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口县退耕还林工程建设管理

时间:2022-08-28 01:03:00

林口县退耕还林工程建设管理

退耕还林工程作业设计,是退耕还林工程建设的一项重要基础工作。工程作业设计由乡镇负责组织实施,基层林业站负责内外业调查设计、上报工作。并按计划将符合退耕还林条件的地块和荒山荒地造林地块,逐村逐户落实到人头,要做到地类条件符合工程建设标准、位置准确、面积准确,在转点处设有标桩,地块设有标牌。

中图分类号:K826.16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1造林

1.1造林地选定

1、退耕地还林

是指退耕前已承包的耕地上造林(国发明电[1998]8号文下发以后毁林开垦的耕地除外)。根据退耕还林地种类及退耕还林林种的不同等,我县退耕还林工程基本单位划分为两个类型区。

(1)水土流失综合治理类型区:全县范围退耕还林,以超坡耕地和水土流失地块为主,以营造水土保持林和其它防护林为目标。

(2)水源涵养林建设类型区:全县各河流流域内的沙化地、低产田,以营造水源涵养林和其它防护林为目标。凡纳入退耕还林规划的地块,要提前一年以上停耕,利于对树苗有害的残留农药、化肥等物质的有效分解和自行失效,提高造林成活率,保障幼树正常生长。

2、荒山荒地造林

是指在宜荒山荒地和非承包的耕地上造林。由各乡(镇)政府负责在本年度造林计划指标内安排造林地块,有集体“两荒”的村屯要优先安排在集体“两荒”中,没有集体“两荒”或“两荒”面积不足的村屯,就近安排在国有林地中。

3、封山(沙)育(造)林

全县范围因人为干扰而形成的疏林地以及在乔木适宜生长区域和林地上层木郁闭度在0.19—0.49之间内;适宜封山(沙)育(造)林条件的林地实行封山育林,使其恢复或达到有林地、灌木林地标准,对郁闭度较低的低质、低价、低效有林地,进行封山(沙)育(造)林,栽植珍贵耐荫树种,提高林分质量。

1.2 造林地的清理

由乡镇林业站具体负责清理割带的技术指导和管理工作。割带宽5米,保留带宽1米。对割带内的藤条、灌木和病腐木、霸王树、枯立木及多代萌生柞树进行割除清理。对割带内的针叶树、杨树、桦树和有培育前途的实生柞树及其它目的树种必须予以保留。保留带内的任何树种都必须进行保留。割茬高不得超过5厘米,有利用价值的剩余物按规定清理下山,无利用价值的枝丫树头规整堆放在保留带内。

1.3割带剩余物的清理、运输管理

乡镇林业站要加强剩余物的清理和运输管理工作,清理割带剩余物要统一集中到管护房附近或造林地边缘,经林业站检查验收无异后,由林政部门责成林业站代办运输证明,然后在乡镇林业站的监督下进行运输。

1.4整地与植苗

1、整地方法及规格

春整春造先要揭去草皮(穴径60厘米)后,再进行栽植。有条件的要求刨穴整地确定种植点,穴面直径50厘米,穴深20—30厘米,刨去草皮,打碎土块。退耕还林地的种植点要确定在垄沟内(一般垄宽65厘米,每隔3垄一行,行距约为2米)。

2、造林时间

应在造林地块解冻20—30厘米时为宜,适时观察早造,顶浆造林,先阳坡、后阴坡,先岗地后洼地顺序进行。造林时间一般在4月11日至5月10日。退耕地造林时间可适当提前。

3、造林密度

退耕还林造林一般采用明穴栽植法,用锹挖穴,穴的深度必须超过苗根长度,取出表土和心土,分别放在穴的两侧,然后将苗放在穴的正中,同时舒展苗根,先培表土后培心土,然后踩实。这种栽植方法适用于杨树等阔叶大苗造林。

2档案管理

2.1人员

1、加强对工程档案工作领导,建立退耕还林工程档案领导责任制,分管工程的负责人要对工程档案工作负全责,并保证开展工程档案工作的所需资金、设施和设备。[11]

2、配备能力强、素质高的专兼职工程档案人员,并保证档案干部队伍的相对稳定。

2.2职责

1、贯彻执行国家档案工作的方针、政策和法规。

2、负责退耕还林工程文件材料的收集、整理、归档前工程文件材料的提供利用及归档移交工作。

3、负责监督、检查和指导辖区内的工程档案工作,并组织对工程档案人员的业务培训工作。

4、负责工程档案管理制度与工作标准的制定、信息资源开发与利用、保管期限与密级的调整、价值鉴定与档案销毁工作。

2.3形成和整理

1、应将工程文件材料形成、积累、整理与归档工作作为重要内容纳入工程规划,实施方案及有关人员的岗位责任制,确保工程档案的完整、准确与系统。

2、工程技术人员要随时收集在工程实施过程中形成的各类材料,并及时交由工程档案人员保管、整理和提供利用。

3、归档的工程文件材料要字迹工整、图样清晰、签字手续完备。凡需归档的数据表格要填写完整,准确无误。对于作业设计、检查验收和政策兑现等关键环节的档案,要注明编制人、调查人、验收人、粮食领取人、批准人及时间。

4、对于录音、录象、照片、计算机存储介质等非纸质材料,应按照存储介质的不同,进行不同的加工处理。对于录音、录象和计算机存储介质等材料,应在每份介质上配以相应的目录和说明;对于照片和图片,应配有简洁的文字说明,标明时间、地点、人物、事件。各介质与相关材料之间,要建立关联与见号。

3管护

退耕还林地造林后,实行封禁政策,即封山育林,禁止一切非经营者和牲畜入内,杜绝人畜危害和森林火灾的发生,及时防治病虫鼠害,确保造林成活、成林,发挥生态效益。各乡镇要做好造林后的管护工作,根据当地实际情况,采取多种管护形式,完善管护措施。

总结

建议在今后的退耕还林工作中重点做好六个方面的工作。一是要切实落实好退耕还林直补政策,包括原来的和现在的延补政策,要按时足额兑现到农民头上。二要切实抓好补值补造和森林抚育工作。三要切实用好巩固退耕还林成果专项资金。四要切实做好确权发证工作。五要切实做好调查摸底和退耕还林工程规划编制工作。六加大复耕毁林的查处力度,保护退耕还林成果。

参考文献

(4)国家林业局编.《全国林业生态建设与治理模式》. 北京:中国林业出版社,15-16.

(5)魏殿生主编.《全国森林培育技术标准汇编:经济林与花卉卷》. 北京:中国标准出版社,2003 .35-36.

(6)魏殿生主编.《全国森林培育技术标准汇编》.北京:中国标准出版社,2003.5.

(9)魏殿生主编《全国森林培育技术标准汇编:种子苗木卷》.北京:中国标准出版社,2003.22.

(10)国家林业局森林病虫害防治总站主编《森林病虫害综合治理工程项目建设标准》.北京:中国林业出版社,2004 .30.

注:文章内所有公式及图表请用PDF形式查看。

上一篇:盾构洞门圈中心测量方法及数据处理探讨 下一篇:高层建筑深基坑支护施工技术初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