黔东南州基本烟田土地整理建设模式

时间:2022-08-28 10:25:48

黔东南州基本烟田土地整理建设模式

摘要 介绍了基本烟田土地整理操作明细、工作流程及主要内容,阐述了基本烟田土地整理注意事项,并总结了相关经验与启示,以期为黔东南州基本烟田土地整理建设提供参考。

关键词 基本烟田;土地整理;操作明细;工作流程;注意事项;经验与启示;黔东南州

中图分类号 S572;F301.24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6)11-0340-02

贵州省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地处北纬27°“烟叶黄金地理带”,烤烟产量常年保持在2万t以上。为贯彻落实国家烟草专卖局(总公司)“工业反哺农业”战略决策,从2005年开始,在烟区开展以烟田基础设施建设为核心的现代烟草农业建设,截至目前全州已累计投入补贴资金约8亿元,建成了一大批烟水配套工程、密集烤房、育苗设施、机耕路、农业机械、土地整理等烟叶生产基础设施建设项目,为全州烤烟生产有效抵御自然灾害、实现可持续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极大地改善了烟区群众生产生活条件,受到广大群众和地方政府广泛赞誉。

随着现代烟草农业建设的深入推进,如何在山区丘陵地带开展田间机械化作业,稳定规模化种植和推进集约化经营,实现减工降本和提质增效,已成为烤烟生产可持续发展面临的瓶颈和必须解决的问题。基本烟田土地整理便成为当前及今后一段时间内烟田基础设施建设工作的重要内容。根据国家烟草专卖局现代烟草农业基本烟田建设原则,黔东南本着“规划先行、试点带动、有序推进、综合配套”的建设思路,归纳总结出“政府组织、烟草主导、村组实施、群众参与”的组织模式,坚持“彰显生态、适度规模、分类推进、确保实效”的工作要求,从时间安排、技术指导、整理标准和规范要求等方面涵盖了项目实施操作各个环节,为下一步推进土地整理工作提供了可复制和借鉴的经验与做法[1-2]。

1 基本烟田土地整理操作明细

基本烟田土地整理实施步骤、实施时间、实施内容等见表1。

2 基本烟田土地整理工作流程及主要内容

2.1 成立组织机构

县级人民政府成立由分管领导任组长,国土、烟草、农业、水利、林业、交通等部门为成员的基本烟田土地整理工作领导小组,负责统筹安排全县基本烟田土地整理工作;负责组织项目设计方案评审,负责对工程项目进行监督检查。乡镇成立由村委会、村民代表、国土部门技术人员、烟草部门监管人员共同组成的项目组,负责土地整理区域的具体实施、群众组织、权属划分和事务协调,确保土地整理工作有序开展[3-4]。

2.2 调查摸底

2.2.1 初步调查摸底。县烟草分公司按照土地整理项目选择的“八个优先”条件,通过座谈会、面对面调查等方式对乡镇政府、村委会、有代表性的群众和种烟农户,进行建设意向性调查摸底。

2.2.2 上报计划申请。根据调查摸底的意向性意见确定是否着手项目建设,同时根据基本烟田土地整理建设规划,上报年度实施计划申请。

2.2.3 市级现场勘测。市烟草公司组织有关人员,按照“八个优先”对各县上报项目计划进行现场勘测,根据项目实施的难易程度确定是否纳入建设范围。

2.2.4 下达年度计划。总体按照自下而上、再自上而下的程序进行。市烟草公司汇总各县烟草分公司上报项目计划,根据“先轻后重、先易后难”的原则和年度资金安排情况,向省局提出年度计划申请,待省局下达年度建设计划后安排分县年度建设计划。

2.2.5 县级上报备选项目点。各县烟草分公司上报备选项目点(立项报告),并附村民大会纪要和由全体受益村民签字认可的花名册。

2.2.6 完成立项批复。市烟草公司审核立项报告后,根据分县年度建设计划进行立项批复。

2.3 土地流转

2.3.1 召开村民大会。项目组负责组织召开实施区域内村组干部、受益村民动员大会,张榜公布土地整理项目建设内容,对土地整理中涉及农民切身利益的问题答疑解惑。

2.3.2 土地权属确定。由项目组组织村委会对土地整理区域内所有农户的土地进行逐块丈量,插签照相,绘制土地四界地形图,权属核查、登记造册、签字认可、张榜公示。

2.3.3 土地流转。按照土地权属不变,路渠等公益占地或新增耕地各户按比例同增同减和平等自愿的总体原则,制定整理后土地权属分配方案和设施管护制度;所有受益农户与土地流转中心签订土地流转合同。

