巧用疑问生成课堂精彩

时间:2022-08-28 10:19:37

巧用疑问生成课堂精彩

【摘要】语文课堂是一个动态的生成过程,有着灵活性和不可预测性。倡导课堂教学的动态生成是新课程的重要理念,本文围绕如何生成动态课堂,就利用课堂疑问方面作了探讨。

【关键词】动态生成 课堂精彩 疑惑 质疑 争论

叶澜教授曾说:“课堂应是向未知方向挺进的旅程,随时都有可能发现意外的通道和美丽的图景,而不是一切都必须遵循固定线路而没有激情的行程。”课堂教学的全部魅力就在于充满悬念,正如看一部悬疑大片,你永远不知道下一刻会出现哪些情景。课堂中的疑问,正是教师动态生成的教学资源,这种资源是学生真实感受的抒发,更是一种稍纵即逝的教学财富。

一、疑惑中生成,引发精彩

古人云:不愤不启,不悱不发。学生的“愤悱”状态正是教师生成教学问题和情景之时,教师要善于抓住学生的疑惑有效生成启发式教学场景,引导学生探究,让学生获得知识的发展和智慧的提升。例如,在教学《社戏》这一课时,我抓住文章结尾的总结句“真的,一直到现在,我实在再没有吃到那夜似的好豆,――也不再看到那夜似的好戏了”,结合前面对社戏和吃豆场景的描写,向学生提出疑问:戏并不好看,豆并不好吃,可结尾为什么还要这样说呢?学生顿生疑惑,这正是课堂教学最好的生成,我让学生自由讨论交流。经过一番激烈地讨论,学生们明白了:那夜的戏看得让人“打起呵欠来”,忍不住要“破口喃喃的骂”,那夜的豆第二天吃来味道也很平常。而“我”之所以认为那戏好,并不在于戏本身有多好看,而在于看戏前后“我”所经历的种种人和事。“我”之所以认为那豆好,也并不在于罗汉豆本身有多好吃,而在于这豆是同伙伴们一起偷来吃的,这过程中泛出的童心和野趣,才使得普通的罗汉豆有了无比的美味,令我久久难以忘怀。这样一来,学生疑惑中清楚了“我”离开赵庄时留恋的到底是什么,令“我”久久怀念的不仅仅是罗汉豆,也不仅仅是社戏,从而更好地理解了文本所蕴含的深刻思想,感受了作者所要传达的情感。

二、质疑中生成,创造精彩

质疑既是学生主动求知、主动学习的生动体现,也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重要途径。教师要鼓励学生挑战文本,超越文本,让学生在不断的思维拓展中求得生成。这样才有利于学生创新思维的培养,使得我们的课堂因生成而精彩。如张岱《湖心亭看雪》,我在快要结束课堂时,一个学生突然举手问:“张岱去看雪是一个人吗?”对于学生的问题,我有些措手不及。我首先充分肯定了这位学生认真钻研、大胆质疑的求学精神,顺势请同学们帮忙解答。于是全班同学带着浓厚的兴趣立刻开始了深入地研读和热烈地讨论,发现课文开头说“独往湖心亭看雪”,而后来说“舟中人两三粒而已”,最后还以舟子的话作结。这看似矛盾,可仔细品读,发现在“人鸟声俱绝”的冰天雪地里,竟有人夜里出门,“独往湖心亭看雪”,这是一种何等迥绝流俗的孤怀雅兴!“独”字,与“独钓寒江雪”的“独”字互参,作者那种独抱冰雪之操守和孤高自赏的情调,不是溢于言外了吗?其所以要夜深独往,大约是既不欲人见,也不欲见人,这种孤寂的情怀中,不也蕴含着避世的幽愤吗?在他眼里,芸芸众生不可为伍,舟子不是他的知音,无法理解他来湖心亭的心情,他们虽然存在犹如不存在。一个“独”字,充分展示出了作者遗世独立的高洁情怀和不随波逐流的生活方式。一个质疑的问题,点燃了学生深入作者情感的火花,穿越了文本世界。

三、争论中生成,体验精彩

学生的思维异常丰富,对同一问题,常有这样那样的想法,我们的课堂也常因此“开战”。这时,教师应该鼓励学生大胆地说出自己的想法,这样既尊重了学生,又能让他们在辩论中掌握正确的知识。比如,在执教《背影》“望父买橘”片段时,一位同学大胆站起来说:“假如我是朱自清,看到父亲这样艰难地爬月台为我买橘子,我不会只在车上流泪,我一定要亲自去买橘子。”他的话顿时激起千层浪。一个女生反驳说:“要是朱自清去买橘子了,那我们还会读到《背影》这样脍炙人口、感人肺腑的作品吗?”“宁愿没有《背影》,也不能让父亲去买橘。”又有一生回应说。大家各抒己见,两种声音针锋相对。此时,老师灵机一动,布置晚上的作业,让学生回家查资料,明天举行辩论会――朱自清该不该自己去买橘子,要用道理和实例证明自己的观点。《背影》教学设计中并没有预设“辩论会”这一环节,老师及时抓住了争论生成点,组织学生下节课辩论,获得了情感的体验和价值观的提升。因此,教师在教学中,必须有意识地从学生的反馈和争论中发掘隐藏的文本资源,生成始料不及的新课程。

动态生成,并非主张教师和学生在课堂上随心所欲,任意而为。课堂教学动态生成一定要适时适当且高质高效。当课堂动态生成来临时,教师要有一个好的心态。学生陈述自己的观点,畅谈自己的想法,有时可能有些偏激,甚至有些叛逆。这时,我们教师不能动怒,不能急躁,要因势利导,及时调整教学航向,引导学生进一步探究。其次,要尊重学生的思维成果,要注意倾听学生的意见,真心与学生交流,哪怕是学生的“脱轨”,教师也应该正视。这样,既体现了教学的公平性原则,又可以准确掌握课堂动态生成的第一手资料 。第三,要对课堂信息进行恰当合理的整合。学生阐述的观点可谓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教师要分清主要与次要,个性与共性,有用与无用,有选择地利用。第四,要千方百计形成课堂中的动态生成。我们要能煽情,能调动,能诱导,及时启发、指导。

课堂是师生共舞的重要场所,教师要关注课堂的动态生成,有意识地抓住一些疑问,捕捉那些契机,并运用教学睿智,采取有效策略,就会有意想不到的收获和欣喜,课堂也将焕发出生命的活力。愿疑问生成课堂的精彩!

上一篇:浅谈历史文化元素嵌入式教学 下一篇:论高中课堂教学中小组合作学习的运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