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孜州发展生态高效农业的基本途径

时间:2022-08-28 08:44:58

甘孜州发展生态高效农业的基本途径

在科技兴农的推动下,甘孜州农业发展已经有了较大的进步。但是,全州农村经济由于种种原因,发展仍不尽人意。农业生产效益不高,农牧民收入水平偏低的问题仍比较突出。2008年农牧民人均收入为1926元,仅为全省农民人均收入水平的46.74%。目前,全州尚有重点贫困县5个,约13万人。因此,发展以提高农业生产效益为中心的生态高效农业,对甘孜州农村经济上新台阶有极其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以市场为导向,调整优化农业结构

发展高产、优质、高效、生态、安全农业的目的是要使生产的产品变成市场上需要的商品。目前,我州的农业结构有待于加大调整力度,农产品结构与消费结构变化还不相适应,优质农产品少,农畜产品的加工业与养殖业落后,农畜产品的转化、加工增值薄弱,效益比较低。因此,发展高产、优质、高效、生态、安全农业必须以市场为导向,调整优化农业结构,包括调整产品结构和产业结构,即要增加市场需要的优质农产品比重,大力开发各种名、特、优、新产品,以粮食为重点,全面发展种植业,积极发展畜牧业和加工业。

1.种植业是发展农业的基础,调整种植业必须保持粮食面积的基本稳定,以确保粮食的稳定增长在积极发展多种经营的基础上,将传统的“粮食――经济作物”二元结构逐步转向“粮食――经济作物――饲料”三元结构,实现人、畜分粮,使饲料业成为一个独立的产业,这样有利于促进养殖业的发展,促进农牧结合。

2.积极发展畜牧业,提高畜牧业在整个农业中的比重发展畜牧业,不仅有利于增加动物性蛋白质来源,改善人们的食物结构,同时有利于积累有机肥料,培肥和提高地力,保持生态平衡,促进农业内部的良性循环。在农区发展畜牧业,要充分利用农区的大量秸秆发展牛、羊等家畜,通过过腹还田,增加有机肥料,培养地力,降低成本,提高效益。

3.大力发展农产品加工业农畜产品加工业是农牧业的延伸,是合理开发利用资源,提高农业经济效益和农民收入的可靠途径。因此,在调整农业结构中,要把加工业放在十分重要的位置上。

二、积极引导,支持农民走上新的联合之路

我州有93万人口,其中有76万农牧民群众。长期以来,在计划经济体制下,农民习惯于按部就班地生产、生活,在当前我国农业和农村经济全面转向市场经济发展过程中,农民作为自主经营,自负盈亏,自我发展,自我约束的经营主体,要自己面向市场,参与流通和竞争,但现在他们的思想观念和经营方法上都显得很不适应。那么,如何引导这样大量的、分散的千家万户拥有生产和经营决策权的独立商品生产者进入市场,参与流通,就成为发展农村市场经济有待解决的问题。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和消费水平的不断提高,对农产品的需求发生了新的变化,伴随商品意识的增强,农民急待解决市场趋向问题。但是,农户经济规模小,农产品批量小,品种和规格不一,加上信息不灵,经营手段落后,除在当地城市集贸初级市场上自产自销外,不具有竞争能力,很难进入大流通、大市场,农民难以从农业生产中获得较高的收益。因此,农民参与流通,进入市场,在竞争中求发展的关键是组织起来,走向新的联合。农民走上新的联合之路,是农村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变,农业走向专业化、商品化的必然趋势。近年来,我州农村在商品经济发展过程中,随之出现了许多专业性的合作经济组织,其名称叫法不一,但基于生产经营的共同利益,由懂技术、善经营的人牵头,农户自愿参加,交纳入社股金或通过股份联合自助合作社,形成围绕某一农产品的产销一体化经营,使产品有批量、有数量、有规格,在市场中具有较高占有率和竞争力。各级主管部门要顺应形势,尊重农民意愿,因地制宜,因势利导地组织农民走联合之路。

三、依靠科技进步,促进高产、优质、高效、生态、 安全农业发展

1.发展高产、优质、高效、生态、安全农业,依靠科技进步是关键要提高农作物、畜禽等产量,改善产品品质以及提高经济效益,达到生态、安全要求,都必须依靠科技进步,尤其是克服高产、优质、高效、生态、安全五者之间矛盾,达到协调一致,就必须依靠科学技术来解决。例如,有的农作物产量高,但品质差,有的产量低,但品质好。如何克服其间的矛盾,就必须依靠科技进步,通过农、畜产品加工,发展畜禽养殖和多种经营,从多方面转化粮食产品,提高经济效益,增加农民收入。大力推广现有科技成果,加快高产、优质、高效、生态、安全农业发展,以市场为导向,结合全州发展市场农业的需要,选择一批适销对路、投资少、见效快、经济效益好的成果,大力组织推广,促进成果商品化、产业化。如:农作物的优质新品种,包括优质青稞、优质小麦、高油分玉米或甜、糯玉米、双低油菜、高蛋白小杂粮及无公害水果、蔬菜等。畜禽高产、优质品种以高原牦牛、藏猪、藏鸡、瘦肉猪等为主。

2.开发有投资价值的绿色食品、绿色保健品我州各地都出产各具特色的土特产品,如天麻、虫草、贝母、木耳、松茸等名贵中药材、食用野生菌,这些都是纯天然、无污染的优质土特产品,属于绿色食品、绿色保健品范畴,可深度开发加以利用。

3.提高全州广大农民科学文化素质结合科技成果和各项先进技术的推广,建立培训基地,通过办好样板,使农民掌握科学技术,同时充分发挥试验示范、送科技下乡的作用,广泛宣传普及科学技术,力争做到每培养一个科技致富带头人,造就千百万致富能手,以促进全州农业健康、稳定、持续发展。

(通联:四川省甘孜州种子管理站康定626000)

上一篇:新形势下我县玉米生产发展对策 下一篇:调入区种子管理工作的探索与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