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李斯特工业观谈蕴含两条逻辑的人类解放理论

时间:2022-08-28 09:43:38

从李斯特工业观谈蕴含两条逻辑的人类解放理论

摘要:近日,笔者重读马克思《评弗里德里希・李斯特的著作

关键词:人类解放;工业观;两条逻辑;辩证法

中图分类号:D9

文献标识码:A doi:10.19311/ki.1672-3198.2016.18.073

法国大革命历史观意义在于革命之前强调类本质与现实的异化、类本质与个体的异化,革命之后强调人的行动:人的行动建构了新的政治秩序、生活框架。马克思受法国大革命历史观前后转变的影响,开始强调现实的人的过程。这种历史感在强调社会领域开辟的同时,强调了类本质与现实异化观念和对现实的人的过程的相互作用。同时,张一兵老师在《人本逻辑的亚意图颠覆一马克思一评李斯特一的文本解读》最末提到“在此时马克思的思想逻辑中,他原来那种人学总体的思想逻辑进程还在继续”,“但原有的两个不同的逻辑思路在理论格局中的地位已经发生了变化,现实的科学观察已经开始占了上风”,“在这一文本中,‘工业’的现实历史发展时常成为马克思理论逻辑中主要的运演过程,而人和人的本质的异化逻辑也已经只剩下一个没有肉的空骨架。”这两种互相转变的逻辑亦即类本质与现实异化的人本主义逻辑和从现实过程出发的双重逻辑。

而本文人本主义逻辑层面上的逻辑与此不同。阐述这一问题,要回到西方哲学史尤其是黑格尔那。黑格尔从绝对观念出发,外化出来的现实世界必然与绝对观念异化,然后回归到绝对观念,是一种绝对观念本质的新内容和新形式的复得。在这一意义上说黑格尔的逻辑也是一种“异化”逻辑,只是具体内容,出发点和立脚点等不同。到费尔巴哈,人本主义逻辑已经明朗,强调人的类本质的异化,将落脚点放到具体一些的人的类本质上。到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以下简称《手稿》)时期的异化劳动逻辑,更具体的通过劳动来实现人本质的复得。最后,《德意志意识形态》之后,从现实进程出发的逻辑显现。从上述内容出发,笔者大胆提出新的两种逻辑:第一条逻辑是黑格尔式逻辑思路与费尔巴哈式人本主义逻辑的有机结合。一方面,要看到两人的逻辑思路都是从应然层面的东西出发。另一方面,要看到人本主义逻辑在解决问题上的理论重复性,实践性不强,本文第一条逻辑是与第二条逻辑矛盾运动着的,因而,其现实性的解决与“应然”层面目的的提出同时存在。二者有机结合的第一条思路,蕴含了人从应然层面出发的立场。第二条逻辑与传统意义上发展而成的一条逻辑相似。问题是:一条逻辑的两种视角足以涵盖笔者的新的两条逻辑,又何须提出这一无用的两条逻辑思路?此处有必要将本文的两条逻辑与马克思主义发展史上的一条逻辑下两种视角进行比较,以期得到提出两条逻辑的合理性。首先,一条逻辑下的本质论与存在论视角说明了从现实进程出发的要义,同时,在实践操作之前,结合现实进程构想出预期要达到的目的。本文意义上的两条逻辑在认识到以上内容(主要在本文意义上的第二条逻辑中体现出来)的同时,尤其在结合现实提出预期要达到的目的而进一步操作之前,引入第一条逻辑,强调了结合现实进程提出的目的在其出发点的那一固定点上的应然性。虽说结合现实进程提出的目的是正确的且在“忽略的意义上”考虑过应然性,但还只强调了结合现实的具体目的。因此,引入第一条逻辑,即调了从本质意义层面的应然性那一“点”――这一具体点不是固定不变的,另一条逻辑的同时存在说明了蕴含其中的发展性,这一点是开端,同时也是终点,这与列宁的“圆圈的圆圈”式运动中的开端或终点相似。以上是二者的主要区别,笔者主要在这一意义上区分二者。值得注意:两条逻辑内容的全面性在于这两条逻辑本身的矛盾运动,即使是在强调“应然性”这一“点”上也不能看成是孤立不变的。两条逻辑同时存在、相互作用,二者在运动过程中不同阶段主导地位不同。同时,传统意义上两条异质性的逻辑,是否一直存在不是本文探讨内容。注意:笔者认为本文提到的有细微差别的两条逻辑一直存在于人类认识史。本文从有细微差别意义上继续使用传统意义上两条逻辑的名称。

