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光标还能支撑多久

时间:2022-08-27 08:07:54

陈光标最近有点烦。围绕这位中国“首善”的种种传言,此起彼伏,纷纷扬扬。

事出《中国经营报》。前不久,这家报纸在显著位置刊出记者调查《中国“首善”陈光标之谜》,对陈的多次捐赠提出质疑,有的甚至全盘否定。

比如,陈曾于2007年捐赠家乡两大公益项目,一为占地30多亩的老年人活动中心,一为占地20余亩的大型农贸市场。据陈宣称,两大项目耗资达2600万元。这也成为其冲击当年慈善榜“首善”的重要依据之一。然而,记者实地调查结论是,此二处产权,至今皆属陈光标之弟黄埔公司副总经理陈景标所有。据当地知情人反映:“这两个地方,目前都有租金回报,名为‘捐赠’,实为投资。”

另一捐赠项目,数目更加庞大。2009年,陈捐建南京黄埔防灾减灾培训中心,投资数额达1.3亿元。记者调查结论,又是如出一辙,“中心刚建好,陈光标就将公司搬了进来,现在又在筹划产权转让,怎么看都不像一次正式捐赠,称之为投资房地产更为贴切。”

其他还有,陈声称捐给某某基金会多少人民币,记者调查,中国并无这个基金会。或者,陈说捐出数千万元,记者调查,实际仅捐几百万元……

经营报文章发表,舆论界一片哗然。陈光标见状,立即出面辟谣,并拿出一张张证据,证明自己确实捐了,并非记者说的“假捐”。

陈的辟谣视频,老詹仔细看过。陈所列证据,皆能拿出实物,应该说确有其事。但是,《中国经营报》记者所列数例“假捐”,包括他捐给家乡和南京的一个“市场”和两个“中心”等等,到底是真是假,陈并未回应。

一个是报社记者,一个为中国首善,到底该信谁的?这且按下不表,老詹心存疑虑的是,陈光标这位中国首善,其经营和捐赠,到底还能支撑多久?

陈是靠什么起家的呢?1997年,陈在南京注册金威利电子医疗器械公司,掘到第一桶金。2000年又组建江苏黄埔投资集团,主要业务是收购银行不良资产,整合盘活后出让。不久,南京为迎接世界华商大会,江苏展览馆需拆除,陈光标接手此工程,发现这是一座“富矿”,自此全面转向拆迁,因其风格独特的高调慈善,因其各种媒体的频频曝光,这位“中国首善”在历次拆迁中力压群芳,占尽风头。屡屡得手大型工程,给陈光标自然带来巨大效益。然而同样不言而喻的是,陈的一次又一次大手笔而且是真金白银的现场捐赠,也将其所得利润,掏得十之八九。陈的经营状况究竟如何,外人自然难以知晓,《中国经营报》记者查询工商资料后披露,2003年,黄埔公司销售收入783万元,利润309万元。但从第二年开始至2009年的6年间,公司一直陷入亏损状态。2009年亏损达1696万元。而工商资料同时显示,该公司的销售额从未过亿,其中2007年销售额为920万元、2008年销售额为4229万元、2009年销售额仅为3296万元。

看完以上数字,人们不由疑惑,既然公司销售从未过亿,其一次又一次数千万甚至上亿元的捐赠,又是从何而来呢?

这,大概也是《中国经营报》觉得奇怪,所以派出记者深入调查要想弄清楚的疑问吧。

或许也正因此,有人分析,陈为什么越来越喜欢手持人民币直接“发钱”呢?因为,如此捐赠,一来总量不大,派发上千人之众,花费不过十多万元。二来直接发钱,总量无法计算,到底捐出多少,旁人不得而知。

在中国,陈光标是个有争议的人物,其屡屡高调裸捐,出手慷慨大方,确实令人尊敬,确亦非一些心胸狭隘抠抠索索的所谓大款老板明星可比。正因此,《中国经营报》对这样一位受到国人尊敬的慈善人士进行调查,肯定会被认为是鸡蛋里头挑骨头,没事找事,自我炒作,有人甚至会认为该报丧失媒体人的良心和品德,不该对慈善人士如此不敬,公开发难。

《中国经营报》到底做得对不对?究竟可不可以对一个受人尊敬的名人进行调查?老詹以为,作为一家负责任的媒体,这样做无可厚非。关键的关键在于,你的报道,是不是客观,是不是真实。

最近,有消息披露,陈光标的拆迁公司已经好长时间没接到单子了。陈的慈善捐赠不管高调也好,低调也罢,都该全力支持。就目前陈的处境而言,哪里有大的拆迁项目,先给介绍一个两个,以解其燃眉之急,这比说什么好话都强。

上一篇:奥巴马打响美国高铁投资“第一枪”等 下一篇:房地产投资与经济增长及产业发展的关系研究(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