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住养老院老人适应性实证研究

时间:2022-08-27 11:33:28

入住养老院老人适应性实证研究

作者简介:袁丽(1986-),女,汉族,四川成都市,教育学硕士,四川师范大学成都学院 研究方向: 应用心理学。

摘要:本文运用问卷调查和访谈的研究方法,对成都市一养老院进行了实证分析,从中了解到入住养老院老人的适应现状,并探讨了影响入住养老院老人适应性的相关因素以及提高适应性的相关应对措施。

关键词:养老院;老人;适应性

序言

一般意义上,社会适应是指个体或群体积极习惯他们感受到的新的社会环境的过程。国外社会老年学研究大都从社会学、心理学的某个视角直接或间接探讨退休老人的社会适应,已形成若干有影响的理论观点或模式,如脱离理论、活动理论等。其中,对本研究更有借鉴价值的是人与环境相互关系的理论,根据该理论,个体在一个与其身体、认识、情感需要和能力相适应的环境中能够体验生活的满足感。当然,我们这里探讨的不仅仅是退休的老年人,因为在养老院中居住的老人并非都是参加过工作的。而且我们探讨的是狭义的社会适应,即指关于入住老人的适应问题。

一、 正文

(一)研究对象:成都市青羊区金福苑养老院的老人。

(二)研究方法:问卷法;访谈法

(三)问卷调查与访谈内容:

1. 从统计数据可以看出入住养老机构老人的一般情况如下:

(1)入住老人以高龄老人和生活不能自理的老人为主。在调查的100名老人中,70-90岁占80%,90岁以上占11%。同时,由于生理、疾病等多方面的原因,生活不能自理的老人在老人中占据了一定比重。100名入住老人中能完全自理的有50%,半自理和不能自理的也占了50%。

(2)入住老人性别比例相差不大,男性略多于女性。从对养老机构工作人员及入住老人的访谈中我们发现,男性老人比例略高,主要原因是男性老人有退休金的比例高。家中承担家务和照顾责任的主要是老年妻子、女儿或儿媳,以及雇佣的保姆,家庭照料男性老人不太方便。另外,男性老人的身体状况和自理能力一般比女性老人差。

(3)入住老人以丧偶独身的为主。随着城市生活节奏的加快,子女用来照料老人的时间也越来越少。因此,这部分老人更希望入住养老机构,以解决自己生活上的诸多不便,并能消除自己精神上的孤寂感。

(4)入住老人的文化程度、职业和婚姻等方面具有较大差异。相当一部分老人受过良好的教育,高中、中专以上者占35%,但近半数老人的文化程度还是在小学及以下水平,这当然与老人所经历的社会历史情况有关。同时,老人们的职业、婚姻和经费来源等方面都有一定的差异性,不同于以前入住的老人结构。

(5) 入住老人身体状况。通过问卷与访谈发现,入住的老人中,每个老人都有不同程度的身体疾病,如心脏病,癫痫,老年痴呆等,而且听力和视力都存在很大的问题,有些老人甚至已经失明,失聪。所以不良的身体状况给老年人带来的困扰占了很大比例。

2. 入住适应情况

老人从熟悉的家庭搬迁到陌生的养老院生活,意味着老人居住环境发生巨大改变。这里从老人的心理感受、对养老院工作人员及其服务和设施的预期与评价、满意度方面进行访谈,根据访谈记录进行内容分析。

在访谈中,我们了解到大多数老年人在人际关系、心理、家庭关系、社会关系和居住安排5个方面都能较快的适应,并对养老院的服务比较满意,当然这与老人的自身情况有关,如对养老院的传统看法,身体状况,性格,教育背景及入住前的期望等等,这些都会或多或少的影响老人的适应进度。

老人对养老院生活的适应是逐步提高的过程。笔者在对养老院的老人访谈时,都发现一个问题,他们对养老院的满意度经历了一个从服从-同化-内化的阶段。大多数人最初在选择养老院时,都是一种无奈的选择,也可以说是对现实的服从。有的是因为丧偶后独居没有人照顾,有的是子女没有精力照顾,有的是得到各种疾病,家里没办法照顾。无论是什么原因,最初对养老院的选择都是无奈的,或者是服从的。当他们住进养老院后,发现养老院并不是想象中的那种孤老院,养老院对老人的亲切的照料,老人之间的相互关爱,子女的探视,让他们逐渐接受了这种方式。当入住时间较长,他们更多的体会到入住养老院的好处后,真心的喜欢上养老院的生活。