综上所述,本文意义上的两条逻辑确有存在。那么,两条逻辑又如何与人类解放理论联系起来?针对这一问题,下文回顾一下人类解放相关理论。

1.学理分析:人类解放理论蕴含两条逻辑

一条是类本质与现实异化的人本主义逻辑(本文两条逻辑的意义上,下同),这是人类解放理论探索者们倾向于从“应然”领域出发,着重探讨真正的“人”的本质,即探讨人类解放的真正主体。这从某些西方马克思主义者提出马克思的人类解放是“穷人的解放”并引出“富人的解放”、女权运动等局部群体的解放的反思上体现出来。他们指出马克思的解放是“穷人的解放”,说明他们看到了马克思人类解放主体的局限性,即“穷人’,不能代表整个人类主体,不能真正体现“人”的本质。虽然他们的探索从人本主义逻辑层面来看也是局限性的探索,但至少是对什么是“人”的本质的反思,出发点可以说是人本主义逻辑的“应然”领域,从类本质或历史本质论出发,试图找出全人类总体性的解放,这是人本主义逻辑上的“完美”诉求,符合人类本性,但实施到底,只能陷于理想世界的深渊而寸步难行。

另一条是从现实过程出发的逻辑。由于现实问题的复杂多样性,局限性主体的人类解放随之发生。从内含与外延来说,这种逻辑指引下的人类解放不能代表理想境界下人的本质完全体现的解放。从这一意义上说,马克思“穷人的解放”以及所谓“富人的解放”或某一群体的解放都包括在内。从现实出发的解放理论,给人以结合历史过程的踏实感,在付诸实践时相对有迹可循。如马克思将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工业的废除等运用进来。但未免在“这是否是全人类总体寻求的解放?”这一问题上遭人诟病,人类解放代表的意义是否完满透彻?

以上结合人类解放初步阐释了两条不同逻辑指引下的人类解放,均有局限性。笔者受《评李斯特》启发,认为应给予“蕴含矛盾运动的两条逻辑(单开来的两条逻辑的含义与矛盾运动的两条逻辑双方的具体含义不一样)的总体性人类解放”以合理地位。下面结合《评李斯特》具体内容进行阐述。

《评李斯特》是马克思《手稿》和《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之间的一篇文章。在把《手稿》认为是“黎明前的黑暗”之后,《评李斯特》的过渡性作用更加明显。据张一兵《人本主义逻辑的亚意图颠覆一马克思一评李斯特一的文本解读》,人本主义逻辑向从“32业”的现实历史发展出发的逻辑的无意识转换被指认出来,主要体现在马克思对李斯特“工业”的批判中。李斯特出于保护德国资产阶级利益的目的,提出保护德国国内工业而抵触其他资本主义国家的口号,从生产力而非交换价值的角度提出从工业内部实现人的解放。而马克思,看穿他这种避免其他国家资产阶级剥削却仍是资产阶级对德国国内人民严酷剥削的“阴谋”,出于批判李斯特的需要,对工业大加批判并要求废除工业以达到人的解放。对工业本身所具有的历史合理性,我们倾向于认为马克思此时对“工业”和“生产力”的理解有偏差,这从以下观点中可以体现:(1)“马克思这时将资本主义生产关系与工业(工厂)等同起来是不准确的,这也与他此时还不能区分生产关系和生产力的观点相一致的”。(2)清华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王峰明在《生产力范畴的历史唯物主义提升――马克思生产力理论历史嬗演的“经济学一哲学”考察之二》(教学与研究,2009年第6期)中认为《手稿》和《评李斯特》时期生产力概念仅停留于“感性具体”的表面直观阶段,还要经历《德意志意识形态》和《致安年科夫的信》的思维抽象的第二阶段以及《资本论》及其手稿中体现的向思维具体的转变。这里提到的《评李斯特》时期的“感性具体”的表面直观,不难发现,马克思此时的生产力概念是模糊的,属于人本主义逻辑。

马克思此时对工业和生产力的理解有偏差,给了后人深入思考的机会。如张一兵认为“在这里马克思的思想中已经出现了从人学主体辩证法向客观的历史辩证法的无意识过渡!”。张金鹏在《工业与工业力一在人本学语境中对人本主义的背离一对一评李斯特一中一个问题的再研究》(哲学研究、南京社会科学2005年第二期)中也有这种过渡思想。只是他倾向于从工业与工业力出发,认为马克思没区分开工业与资产阶级社会制度。

以上是人类解放史上两条逻辑分别指引下的人类解放理论,鉴于二者的缺陷以及不同历史时期两条逻辑指引下的不同,笔者认为:应将两条逻辑看成一对矛盾,并将这一对矛盾用于人类解放。上面给出的是人类认识史的某一部分。从这一部分而言,人们提到两条逻辑间的转换。两条逻辑作为矛盾的两个方面,在具体历史或事件中,表现出矛盾主要方面、次要方面以及对立面的转化等。这不难解释《评李斯特》中马克思两种逻辑有意或无意的转向。此时,关于蕴含矛盾运动的两条逻辑的人类解放为什么同时蕴含两条逻辑就不证自明了:首先,矛盾无处不在,无时不在,那么人类解放理论蕴含这一矛盾无需多说。其次,从矛盾论出发可知,即使主要矛盾占据主导地位,次要矛盾也伴随存在。这告诉我们,人类解放中的两条逻辑同时存在、相互作用,没有哪一条逻辑的完全丧失。人类的认识路径是:认识论可以断裂,但认识持续不断(如胡塞尔精神现象学理论中提到完全的“搁置”、“本质还原”是不可能实现的,任何后继者的思想都是受到以前思想的影响,可以说每一个新思想都是带着偏见出生的,这从某种意义上告诉我们认识的持续性、不可分割性)。如体现在《评李斯特》前后的人类解放的认识逻辑思路可以断裂,然而这两条思路是相互交织存在的,显示出不同是因为不同认识时期某一思路占据主导地位。辩证法自身的合理性给予矛盾运动的两条逻辑思路以很大支撑。

