架空输电线路接地设计探讨

时间:2022-08-28 08:47:56

架空输电线路接地设计探讨

摘要:接地装置是架空输电线路防雷的主要措施,其可靠性对保证输电线路安全稳定运行具有重大意义。本文对架空输电线路接地设计进行了探讨,指出了不同的土壤电阻率应采用不同的接地方式,比较了常规接地方式和高土壤电阻率地区的接地方式,并提出了降低杆塔接地电阻的有效措施,可供线路接地设计人员参考。

关键词:架空输电线路;接地设计;接地方式;土壤电阻率

中图分类号:TM726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不断发展,社会对供电量每年都保持着较大增长的需求, 这对架空输电线路安全稳定运行的要求也越来越高。架空输电线路由架空地线、导线、杆塔、绝缘子串、接地装置等组成。在防雷上,接地装置是架空输电线路防雷的主要措施,通过依靠接地装置将雷电流迅速引入大地,所以说接地装置是保障设施起到应有保护作用的关键。接地装置有多种形式,应根据不同的土壤电阻率来确定所采用的接地方式,因此,只有合理、科学的接地设计才能保证架空输电线路的安全稳定运行。

1 接地电阻的要求

接地装置有多种形式,应根据不同的土壤电阻率来确定所采用的接地方式,以达到DL/T620--1997《交流电气装置的过电压和绝缘配合》及DL/T621--1997《交流电气装置的接地》规定,有地线的送电线路每基杆塔的接地装置,在雷季干燥时,不连地线的工频接地电阻,不宜超过表1所列数值。

表1 雷季干燥且不连地线杆塔接地电阻要求值

2人工接地体的材料

人工接地体是指人为埋入地下用作接地装置的导体,水平敷设的可采用圆钢、扁钢;垂直敷设的可采用角钢、钢管、圆钢等。接地装置(包括接地体和接地引下线)的导体截面,应符合热稳定与均压的要求,且不应小于表2所列规格。

表1 接地体和接地引下线的最小规格

特别需要主要的是,在腐蚀性较强场所,应根据腐蚀的性质采取热镀锡、热镀锌等防腐措施,或适当加大截面。目前在实际架空输电线路工程中,为了延长接地体的寿命,一般采用φ12热镀锌圆钢作接地引下线和接地体。

3架空输电线路接地装置的型式

(1)在ρ≤100Ω·m的地区,如接地电阻不大于表1规定,可利用铁塔和钢筋混凝土杆的自然接地(包括铁塔基础以及钢筋混凝土杆埋入地中的杆段和底盘、拉线盘等),不必另设人工接地装置,但发电厂、变电所的进线段除外。在居民区,如自然接地电阻符合要求,也可不另设人工接地装置。

(2)在100<ρ≤300Ω·m的地区,除利用铁塔和钢筋混凝土杆的自然接地外,还应设人工接地装置,接地体埋设深度不宜小于0.6m。

(3)在300<ρ≤2000Ω·m的地区,一般采用水平敷设的接地装置,接地体埋设深度不宜小于0.6m。

(4)在ρ>2000Ω·m的地区,可采用6~8根总长度不超过500m的放射形接地体,或连续伸长接地体。放射形接地体可采用长生短结合的方式,接地体埋设深度不宜小于0.6m。

(5)居民区和水田中的接地装置,包括临时接地装置,宜围绕杆塔基础敷设成闭合环形。

(6)放射形接地体每根的最大允许长度,应根据土壤电阻率确定,见表3所示。

表3 放射形接地体每根最大允许长度

4高土壤电阻率地区的接地方式

架空输电线路所处的区域的土壤电阻率有时会很高,为提高线路耐雷水平需采取有效措施降低杆塔接地电阻,架空输电线路比较常用的降低接地电阻的措施如下:

4.1架空输电线路的常规接地方式

一般采用φ12热镀锌圆钢作接地引下线和接地体,接地方式见图1。

图1 接地装置示意图

工频接地电阻采用电阻系数法计算:

RP=(ρ/2ΠL)×[ln(L2/td)+A] (1)