当然,也有老年人未能适应养老院生活,其影响因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对养老院养老的传统认知

“养儿防老”思想根深蒂固。传统的社会养老机构一般都是民政部门开办的敬老院、养老院主要收养无亲属子女赡养、无经济收入、无劳动能力的社会孤老和五保户。人们形成了刻板印象觉得入住养老院都是没有儿女的,把父母送进养老院也是一种不孝的行为。一般人在观念上难以接受养老院这种社会养老方式。

第二,养老院设施不全

老人或亲属在选择养老院时,对养老院的设施条件进行过了解和实地考察,形成了对养老院的初步预期和入住决定。在养老院生活过程中,老人才会体验到养老院设施对他们的意义。过分看重设施本身或与家庭居住环境比较,不利于老人适应养老院生活。

第三,家庭关爱未得到及时满足

老人住进养老院,离开家庭环境,但仍然需要与家庭成员保持联系和接触。访谈发现,在适应较好的老人中,80%的老人选择养老院时很看重离家近的条件。多数老人的配偶、子女和其他亲属的探望和电话问候相当频繁,每星期l-2次或更多。住养老院之前以及之后老人与家庭成员关系密切、和谐程度会影响老人适应养老院生活。

第四,护理工作欠规范

有些不能自理的老人,常得不到很好的护理。主要原因在于护理人员太少,且都没有经过专业培训,无法准确及时地发现和应对老人身体的不适,有时耽误了疾病的治疗。

二、讨论

从访谈中,我们了解到,其实入住的老人不仅是需要照顾的弱者,而且是有能动性、独立性和丰富人生经历的智者。因此,养老院应该充分发挥入住老人的能动性,使其投入到院舍监督和管理中,让他们能在养老院中找到认同感和归属感。

要加强入住者的归属感,可以从管理制度上,社会支持方面,心理支持方面着手。

第一, 养老院的管理者。有能力的话,应扩大院方投资,改善院里的生活质量和院里的环境。让老人对这里的生活有较高的满意度。开设一些活动,满足不同的老年人的娱乐需求。

第二,社会人士。应加强对养老院老人的关怀,常安排慰问团队拜访与慰问。

第三, 心理咨询机构。养老院如果有条件应尽可能的建立心理咨询机构,以帮助老年人解决各种心理困扰。而且对于新入住的老人应教予心理调适的方法。

最后, 家属。亲人远离老人却发挥着重要作用。应提醒子女常来看望老人,并注意与其沟通。

三、结语

对于未来的养老行业来说,宽松并具有弹性的生活环境对老人来说非常重要。当然要达到这个目标,就需要政府从资金筹集、制度安排、服务提供、政策支持、法律监督监管等方面综合设计,由此看来我国的养老制度的完善还有很长的路要走。(作者单位:四川师范大学成都学院)

参考资料

[1]邬沧萍主编.社会老年学[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9.10

[2]Nancy R.Hooyman,H.Asuman K/yak,SOCIALGERONTOLOGY(5th ed),A Viaeom Company,1999

[3]何丽,陈孝曙,杨正雄,等.北京市郊区两所敬老院健康养老现状与问题初探[J].中国全科医学,2002,9(5):705-707

[4]康颖蕾. 养老院老人生活满意度研究——以成都市颐乐村养老院与颐乐福利中心为例[D].成都:四川大学公共管理学院,2007.5

[5]廖敏.长沙市养老机构及入住老人需求的调查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社会学,2006.11

[6]丁华,徐永德.北京市社会办养老院入住老人生活状况及满意度调查分析[J].北京社会科学,2007,3:15-19

[7]阎志强.广东退休老人社会适应研究[J].南方人口,2006,4(21):19-27

上一篇:美的享受 情的收获 下一篇:城乡统筹视阈下农村土地流转制度改革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