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山市苦瓜主要病虫害及防治技术

时间:2022-08-28 04:24:43

中山市苦瓜主要病虫害及防治技术

摘要:通过对中山市露天种植苦瓜的调查,发现为害中山市苦瓜生产的病虫害种类主要有瓜实蝇、瓜绢螟、瓜蚜、白粉病、枯萎病、病毒病及猝倒病等,并对其为害症状进行仔细阐述,提出物理防病,生物防病,化学防病的相应对策,以期对生产产生指导意义。

关键词:苦瓜;病虫害;物理防治;化学防治

苦瓜又名凉瓜,属葫芦科植物,为一年生攀缘草本,具有清热消暑、养血益气、补肾健脾、滋肝明目的功效,是一种深受喜爱的蔬菜。随着种植面积的扩大与连作,为害苦瓜的病虫害也日趋加重,严重影响苦瓜的产量与品质。为了解中山市苦瓜病虫害的发生情况,近年来通过对中山市露天种植苦瓜的调查,发现主要病虫害有瓜实蝇、瓜绢螟、瓜蚜、白粉病、枯萎病、病毒病及猝倒病等,现将其详述如下。

1?主要病虫害种类

1.1?瓜实蝇

别名针蜂、瓜蛆,为近几年为害苦瓜的主要虫害。成虫以产卵管刺入幼瓜表皮内产卵, 幼虫孵化后即钻进瓜内取食,受害瓜局部先变黄,而后全瓜腐烂变臭并落瓜,卵未孵化则造成果实畸形。即使不腐烂,刺伤处凝结着流胶,畸形下陷,果皮硬实,瓜味苦涩。该虫在中山市一年发生多代,世代重叠,4月开始活动,6-10月危害较重。

1.2?瓜绢螟

属鳞翅目螟蛾科的害虫。以幼虫为害植株,幼虫初期在叶背啃食叶肉,呈灰白斑。3龄后吐丝将叶或嫩梢缀合,匿居其中取食,使叶片穿孔或缺刻;为害严重时,只留叶脉。幼虫也蛀入瓜内,取食瓜肉,影响产量及品质。该虫幼虫5月份开始为害,7-9月是发生为害高峰期。

1.3?瓜蚜

成虫、若虫多群集在叶背、嫩茎和嫩梢刺吸汁液。该虫会使梢受害,叶片卷缩,生长点枯死,叶片皱缩、枯黄并提前脱落。还会引起煤烟病,影响光合作用, 并可传播病毒病, 植株出现花叶、畸形、矮化等症状, 受害株早衰。

1.4?苦瓜白粉病

为近年来最主要的病害。主要为害叶片,苗期至收获期均可发生,而以生长中后期发病最盛。发病初期,叶片正面或背面产生白色近圆形的粉斑,逐步扩大成大片白粉斑,发病严重时病斑连成片布满整个叶片,造成叶片枯黄、卷缩、变脆,果实停止生长,最终导致全株早衰死亡。

1.5?苦瓜枯萎病

苦瓜整个生长期都可发病,以结瓜期发病最重。苗期发病,茎基部变黄褐色并收缩,后子叶萎蔫下垂、枯死;成株发病,初期表现为白天植株萎蔫,夜间又恢复正常,反复数天后全株萎蔫枯死。

1.6?苦瓜病毒病

苦瓜的重要病害之一,植株发病后,节间缩短,叶片变小,叶面皱缩,产生黄绿斑驳,黄斑以后变成坏死斑,不结瓜或结瓜少且瓜果畸形。该病的主要传播来源是蚜虫和带病毒种子。天气高温干旱,有利于发病。在中山市7-10月发病较重。

1.7?苦瓜猝倒病

早春育苗期的主要病害。出土不久的幼苗从地上部分倒伏,病部呈水浸状凹陷,湿度大时病部腐烂,病部及附近地表长出白色絮状菌丝体。早春育苗期遇低温阴雨以及出苗后浇水过多、过勤, 易导致此病的发生。

2?防治技术

在苦瓜的病虫害防治过程中应遵循“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植保方针,以农业防治为基础,积极应用物理和生物防治方法,达到对苦瓜病虫害综合治理的目的。