2.4 规划设计

2.4.1 项目设计。由项目组或村委会按程序选择具有资质的设计单位。项目设计要区别于土地开发整治项目,以轻度整理为主,以适宜于机械化耕作为目的,同步进行机耕路、排洪沟渠设计。具体内容要求:国土部门负责向设计单位提供基础图纸;设计单位进行现场踏勘和测绘,根据整理技术要求,结合现场实际,充分考虑村民意愿进行田块归并设计,编制设计方案、工程概算,绘制原貌地形图、地块设计图等相关设计图纸。

2.4.2 县级评审。由县级国土部门组织专家对设计方案进行评审,烟草、乡镇、村委会、受益烟农代表全程参与评审过程。

2.4.3 市级审查。县级评审通过后,由县烟草分公司将评审意见及修改后的项目设计方案报送州烟草公司,州烟草公司组织相关人员对设计方案进行审查。

2.4.4 市级批复。对设计方案审查合格后,进行项目事前审计,根据审计结果进行项目建设批复。

2.5 整理实施

2.5.1 确定建设方式。由村委会根据具体情况,选择由村委会组织村民自建、合作社承建或者施工单位建设方式进行建设。

2.5.2 确定施工单位。如采取施工单位建设,村委会委托县烟草分公司通过招投标选择施工单位。可根据实施面积、工程量、施工难度、投资额、施工时间等因素划分标段,但禁止以划小标段等方式将项目肢解发包,同时在招标文件中说明。

2.5.3 项目施工管理。合理安排工期,在农作物生长间歇期间完成所有整理工作,以不影响农事操作为原则。严格按图施工,设计单位提交施工设计图,分块定点划线,明确每一田块范围、标高、设计坡度,按图施工;施工顺序,首先完成田块土地平整,预留机耕道位置,按设计要求规划沟渠,农机进出道口,随后施工;项目工程监管实行“双监督制”,既有监理中介机构人员监督,还有项目组选择的群众对施工质量、进度、资金进行监督;爆破、挖掘等作业由施工队负责,受益村民参与耕作层石块清理,排灌沟渠修砌,生产作业便道及农机进出道口修砌。

2.5.4 土地权属划分。工程竣工后,公示项目建设情况,完成土地权属认定,按照管护制度开展设施管理,流转中心对土地进行承包。

2.6 检查验收

工程竣工后,公示项目建设情况,完成土地权属认定和土地流转相关手续,具体包括以下几方面。

2.6.1 申请县级验收。项目组对项目建设全过程资料进行“一项一档”,归集整理施工组织管理痕迹资料,办理完成土地权证认定相关手续,公示项目建设情况,在完成综合档案资料、项目管理资料和项目监理资料的基础上,申请项目县级验收。

2.6.2 县级验收。分为现场验收和项目材料验收2个环节。现场验收时,必须100%逐一对所有项目建设内容进行核实;具体由县政府组织烟草、国土、农业等主管部门人员组成验收小组,邀请项目区村民或村民代表参与实地验收,验收结论上加盖项目组或村委会印章;现场核实整理面积,核实方案中整理内容数量;地块平整质量检查包括:耕面平整度、耕层厚度、耕层砾石含量、地块坡度;查验整理区域地块的有机质检测报告;根据整理内容,结合设计方案、工程监理及隐蔽工程记录、竣工图等相关资料对应核实田(土)坎修砌方量、挖填方量、排洪沟渠修筑工程量、农机进出道口、作业便道修砌工程量。项目材料验收按照《贵州省烟田土地整理项目验收办法(试行)》要求,从综合档案、项目管理和项目监理3个方面开展。

2.6.3 市级验收。由市烟草公司根据县级验收申请开展的验收,主要内容包括建设程序的规范性和档案资料的完整性,土地整理内容是否真实、整理质量是否合格,资金的拨付与使用是否符合行业规定。州级验收合格后,申请省级验收和迎接总公司抽查验收。投资200万~1 000万元项目抽查比例不得低于30%,投资1 000万元以上项目100%检查。

