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用新媒体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时间:2022-08-27 09:46:58

运用新媒体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东北新闻网是中共辽宁省委宣传部主办的省级重点新闻网站,作为主流新闻媒体,网站始终牢记职责使命,坚定正确政治方向,把握正确舆论导向,坚守网上红色阵地,时刻紧盯互联网新技术、新应用在传媒领域的发展,不断拓宽传播渠道,以手机版、手机报、新闻客户端、微博、微信等全媒体形式开展网上宣传,是网上宣传辽宁的主力军。特别是近几年来,按照省委宣传部“坚持导向、坚守阵地、科技引领、创新发展”的要求,强化互联网思维,积极探索,不断创新,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传播上做出有益尝试。

一、着眼手段创新,运用新兴媒体宣传先进典型,引领网络新风

手段创新是宣传思想工作创新的重点之一,网上宣传工作既要基于我党长期探索出的宣传规律,又要面对新的传播手段,创新方式,讲求效果。如今,随着互联网迅猛发展,媒体格局、舆论生态、受众对象、传播技术都在发生前所未有的深刻变化,这就要求新闻网站要顺应互联网发展大势,勇于创新、勇于变革,主动适应分众化、差异化的传播趋势,切实增强新闻宣传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在这方面,网站做了一系列积极探索,主要体现在全国重大典型当代雷锋郭明义的宣传上。

从2010年起,东北新闻网综合运用新闻整合、多媒体专题、3D全景等多种宣传形式和手段,例如,用图片、文字和音效合成制作的电子杂志《幸福正传――和当代雷锋郭明义在一起的日子》流量达5.8亿,推广郭明义作词的电影《郭明义》主题歌《把幸福给你》点击量超过2.3亿,用3D技术制作的郭明义先进事迹网上展馆流量超过2000万,等等。但社会反响最强烈、持续性最好的是利用微博新媒体。

2011年,当时微博迅猛发展,但微博中鱼龙混杂,主流舆论偏弱。东北新闻网深深地感到,在微博这个舆论场中,特别需要郭明义这样的先进模范人物的声音。2011年3月25日东北新闻网帮助郭明义开通了实名微博“鞍钢郭明义”,并成立专门团队和郭明义一起研究,组织线上线下公益活动,策划微博话题,监看微博和评论。

郭明义微博开通之后受到广大网友热捧,以日均增长1.4万粉丝的速度名列微博新人排行榜第一位。2011年6月12日粉丝突破100万,成为网上最火的道德模范微博。为使郭明义微博的内容吸引人,避免网民审美疲劳,和郭明义一起研究探索在话题设置和整体策划上做文章,通过帮助郭明义每天在微博上讲述一个平凡人的爱心故事,举办网络访谈、微访谈,通过微博组织献爱心、编辑出版图书《郭明义微博选摘》《郭明义画传》《指尖上的正能量》等方式,使郭明义热度不减,其微博关注度不断升温。郭明义微博现有粉丝2122万多,曾一度在新浪名人排行第47名。他每天都通过微博把正能量传递给全国网民,已1.3万条。郭明义微博传递的正能量正感染和引导着无数网民,发挥出在“民间舆论场”中传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作用,成为真正的网络意见领袖和“红色大V”。

郭明义微博有着巨大的感召力和社会动员力。通过微博,几年来网友们共成立了450多支郭明义爱心团队的分队,遍及全国30多个省市,6万人参加了爱心团队和爱心活动,收到善款1600万元,有1万多人得到了捐助。正是由于郭明义的加入,微博上有关公益、道德的话题越来越多了,微博被赋予了新的价值与内涵。

在维护好郭明义微博的同时,东北新闻网还建设了以郭明义为群主的郭明义爱心团队微博群,有3600个单位和个人成员加入,成员人数超过10万人。组建了全国第一个道德模范微博群“大爱辽宁”,武秀君、高玉贤、徐文涛、曹伟、袁存泉等我省120位道德模范加入其中。这两个微博群和郭明义一道,形成了网上正能量的大合唱。此外,还帮助新时期宣传干部楷模周恩义开通微博,粉丝已突破1000万。

郭明义微博引发了社会强烈反响,人民日报、新华社、中国青年报、经济日报、中央电视台等媒体浓墨重彩地宣传报道。人民日报《解读郭明义的微博力量》中强调:“先进人物永远被时代、群众所需要。但是一个时代有一个时代的表达方式和传播手段,只有积极利用、善于运用,才能拥有话语影响力。”中央电视台连续5天在《朝闻天下》《新闻直播间》《新闻30分》等栏目中滚动播出《郭明义和他的“粉丝”》系列报道;光明日报在郭明义微博粉丝突破1000万前后连续刊发5篇稿件,评价郭明义微博:“在这里,微博成为了汇聚真善美的平台,成为了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和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窗口。”这些中央媒体稿件迅速成为新闻热点,在网络上被大量转发,仅光明日报署名文章《郭明义微博》,就被全国329家网站转载,都被置于网站最醒目的位置上,掀起了网上热潮。