2.人类解放操作路径上的分析

接下来从蕴含矛盾运动着的两条逻辑前提出发,探讨这种人类解放理论对于人类解放自身的作用即人类解放在这种思路指引下的实现路径,主要是从两条逻辑分开指引下的人类解放出发的比较性研究中探索,暂不考虑其他。

(1)针对类本质与现实异化的人本主义逻辑,人类解放理论探索者们倾向从“应然”领域出发,着重探讨真正的“人”的本质,即探讨人类解放的真正主体。这条逻辑单独指引下的人类解放,面临一个严峻问题即解放的可操作性。在这里,我们不得不从另一意义上再次谈论马克思的人类解放理论。我们说马克思的解放是穷人的解放,是从否定意义谈及的,从反面反思出追求人类解放真正主体上起到很大作用。但我们要进一步说明,马克思这种穷人的解放只是实践手段,操作工具层面上的体现。马克思关于工人运动的最初设想,是发展到一定程度后整个革命运动的出现,即整体性革命。而后来局部的此起彼伏的革命运动尤其是俄国革命的胜利,告诉马克思整体一起爆发的胜利不可能出现,并让其逐渐转向寻求由小到大的胜利,这体现在马克思对于各国局部运动的支持,与此同时,他不忘鼓励全世界无产者联合起来(这二者的结合本身就是双重逻辑矛盾作用的体现)。作为辩证法积极继承者的马克思,看到了历史辨证发展的过程,如量变质变的发展思想。这解释了后来马克思没有纯粹要求整体性一起发生的革命浪潮的行为。同时,可以看到,马克思从中学毕业论文时就要求为整个人类做贡献的宏愿没有丢失,只是在具体的探索过程中因关注侧重点的原因而转向首先进行穷人的解放。他在《共产党宣言》中说过:“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自由发展的条件”。那么,从穷人这一“局部”解放(量变)向整个人类这一“整体”的解放(质变)的探寻道路的本身就是双重逻辑矛盾作用的体现。穷人解放的探寻只是达到目标的手段、方法或工具,而真正的人类的解放才是目标,即手段与目标的区别。目标的确定,仍是从类本质与现实异化这一人本主义逻辑下的“应然”领域出发的。很多唯物主义者从行动层面批判唯心主义者却最终陷进唯心主义者阵营,关键在于他们缺乏一种历史感,而马克思之所以没有背离,在于他将类本质的探寻置于现实过程之中(即两条逻辑矛盾作用中),追求的不是抽象的“形而上学类本质”,而是“发生学本质”。这一概念的提出,也许能更好地体现两条逻辑的矛盾作用。

(2)针对从现实过程出发的逻辑思路,蕴含双重逻辑的人类解放需要从现实历史的发展中探寻“发生学本质”,结合《评李斯特》,这里具体结合工业进行说明。《评李斯特》时期,马克思提出废除工业,后人指出此r马克思因没有分清资本主义社会制度与工业(工厂)之间的差别,也没有看到资本主义工业制度的历史合理性。不管怎样,对于工业,我们应从两条逻辑出发,认为工业是从应然层面的工业本身与从现实层面出发如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工业制度的结合,不可能一起彻底抛弃,即使是资本主义生产关系下的工业仍不可能完全抛弃。需要抛弃的只是资本主义的工业制度而非总体性的包含两方面的工业。马克思曾要求废除“目前的工业”从而达到人类的解放。“把目前的工业理解为一个过渡时期”,这一句话十分重要。马克思此时已看得很清楚,他要消除的并非工业(客观必然性的“是”),而是工业的资本主义形式,工业(物质生产力的发展)本身就是走向否定资本主义的“一个过渡时期”。从马克思看到不是废除工业而是废除“目前的工业”(工业的资本主义形式)这一点中,确证了马克思本人思维逻辑中两条逻辑的矛盾作用。他在思维逻辑转变之后,没有彻底忽视另一条逻辑的影响。后来他将物质生产与人的解放结合起来而偏向“穷人”这一群体,并非对于整个人类这一总体性的背离。而是一种实现整个人类解放的手段,上文已提及,此处不赘述。之所以要从两条逻辑的思路来阐述工业,在于工业本身存在的历史合理性或重要作用。根据发展理论,工业会与时俱进,在不同历史时期有其不同适用性,资本主义的工业制度需要废除,而工业本身,不只是“买卖利益”,也与生产力密不可分。既然局部的解放是一种寻求整体性人类解放的路径、手段,那么,“穷人的解放”就必不可少,那么,工业带来的生产力以及物质财富的极大提高,必然对这种解放有所作用。

上一篇:浅谈大数据背景下高校网络在线教育的发展途径 下一篇:基于人机工程学的手持红外热像仪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