3 基本烟田土地整理注意事项

首先应根据土地整理建设要求,做好项目设计方案、工程质量监理报告、土壤肥力检测报告和国土部门要求的其他规范材料;项目实施过程中,建设程序要规范,严格实行招标、监理、审计制度,确保工程质量和资金安全。其次要注意突出土地整理目的、政府统筹功能、群众利益、综合系统配套、规范管理5个方面。一是突出土地整理目的,以土地平整和方便农机作业为主,合理选择项目,科学设计,精心施工;二是突出政府统筹功能,有效整合有关部门资金和人力资源,并通过项目组的方式全程参与建设;三是突出关注群众利益,项目实施前受益农户100%签字认可,除技术要求较高、专业设备和特殊操作外,尽可能吸纳受益农户进行有偿劳动参与建设过程,挑选懂技术、有威望的受益群众代表或村组负责人,对工程质量、进度和资金安全进行双重监督,确保整理质量;四是突出综合系统配套,在土地整理中紧密结合烟水配套工程、机耕路等进行综合配套设计和建设;五是突出项目规范管理,严格落实“四位一体”监督机制,严格建设标准,加强廉政管理和安全管理。最后土地整理完成后,通过种植绿肥、秸秆还田、农家肥堆制发酵、增施有机肥、翻犁炕冬、合理种植制度等措施进行土壤保护和培肥地力。

4 经验及启示

通过几年的探索实践,进一步增强了对烟田土地整理工作重要性的认识,理清了建设思路、建设方法和建设途径,收获了宝贵的经验。

4.1 努力解放思想,是开展土地整理的基本前提

面对当前烟叶生产中产业争地、成本上升、巩固烟区和设施管护四大难题,抢抓国家局产业扶贫政策和全省大力推进“三化”建设契机,及时调整烟叶基础设施建设工作思路,把重点转移到土地整理和田间机械化上,以基本烟田土地整理为抓手,推进全程机械化为载体,确立了以土地流转促进适度规模、适度规模推动集约经营、集约经营增加农民收入、农民增收保障产业稳定的发展思路,因地制宜地落实“一基四化”现代烟草农业目标。通过土地整理项目的实施,在提高土地利用率和机械化作业率、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环境的同时,进一步加快了土地流转进程,为规模化种植创造有利条件,对烟草产业持续稳定健康发展起着积极的推动作用。

4.2 关注群众利益,是决定土地整理成败的关键所在

烟田土地整理是一项政策性强、涉及面广、质量要求高的工作,也直接涉及烟农切身利益。在实施过程中始终将群众利益放在首位,切实做到“三个确保”。一是确保土地整理后质量要高。尽量不破坏土壤耕作层,能够实现当年整理、当年种烟、效益提升。二是确保整理后有效面积不减少。实施前必须落实好公共设施占地的处置方案,能够实现设施配套、面积不少、效益要好。三是确保整理后土地权属明晰。必须坚持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基本原则不改变,能够实现科学划分、权属到户、信息完整。通过这些措施,充分调动广大烟农参与土地整理的积极性,为推进工作的顺利开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4.3 持续发挥效益,是实施土地整理的最终目的

土地整理完毕后,要建立完善相关机制,持续发挥土地综合利用效益。一是强化管护。村委会和合作社要组织烟农共同制定管护办法,烟草部门全程参与,确保整理后的烟地及机耕路、排洪渠等完好无损,持久发挥效益。二是用养结合。做好用养保障措施的建立,通过有组织、有计划、持续改善土壤品质,进一步提高烟叶生产水平。三是示范引领。积极发挥区域示范带动作用,在土地整理区域合理安排机耕路、排洪渠、育苗、烘烤工场及附属设施,确保规模综合效应,成为现代烟草农业的示范区,引领烤烟产业发展。

5 参考文献

[1] 蒲元瀛,张光辉,仝景川,等.恩施州基本烟田土地整理建设模式研究与实践[J].中国烟草科学,2012(6):1-6.

[2] 周亦然,赵佳荣.县域基本烟田土地整理的主要约束及应对策略:以湖南宁乡县为例[J].作物研究,2015(增刊2):898-900.

[3] 舒田,童倩倩,王虎,等.基本烟田土地整理中的权属调整[J].贵州农业科学,2015(12):212-215.

[4] 邵维晓,孙艳萍,胡文强,等.基本烟田土地整理项目工程质量评定措施研究[J].云南农业,2015(2):63-64.

上一篇:浅谈柔道运动中的力量训练 下一篇:如何在语文教学中的实施素质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