值得一提的是,2014年在由、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中国记协主办的首届“好记者讲好故事”演讲活动中,我们一位郭明义宣传团队的同事在来自全国新闻战线的上百名优秀记者中脱颖而出,成为十佳,参加了央视特别节目录制,他演讲的题目是《用微传播弘扬我们的价值观》,内容就是东北新闻网几年来创新运用新媒体平台,传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故事。他的演讲为东北新闻网、为辽宁新闻界争了光,甚至是作为唯一一位入选十佳的网络新闻媒体代表,为整个互联网新闻界争了光。

刘云山同志、李长春同志、刘奇葆同志先后在辽宁视察时,对东北新闻网运用新媒体手段宣传重大典型的做法给予充分肯定和高度评价。之后东北新闻网为郭明义开通了腾讯微博和微信公众订阅号,粉丝在不断增加。郭明义的微宣传是指尖传递正能量的有益尝试。郭明义微博的成功是对道德的力量和榜样的力量的肯定,更是对创新宣传思想工作的肯定。

二、着眼正确导向,用优秀网络文化产品传播正能量,推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入脑入心

创作优秀的网络文化产品是丰富先进文化的重要内容,东北新闻网以微视频为突破口,以传播中华传统优秀文化和网络主流文化为主题,结合辽宁先进人物宣传推广,创作了一批适于新兴媒体传播、格调健康向上的网络微视频作品,并不断增强艺术性和观赏性,增强吸引力和感染力,让网民爱听爱看、产生共鸣。

2012年,东北新闻网创意制作了以我省十位先进模范人物演绎当代雷锋郭明义十个真实故事的十集微电影《我是郭明义》,网上点击量达到2.2亿。在郭明义微电影取得成功后,2013年又根据新时期宣传干部的楷模周恩义的真实事迹制作了六集微电影《深情――周恩义的故事》,浏览量达到1.6亿。2014年,又拍摄制作了十集微电影《村官桂兰》,讲述全国创先争优优秀党员王桂兰的感人事迹。

2015年,为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东北新闻网推出了50集系列微视频《辽宁抗战往事》,全景展现了从1894年甲午战争开始到1964年改造并遣返日本战犯这段长达70年的辽宁抗战史。制作团队在图书馆、档案馆查阅了大量第一手资料,走遍了辽宁14个市,行程超过一万公里,采访当事人、专家学者500多人,仅积累的视频素材就超过800小时。力争每一条史料、每一个结论都有据可查。该片主题鲜明突出,内容短小精悍,真实展现中国共产党在14年抗战中所起到的中流砥柱作用,弘扬抗战英烈不屈不挠、视死如归的爱国主义精神和可歌可泣的抗战故事。

《辽宁抗战往事》播出后2个月的浏览量就突破1亿。众多网站在首页上重点转发,新华社客户端一个月浏览量超过3000万;辽宁广播电视台IP电视、移动电视、网络电视中滚动播出,仅沈阳市公交车载电视上的播出内容每天就至少覆盖400万人群。多家企事业单位把《辽宁抗战往事》作为员工内部学习和面向公众进行历史教育的一项重要内容;国防大学也将《辽宁抗战往事》作为课堂上的教学视频。东北新闻网还编辑出版了书籍《辽宁抗战往事》。

此外,东北新闻网积极探索网上宣传特点和规律,针对网民阅读兴趣向“读图”“视频”转移的变化,阅读习惯向“碎片化”发展的趋势,推出了几档系列网络短视频节目,积极传播好声音、正能量。品牌栏目《网事知多少》是用网民喜爱的形式解读网络热词,如腹黑、逆袭、吐槽等,生动活泼,寓教于乐,着力引导网民正确看待网络热词,理性对待网络现象和社会现象。现已推出60多期,每期流量40万以上。

运用微视频传播和弘扬中华传统文化,是东北新闻网微视频的又一亮点。《解读千字文》以传统蒙学教材为主要介绍对象,通过对中国汉字的历史来源、演变过程及意义变化的解读,达到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介绍和普及的目的;以介绍中华民族音乐为主要内容的《国乐之声》,用网络视频的方式对中国传统音乐乐器、传统曲目、杰出音乐家进行系统介绍,力图通过对传统民族音乐精神内涵的发掘,弘扬中华民族厚重的历史文化积淀和人文内涵;制作以传播和发扬中国武术精神为主的网络视频节目《精武辽宁》,通过对辽宁武术家的展示和介绍,系统梳理中华传统武术在民间的发展脉络,提倡热爱国家、自强不息、奋发有为、积极向上的传统文化核心理念;制作以介绍传统礼仪文化为主要内容的网络视频节目《中华传统礼仪》,倡导文明有礼、诚信友爱、和谐有序的社会风气,阐发中国传统礼仪的精神内涵和哲学底蕴,让广大网民了解中国悠久的礼仪文化传统,加深对中国文化的认识。

