的海沿岸的丰富美食,其中最有代表性的就是饺子。

世界各地有着各式各样的“饺子”,其中,与中国的饺子最为相似的,就是波兰(乌克兰)饺子――当然,仅仅是形似而已。名为Vareniki的乌克兰饺子,延续了波兰饺子的内在精华,以土豆泥、奶酪、面包屑、牛肉和洋葱作为饺子馅儿的主要材料,同时,苹果、蓝莓、葡萄干等各种水果或干果也被乌克兰人包进面皮里,其中最受欢迎的是“樱桃馅”。

达拉斯布里巴餐厅距离独立广场不远,墙壁和餐桌以果戈理小说《达拉斯布里巴》中的元素作为装饰,桌布、餐具极具乌克兰传统风格,女服务员们头戴花环、身穿花布衫,笑靥也如花,为客人端上在乌克兰流行了数个世纪的炖牛肉和炸薯饼。主菜当然首选水果饺子,小巧精致的饺子蘸上香浓的酸奶,是主食,也是甜c,尽管外形再熟悉不过,内馅的口感却格外新奇。

Tips 签证

基辅机场Boryspil Airport有针对中国游客的便捷的落地签服务。 基辅参考行程

Day1: 基辅市区徒步:圣迈克尔广场、安德烈斜坡、圣索菲亚大教堂、基辅黄金之门、赫雷夏蒂克街、独立广场;

Day2:前往基辅以北110公里的切尔诺贝利隔离区;

Day3:参观基辅的沛克斯克拉修道院、“二战”博物馆、祖国母亲纪念碑;

Day4:参观基辅郊外乌克兰前总统维克托・亚努科维奇的豪华庄园、乌克兰民族服装展厅。 特别推荐

费尔蒙特大饭店(Fairmont Grand Hotel Kyi)

基辅五星级酒店中的翘楚,处处流露着欧洲新古典主义气息。城堡风格的内饰,宽大的阳台,流淌于侧的第聂伯河,都是无可替代的乌克兰式贵族生活体验。乘距离酒店一步之遥的缆车上山,山上是基辅历史文化最集中的区域,1990年列入《世界遗产名录》的圣索菲亚教堂就在那里。

“Ronin”的日本料理

基辅人从不挑食,在这里也能品尝到亚洲菜。“Ronin”(意为“日本浪人”)是基辅最具跨界意味的日餐馆,羊毛毡餐垫和木头桌子营造出冷静的“北海道风”,与烟火兴盛的铁板烧对撞出冬日里的热烈。看到壮硕的金发厨师操纵利刃制作寿司,有一种穿越时空的奇妙之感。

上一篇:幼儿园课程游戏化建设中的环境创设 下一篇:推行“小先生制”班级管理模式对促进学生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