2.1?农业措施

2.1.1?选择抗性品种

在中山市可选择广东省农科院蔬菜研究所育成的“丰绿苦瓜”、“长绿苦瓜”等品种栽种,具有耐热、抗病特性。

2.1.2?合理轮作,调整种植结构

进行水旱轮作种植,减少土传病害发生。避开与葫芦科、茄科作物轮作。

2.1.3?加强水肥管理

避免N 肥过剩和过量施用未腐熟的有机肥,增施磷钾肥,增强植株的抗病能力。

2.1.4?加强田间管理,清洁田园

摘除被害叶、蛀果,带出园外集中销毁,以减少虫源。清除无效侧枝及基部的黄叶、老叶,改善通风透光,减少病害的发生与传播。

2.2?物理防治

2.2.1?设置黏虫板

可设置黄板来诱杀蚜虫、瓜实蝇等。

2.2.2?灯光诱杀

利用瓜绢螟成虫的趋光性,成虫盛发期在田间安装黑光灯或频振式杀虫灯诱杀成虫。

2.2.3?毒饵诱杀

用红糖液添加南瓜饵再加敌百虫农药制成毒饵,装入容器,挂在种植区四周,诱杀成虫,或用专门诱杀实蝇的诱黏剂, 使虫体粘于黏胶后死亡。

2.3?生物防治

2.3.1?利用和保护天敌

充分利用天敌的自然控制作用,减轻药剂防治的压力。苦瓜害虫田间天敌种类繁多,卵寄生的拟澳洲赤眼蜂,幼虫寄生的瓜螟绒茧蜂对瓜绢螟有明显的抑制作用;瓜实蝇的天敌有实蝇茧蜂、跳小蜂等;瓜蚜天敌体内寄生的有蚜茧蜂、蚜小蜂等,捕食性天敌有瓢虫、草蛉、花蝽等;应加以保护和利用,尤其在药剂防治早期时可局部挑治,尽可能促进害虫天敌群落的及早建立与稳定发展。

2.3.2?生物农药的利用

可用植物源农药如苦参碱、印楝素等和生物源农药如农用链霉素、BT粉、阿维菌素等防治病虫害。

2. 4?化学防治

苦瓜为边开花边采收的蔬菜,因此,必须遵循先采收,后施药的原则,并严格执行农药安全间隔期的规定,以确保上市苦瓜的质量安全。

2.4.1?苗期病虫害的防治

主抓猝倒病和病毒病的预防。防猝倒病可选用7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600倍液或70%代森锰锌可湿性粉剂500倍液,每7 d喷1次,连喷2~3次;病毒病可用1.5% 植病灵乳剂1 000倍液或病毒速清800倍液等药剂喷施,每7 d喷1次,连喷2~3次。做好瓜蚜发生情况的调查,可用1.8%阿维菌素1 500倍液或10% 吡虫啉可湿性粉剂1 500倍液等防治,以防止传播毒源。

2.4.2?成株期病虫害的防治

对苦瓜白粉病的化学药剂防治要做到预防早,喷水足。喷药时对中下部老叶和叶背处要喷洒均匀。发病初期可用胶体硫200倍液防治,每5 d喷1次;中后期可用苯醚甲环唑、氟硅唑等进行防治,注意交替用药。防治苦瓜枯萎病,在病害开始发生时,速将病株拔除,同时喷75%百菌清500倍液,每5 d喷1次,连喷2~3次。对瓜实蝇的防治,在成虫活动盛期的上午10-11时或下午16-18时进行喷杀,对成虫防效较好,可选用敌敌畏、溴氰菊酯、敌百虫等,每3~5 d喷1次,连喷2~3次。对瓜绢螟的防治,要抓住幼虫盛孵期和卷叶前的有利时机喷药,可选用敌敌畏、氟铃脲、阿维菌素等药剂,虫口密度大,为害严重时,可每隔5~7 d喷药1次,连续防治2~3次,交替用药,可提高防效。

上一篇:浅谈中小企业战略营销的新途径 下一篇:微博作品的著作权法律保护探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