这些节目每周播出一期,每期5―8分钟,每期节目点击量都在30万左右。这些原创视频节目深受广大网友特别是青少年网民喜爱,被搜狐、优酷、土豆、新浪等网站广为转发。

三、着眼技术引领,建设3D网上展馆,形成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规模效应

网络技术日新月异、突飞猛进,以最新的网络技术构建网站的核心竞争力,是网站生存和发展的有力支撑。东北新闻网始终把核心技术建设放在非常重要的位置,建设了东北第一家IPV6数据中心和下一代互联网实验室,以先进网络技术为内容建设提供强有力的支持,形成了内容与技术的良性互动。

辽宁是英雄模范辈出的地方,建国以来,从孟泰、雷锋,到郭明义、罗阳,辽宁涌现出一大批在全国有重大影响的先进典型。仅被评为全国劳动模范的先进人物,辽宁就有1291人,数量居于全国前列。荣获省(部)级以上荣誉称号的先进人物超过14万。这些先进模范人物的先进事迹是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鲜活教材,是典型宣传工作的宝贵财富。而充分利用新兴媒体创新先进典型宣传手段、载体和方式,则是适应新形势要求、加强改进先进典型宣传的重要手段之一。

2014年,东北新闻网用3D全景展示技术建设“辽宁好人网上展馆”,依托辽宁模范人物的丰富资源,将片段性、一次性的先进典型宣传变成系统性、长久性的形象展示,让“辽宁好人”精神品牌更加响亮,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真正鲜活起来。力争将我省14万先进人物全部收录进来,打造永不关闭的红色主题展馆。

展馆主要由“模范人物展厅”“时代楷模展厅”“最美人物展厅”“身边好人展厅”等四部分组成。“模范人物展厅”目前主要收录组织、政法、卫计、新闻出版、人社、工会、共青团、妇联等相关部门评选出的先进模范人物。“时代楷模展厅”收录省委宣传部集中组织宣传的全省重大先进典型。“最美人物展厅”收录在本职岗位和社会生活中做出突出贡献或有高尚行为的先进人物。“身边好人展厅”收录在日常生产生活中,在爱岗敬业、助人为乐、诚实守信、孝老爱亲、见义勇为等方面涌现出来的好人好事、凡人善举。

网上展馆充分发挥网络技术优势,使用了当时先进的虚拟现实技术,通过数据建模、渲染、全景合成、漫游等具体步骤合成。展馆画面全部采用1080P高清格式,能实现360度环视,真实感强,画面清晰度高,场景细节表现完美,综合图文、音视频形式全媒体展示,使网民在浏览虚拟展馆时,同时感受声、光、像的展现效果,如参观实体馆一样有身临其境的感觉。其最突出的特点是“可操作,可交互”,数据量较小,普通电脑均可播放,适合网络访问;时效性强,可随时更新扩充。为适应新兴媒体社交化的发展趋势,拓宽社会化传播渠道,展馆打通了与社交媒体的连接通道,设置了与微博、微信、QQ、人人网、贴吧、百度空间等所有社交平台的链接入口,网友可以随时将展馆链接和留言内容分享到社交平台。同时,还为“辽宁好人”网上展馆开通了微博和微信公众账号,可在线下将信息、内容直达受众手中。

目前,展馆已收录全国道德模范、全国劳动模范、全国优秀共产党员、全国三八红旗手、中国青年五四奖章获得者、人民满意公务员、“辽宁好人.时代楷模”、“辽宁好人.最美人物”等1500多位个人和集体。并为雷锋、孟泰、郭明义、罗阳、周恩义、李超、钱学余、毛丰美等全国重大典型,以及陆续评选出的时代楷模搭建了个人展厅重点展示。

在陈展内容上,注重收集收录先进模范人物的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及领导批示、新闻报道等,还包括一些重点典型人物的电影、话剧、歌曲、电视专题片、微电影的资料,使网友可以通过参观了解到先进人物的全部事迹和相关资料,成为典型学习宣传的权威教材。

展馆自2014年8月1日上线以来,浏览人次超过900万,网友留言3000多条。从留言内容来看,网友们非常喜欢这种3D网上展馆的形式。有网友认为,网上展馆是正能量与新科技的完美融合,相比实体展馆,更全面、更有新意。有网友表示,互联网时代了,应该多建这样的网上展馆,让孩子们在家里就能上网学习、深受教育。有网友留言称,许多博物馆、纪念馆,观众不一定都能去现场参观,通过这样的方法就都能去看看了,希望把这种方法推广,让更多的纪念馆也用3D模式展示出来。展馆已经成为学习先进模范,传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生动教材。