式中ρ:表示土壤电阻率,Ω.m。

L:水平接地极的总长度(m)。

d:水平接地体的直径或等效直径,(m)。

t:水平接地体的埋设深度,(m)。

A:水平接地形状校正系数(见表4)

表4 水平接地形状校正系数

利用(1)式计算,常规接地方式在土壤电阻率≤4200Ω.m时,一般可以满足工频接地电阻≤30Ω的要求。

4.2高土壤电阻率地区的接地方式

(1)更换土壤

采用电阻率较低的土壤替换原有电阻率较高的土壤,置换范围在接地体周围0.5m以内。但这种取土置换方法对人力和工时耗费都很大,且在线路沿线附近电阻率低的土壤稀少,取土困难,故该方法很难适用于线路工程。

(2)多支外引式接地装置

在高土壤电阻率地区,如在杆塔附近有可以利用的低电阻率,为了减小冲击接地电阻,可以采用引外接地,即用较长的接地带引至低电阻率的土壤中作集中接地。但引外接地的距离(即引线的长度)是有一定要求的,它决定于大地的电性参数ρ及相对介电系数y,因此,接地规程推荐引外接地线的最大长度不宜大于表3所列数值的1.5倍。该方法在兴螺110kV线路的电15#杆750kV吐巴线翻越甘沟段得到了应用,该处多基杆位塔位于岩石上的,土壤电阻率均大于高达56008000Ω.m,而在离其杆位135100多米处外有附近有导电良好的水田导电较好的黄土(土壤电阻率为80200Ω.m左右),通过两条外接引线,引到水田此处,再采用JD-231的接地装置后,其工频接地电阻达到允许以内。外引式接地极的方法往往受地质地貌条件限制,在线路中应用该方法地段不多。

(3)人工处理土壤(使用降阻剂)

在接地体周围土壤中加入降阻剂,降阻剂是一种具有良好导电流通性能的黑灰色优质矿物复合材料,含有大量的半导体元素和钾、钙、铝、铁、钛等金属化合物。这些金属化合物不仅具有良好的导电性能,而且,对接地装置也起到了较好的阴极保护作用,它们吸水膨胀后被网状胶体所包围,网状胶体的空格又被部分水解的胶体所填充,使这些元素不至于随地下水和雨水而冲刷流失。从而使降电阻剂的导电性能能够持之以恒地保持,导电离子活泼移动着向周围大地渗透,提高接地体周围土壤的导电性。

a、水平接地体降阻剂用量计算:

G=D2ΠLγ/4

式中:

G:降阻剂用量(kg)。

L:接地体的长度(m)。

γ:降阻剂密度(kg/m3)。

D:使用降阻剂后等效水平接地体直径,一般为0.1-0.2m内选用。

土壤电阻率ρ(Ω.m)≤500≤1000≤2000≤5000最大允许长度(m)406080100利用上式计算,土壤电阻率在6300Ω.m时,接地装置使用JD-237(L=518m),D取0.15,γ取1250kg/m3,降阻剂用量约11436(kg)。

b、使用降阻剂后水平接地体的接地电阻计算:

式中K:降阻系数,5≤L<20(m)时,ρ≤500Ω·m,K=10;ρ>500Ω·m,K=30;L≥20(m)时,ρ≤500Ω·m,K=50;ρ>500Ω·m,K=100。

土壤电阻率在6300Ω.m时,K=100,接地装置使用JD-237(L=518m),并使用降阻剂后,D取0.15,A取5.65,利用上式计算,工频接地电阻降为29.89Ω;降阻剂的材料价格约(11436kg×3.2元/kg)36595元。

经计算,使用降阻剂的方法,土壤电阻率在4200~6300Ω.m时,可以满足工频接地电阻≤30Ω的要求,超过6300Ω.m以后,很难将工频接地电阻降到≤30Ω以内,只起到降低工频接地电阻的作用。

上一篇:市政道路给水排水工程质量研究 下一篇:大跨度管桁架屋盖体系结构性能探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