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公路工程中路基施工技术探讨

时间:2022-08-28 09:42:10

关于公路工程中路基施工技术探讨

摘要:随着公路施工技术的不断发展,新的施工方法、设计方法也随之应运而生,如何保证公路工程质量、施工技术的合理运用,是摆在众多企业面前的一个严峻而又现实的问题。本文首先分析了路基工程特点,并对公路路基的施工技术以及公路路基的防护措施进行阐述。

关键词:公路工程;路基施工;技术分析

中图分类号:U213.1 文献标识码:A

前言

路基是公路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的施工质量好坏直接影响到整个公路工程的质量。路基又是路面的基础,它与路面共同承受行车荷载的作用。实践证明,没有坚固、稳定的路基,就没

有稳固的路面。路基的强度和稳定性是保证路面强度和稳定性的先决条件。在公路路基施工中,经常遇到潮湿地区及黄土地段填筑路基的情况,因此,必须采取适当措施保证其施工质量,这也是确保路基工程质量的关键。

1路基工程的特点

1.1工艺简单。路基包括路堤与路堑,基本操作是挖、运、填,工序比较简单,但条件比较复杂,因而施工方法具有多样化,简单的工序中常常遇到极为复杂的技术和管理方面的新课题。

1.2工程量大。路基施工工程量大,耗费劳力多,涉及面较广,耗资也很大。

1.3工程项目多。路基工程的项目较多,如土方、石方等,在施工方法与技术操作方面各具特点。

1.4施工条件差。道路施工是野外操作,持别是边远山区自然条件差,运输不便,物资设备及施工队伍的供应与调度难,加上路基工地分散,工作面狭窄,且经常遇有特殊地质不良现象等,这些困难易使一般的技术问题变得复杂化,某些复杂的技术问题,更是难以用一般常规的方法与经验进行解决。

2路基施工的准备工作

2.1组织准备工作。主要是建立和健全施工队伍和管理机构,明确施工任务,制定必要的规章制度,确立施工所应达到的目标等。组织准备是做好一切准备工作的前提。路基开工前,施工单位应在全面熟悉设计文件和设计交底的基础上进行施工现场的勘查,核对与必要时修改设计文件,发现问题应及时根据有关程序提出修改意见并报请变更设计,编制施工组织计划,恢复路线,施工放样与清除施工场地,搞好临时工程的各项工作等。

2.2物质准备工作。包括各种材料与机具设备的购置、采集、加工、调运与储存,以及生活后勤供应等。为使供应工作能适应基本工作的需要,物质准备工作必须制定具体计划,其中有的计划内容,如劳动力调配、机具配置及主要材料供应计划,必须服从于保证上述施工组织计划顺利实施,而且亦常被列为施工组织计划的一个组成部分。

3路基施工方法

3.1填料的选择。规范规定了对路基填料应有条件的选用。对路基填料的最小强度和最大粒径给了量化的标准,采用CBR值表征路基土的强度,引入了路床的概念。对上路床的的填料提出了限制的条件,高速公路和一级公路路面底以下0~30cm的路床填料CBR值应大于8,下路床及其下面的填土,也都给出相应的规定值。路堤通常是利用沿线就近土石作为填筑材料。但选择填料时应尽可能选择当地强度高、稳定性好并利于施工的土石材料作路堤填料。

3.2基底的处理。为使填筑在天然地面上的路堤与原地面紧密结合,以保证填筑后的路堤不致于产生沿基底的滑动和过大变形,填筑路提前,应根据基底的土质、水文、坡度、植被和填土高度,采取一定措施对基底进行处理。

3.3填筑方案。路堤的填筑必须考虑不同土质,从原地面逐层填筑,分层压实。填方方法有水平分层填筑法、竖向填筑法和混合填筑法三种。

1)水平分层填筑。水平分层填筑是一种将不同性质的土有规则地分层填筑和压实的方法,该法易于达到规定的压实度,易于保证质量,是填筑路堤的基本方案。2)竖向填筑。竖向填筑指沿公路纵向或横向逐步向前填筑。竖向填筑多用于路线跨越深谷陡坡地形于填土过厚而难以压实,因此应选用高效能压实机械压实。3)混合填筑。混合演筑指路堤下层采用竖向填筑法而上层采用水平分层填筑法,因而其上部经分层碾压容易达到足够的压实度。

3.4路基路面排水。水是影响路基强度和稳定性的另一重要因素,许多路基病害是由水的侵蚀造成的,另外,从保护环境、不损害当地农田水利设施考虑,也必须做好路基排水,形成排水系统,并与地区排水规划相协调。在路基施工中,应重视施工排水,防止因各种原因造成的水患,给路基、路面施工造成不必要的损失。

4、路基的有效防护措施

4.1坡面防护

坡面防护技术可以有效地防止路基被地表水冲刷,防止路基坡面风化,同时还可以有效协调公路周边环境。环保问题已经得到当代人们足够的重视,在高级公路的路边坡常常种植了草皮,而当路边坡度较大时,则砌石框格,然后再在其中种植草皮。

4.2支挡防护

当前的主流是用挡土墙进行支挡防护。其中,用石头堆砌而成的重力挡土墙常常用在低墙、石料非常丰富、地基比较好的地方;而悬臂挡土墙、扶壁挡土墙由于其受力比较均匀,墙身的体积比较小,现也在公路路基的防护中广泛应用。

4.3软土地基的处理

4.3.1当软土地层的含水量不当时,宜用灰土密桩的方法。含水量太大,可以向内孔填补干土粉和石灰粉来吸去多余水分,或者快速地浇灌成型,或者在其成孔之后再套下套管;含水量太小,应该事先将加固内土层浸润好,然后按照先外后内的成孔顺序进行;对已经形成的孔,应该尽量防止水对其的浸湿,立即在施工当天回填好并夯实好。

4.3.2对浅层的软土地基宜采取先在地表上铺筑上工布,然后再填筑路堤,其中土工布起到过滤、分隔、排水等功能,可以以此替代一般置换的方式。软土层的总厚度应尽量控制在3至5m的范围内,将土工布与砂垫层联合以进行处理。也可以在路堤的下层和地表面上层的

位置铺设多层的无纺物,材料本身的高抗拉度可以克服地基的滑动与变形,使地基保持稳定,这时应控制好填料的速率,使地基得以迅速地凝固。利用掺合聚丙烯和聚乙烯等材料的土工格栅网箱垫来对软土的地基进行处理,以减少局部的负荷,经实验证明,用网箱垫进行处理可以减少约40%的总沉降量。

4结论

路基施工技术难度不大,但工艺比较复杂。在施工中,会遇到各种各样不同的环境条件的制约,只要始终坚持技术标准,注意加强施工管理,强化质量意识,就一定会提高路基路面的耐久性。

参考文献

[1]胡艺兵.公路路基施工需注意的几个问题[J].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09(10).

[2]牛录彩,张生.南疆地区砂砾桩加固软土地基的工程实践[J].路基工程,2006(3).

[3]龚汉亮.公路路基施工技术相关探讨[J].黑龙江交通科技,2010(6).

上一篇:电力市场中电力营销原理分析 下一篇:岩溶地区钻孔桩受力机理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