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语文老师要让传统文化走进课堂教学

时间:2022-08-27 09:30:26

论语文老师要让传统文化走进课堂教学

我国是一个非常富饶的国家,有着几千年的文化历史,传统文化是我国最为重要的一种文化,为了能够让学生更好地了解这种文化,笔者将语文教学和传统文化结合在一起,并将传统文化融入到课堂当中。

语文教学传统文化内涵一、传统文化和语文教学

一个国家之所以能够长远发展,就是因为这个国家所具有的传统文化,传统文化是国家力量和智慧的一种表现。是我们民族发展壮大的基础,是中国人的灵魂。然而伴随着国际化交往越来越频繁,我国的发展历程逐渐趋于世界化,各种各样的文化在互相交融和碰触。面对着多种文化的诱惑,青年学生们不知何去何从,这时弘扬中国传统文化则显得尤为重要。

语文是我国文化的内涵,是我国文化的载体。在语文教学当中,要将知识传授、培养语感和中华民族文化的底蕴、传承我国文化精神的重要任务放在教学当中。在学校教育中,一定要将弘扬我国民族文化,弘扬我国伟大的传统为主要目的。在初中语文教学中,适当的融入传统文化的渗透,能够有效地提高学生的自身素养以及民族情怀。所以说必须将民族文化和传统文化相结合,这是我国目前教育发展的必然走势。

在语文教学中,教师的作用是巨大的,他起到一个传承的作用,他是我国传统文化的传播者。在新课改的环境下,教师要积极的改变自己的教育方式,转变教学观念,提高自我文化修养、丰富自我的文学底蕴,通过教学的这种方式,通过对话的这种方式,使学生能够自觉地接受我国传统文化,学习我国传统文化,传承我国传统文化。

在语文教材中,所摘取的一些古代的文章,所选取文人墨客诗词歌赋都饱含了我国古代历史文化,和古代文化常识,蕴含了丰富的传统文化。学生不能只关注高考的导向,只带着功利目的去学习,这样怎么能读出陶渊明的清高,屈原的愤慨,李白的浪漫,杜甫的忧国忧民。语文有别于其他学科,言为心声,文品即人品,想理解好一篇文章一定要能与作者产生共鸣,这就需要学生能体会作者创作时的心情,理解作者的清高,并在心中产生深深的敬佩之情。所以现在能真正学好语文的学生越来越少。语文想取得更好的成绩很难,不是功夫不到,而是情感体验不到,思想境界不到。

二、将传统文化渗透到语文教学中

这就要求我们语文老师在教学中多进行传统文化的渗透,尤其是品德情感上的。让学生学会品文,学会做人。这对教师本身的素质就提出了较高的要求,也就是说和其他的教师相比,我建议语文老师还要保持点文人的清高,能静下心,在研究高考的同时还要研究优秀文章,研究优秀文人,提高自己的道德修养。当老师熟读作者,走进了作者的世界,还愁体悟不到作者的内心情感吗?当你深深的被作者折服,你还会面对学生无话可说吗?学生面对着这样侃侃而谈的老师,还能不和老师一起陶醉其中吗?在这样的氛围中,学生怎么能不被优秀的古代文化感动,在学习的同时学生也不知不觉提高了自己的文化素养和道德水平,逐渐会培养出对古典文化的兴趣。优秀的传统文化也不知不觉渗透到他们的心中。

在高中教材当中,其文本才是教学的重要资源,是能够进行对话的一个依据。在高中语文教材中,其内容奠定了丰富的传统文化。从汉语言角度来说,教材中所选取的内容都是从古至今,其时间的跨越度是非常广的。来源于古代文人墨客笔下的佳作更是数不尽数,这些都是古代人们遗留下来的宝藏。蕴含了我国古代的人文风景和古代的文化,小到仪态、礼节、大到风俗、整体文化等都会对我国现代文化建设有着一定的意义。有着它自己的价值观、审美观和人生观,有着中华民族特有的精神、性格以及相对应的品质。课程标准版高中语文课本中的古代作品多为不朽之作,它是我国文化的精髓所在,其中蕴含了浓厚的民族底蕴,将我国民族文化照的闪闪发光。在进行教学的过程中,要从具体的某一篇文章着手,要把握其内涵和意义,要充分的领悟其文章的精神所在。只有牢固了学生的文化底蕴,才能够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不会只在浅层次上漂浮,能够真正的得到提高。所以说,教学应该以引导学生立足为根本,感受民族文化的精髓。但是教材里的内容还是一小部分,想要真正的传承我国的传统文化,还应该要求学生在课外的时候,多读一些古代的书籍。阅读不能仅仅局限于课内,应是“得法于课内,得益于课外”,语文阅读能力的提高只有依靠大量阅读,没有捷径可走。

三、将语文教学和课外阅读结合在一起

新课标中明确指出了,课外阅读是阅读教学的一种重要部分,应该根据不同的学生,适当地推荐一些符合学生的读物。这就要求教师在教材中的进行教学的时候,通过教材的内容进行扩展。

例如,通过《林黛玉进贾府》的学习,我们可以推荐学生读一读曹雪芹的《红楼梦》;读完了《采薇》之后,可以推荐学生读一读《诗经》中的内容。在进行拓展延读的时候,要考虑到学生的兴趣和其本身的特点,然后创设一定的情境,激发学生的热情,通过声音和感情的融合,激发学生的参与认清,设置一定的悬念,从而引发学生的思考。让学生能够有余兴未尽之感,从而想要阅读和教材内容相关的部分。例如,在学习《林黛玉进贾府》一文时,我们可以让学生观看电视剧《红楼梦》中的相关部分。

要引导学生树立阅读重要性。让学生能够明白阅读和个人的成长、阅读和生活之间的关系是非常重要的,使得学生能够在心理上将阅读放在一个更高的层次中。

可以适当的在教学中,举办阅读交流会。在每个月的时候拿出一定的时间,开展阅读专题交流会。阅读经验交流,走进古代文人墨客的故乡,阅读方式培训等活动,为学生树立起一个好榜样,让学生能够更好地进行阅读。这样做不但能够让那学生保持课内自觉阅读意识,还能够在课外积极的扩展延伸阅读的范围,并且能够有效地将自身的阅读经验应用于课外阅读当中。

还可以为学生挑选一些阅读的材料、书籍。教师要将体现传统文化精神为主要目标,并将能和教材搭边的内容融入到学生当中,让学生更好地走进祖国的传统文化当中,并且能够取其精华。

每个月安排两节连续的语文课来阅读老师准备好的课外书,然后找自己喜欢的段落摘抄,这个活动受到学生的欢迎。这样的方式能够开阔学生的视野,增加学生的知识,将文本中所展现出来的文化知识融入到更加广阔的文化背景下,从而更深刻地体会传统文化的魅力,感悟我国优秀文化的内涵,使其发扬光大。

四、结语

总而言之,对于语文教学来说,只有将教材内容和课外内容相融合,才能够更好地进行教学。融合我国传统文化,发扬我国传统文化的精神和内涵,不断地将传统文化中的精髓渗透到教材当中,培养学生的民族意识和人文素养。

参考文献:

\[1\]龚肇兰.语文教学改革初探 \[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06).

上一篇:如何激发和保持小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 下一篇:浅谈如何在初中数学教学中有效创设问题情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