从2014年5月起,东北新闻网还运用3D实景技术,为辽宁的18家部级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建设了网上展馆,如“九・一八”历史博物馆、辽阳市弓长岭雷锋纪念馆、本溪东北抗联史实陈列馆等,用高清全景图像的真实场景虚拟实体展馆,并实现全方位互动式观看,在网上呈现出实体馆的原貌。目前还在建设37家省级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网上展馆。

展馆采用3D全景技术制作,是基于全景图像的真实场景虚拟现实技术,通过计算机技术还原展示真实场景,并实现全方位互动式观看。网上展馆不是实体展馆的简单复制,而是实体展馆社会价值的补充和扩展。相比实体展馆,网上展馆突破了“时空”限制,网民可以在任何地点任何时间通过互联网参观浏览,有利于提高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的展出率和展出效果,有利于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历史文物的保护和传承;利用3D全景结合多媒体技术包括文字、声音、图片、视频等形式不但可以充分展现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的原貌,还可以加入基地无法展示的其他信息,进一步开拓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的建设、管理以及宣传方式方法。

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网上展馆充分体现新媒体的技术优势,有效拓展爱国主义教育的渠道和方式,是广大网民特别是青少年学生了解历史知识和革命传统的重要课堂,是增强爱国情感、培养民族精神的重要载体,是创新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形式。对于加强和改进青少年思想道德建设具有不可替代的特殊作用。用3D实景技术在网上集中展示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在全国也是首创。

2014年,刘奇葆同志视察辽宁时观看了这两个网上展馆并给予充分肯定,还要求中央文明网和人民网向东北新闻网学习,建设“中国好人网上展馆”。

四、着眼阵地拓展,建设覆盖全省的城市和乡村两大网络平台,推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深入基层

东北新闻网不断增强阵地意识,在守住、用好现有宣传阵地的同时,积极抢占开发新阵地。首先是线下领域的拓宽,利用新媒体为基层工作服务,其次是新平台的利用,不断开辟新的传播方式和传播领域。

为加强我省基层网络文化建设、精神文明阵地建设和网上宣传舆论阵地建设,解决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问题,东北新闻网在全省建设了城市社区网络平台和“惠农乡村通”网络服务平台。这两个网络平台在加强舆论引导,传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同时,极大地满足了广大农民的多样化信息需求,是宣传阵地延伸、基层工作创新的重要举措。

全省社区网络平台是在辽宁省委宣传部领导下,由省文明办、外宣办和各市文明办、网络处(科)以及东北新闻网、东北新闻网各市工作站、各市新闻网站共同协作建设,经过三年多努力建成的。这个平台为全省4392个城市街道、社区免费搭建了网站,覆盖率100%,惠及2881万城市居民。这是在全国所有网站中独具的优势资源。在财政部1400万资金支持下,目前正在完善系统功能,提高智能化水平,引进电子商务服务,全方位提高服务能力。

正在建设辽宁省惠农乡村通网络平台。从2014年5月开始,以村为单位,无偿为辽宁全省农村11762个行政村建设互联网站。目前已为朝阳、葫芦岛、阜新、铁岭以及沈阳的新民、康平、辽中、法库等市县下属的行政村建成3874个村站,正在筹集资金,力争实现农村全覆盖,惠及1507万农民。整建制全覆盖建设村级互联网络平台在全国尚无先例。

基层社区和农村网络建设落后的原因主要是经费紧张,无力支付网站建设和维护费用。这两个网络平台建设从信息采集、设计制作到服务器空间、系统培训,再到之后的升级改造、长年维护,对基层干部群众来说,全部是无偿的。平台栏目设置清晰简洁,使用操作简单明了,居民和村民学得进、听得懂、记得住,没有网络基础的人半天就能学会浏览和信息。这种普惠性和广泛性的方式,既减轻使用难度,又提供一个文明健康的属于群众自己的网络文化舞台,真正让广大群众共享改革发展的文化成果。

这两个平台在满足广大城乡居民信息需求和生活服务功能的同时,还通过推介当地文化和旅游资源,开展网络志愿行动、网络评选、网络教育、网络娱乐等活动建设丰富厚重的人文网上辽宁,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传播落细落小落实。

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任重而道远,东北新闻网今后将一如既往地积极探索,大胆实践,继续在创新传播载体、拓展传播渠道、植根传统文化上下功夫,为网上精神文明建设做出新的贡献。

上一篇:谈谈电视新闻语言口语通俗化的风格特点 下一篇:一类不确定时滞线性切换系统的鲁棒H∞控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