休克和重症脱水病人的静脉穿刺方法

时间:2022-08-27 07:13:00

休克和重症脱水病人的静脉穿刺方法

[关键词] 休克;重症脱水;静脉穿刺

[中图分类号]R472 [文献标识码]C [文章编号]1673-7210(2008)05(b)-158-01

静脉穿刺是临床上治疗、抢救病人最常用的技术操作之一,没有丰富的临床经验和过硬的技术,穿刺不易成功,不仅会给病人带来皮肉之苦,而且还会延误病情,甚至错过抢救时机引起病人死亡。因此提高静脉穿刺技术,在临床上非常重要。尤其休克和重症脱水病人,由于有效血容量严重不足,静脉压低,导致静脉空虚,血管腔扁瘪,不仅看不到血管,即使有经验的护士也难以摸到,而无法完成静脉穿刺。现结合多年来抢救休克和重症脱水病人的工作经验及相关文献资料,将休克和重症脱水病人的静脉穿刺方法介绍如下:

1促使静脉血管扩张显露的方法

1.1通常的促使静脉血管扩张显露的方法

1.1.1拍打穿刺部位及附近血管,使血管扩张充盈[1]。

1.1.2扎好止血带后向心方向按摩推压血管,使注射部位血管充盈[2]。

1.1.3热敷,由于湿热作用可使局部血管扩张[3]。

1.2弹性带缠绕法

在肢体最上端(如上肢近腋窝处、下肢取大腿根部)扎好止血带后,以弹性材料带(如剪成4~5 cm宽的自行车内带)从止血带下方向肢体远端拉紧缠绕数周,静脉内的血液即由近心端被挤向远心端的注射部位,其血管充盈后在充盈部位上方再扎一止血带,即可按常规方法穿刺。

1.3下肢抬高法

将卧床之患者双下肢抬高90°,则通过重力作用使下肢血液回心,增加回心血量,使注射部位静脉压升高,血管充盈。这是因为人体从卧位转为立位时,由于重力作用,身体低垂部位静脉扩张,因此静脉回流减少,从而导致外周循环血量减少[4]。反之,如将双下肢抬起90°,由于重力作用血液重新分布,使静脉中贮存的血液回流入右心房,增加了回心血量,从而增加有效循环血量,而使上肢静脉压提高,促使血管充盈。(双下肢面积占全身面积的(9×5+1)%,即46%,由此推算,下肢血液量占全身血液总量的40%以上,所以本方法等于“自身输血”)[5]。

1.4肌肉泵促进法

在抬高下肢同时活动其双下肢的膝、髋关节,则通过肌肉泵作用增加回心血量,使注射部位静脉充盈。这是由于静脉血管比相应的动脉血管口径大、管壁薄、数量多,具有扩张性,故容量较大,易受管外压力变化的影响,引起容量的较大变化,安静状态下,有60%~70%的循环血量容纳在静脉中,起到了贮血库的作用[4]。当肌肉收缩时,在肌肉内和肌肉间的静脉受到挤压使静脉血液循环加快,另一方面由于静脉血管内有静脉瓣,使静脉血只能流向心房,不能逆流,这样骨胳肌的收缩和静脉瓣一起对静脉循环起着泵的作用,称为静脉泵或肌肉泵,下肢肌肉进行节律性舒缩活动,肌肉收缩可将静脉的血液挤向心脏,肌肉舒张时,静脉内压力下降,有利于毛细血管内和微静脉内血液流入静脉,使静脉充盈,肌肉泵的作用能很好地发挥,可使上肢静脉充盈扩张[4]。

1.5口服、鼻饲或肛管灌肠输液促使静脉扩张法

一般认为,结肠可吸收进入其内的80%的水和90%的Na+和Cl-,人体由胃肠道吸收回体内的液体量可达8 L之多。因此可通过口服、鼻饲使液体通过胃肠道吸收增加有效循环血量及Na+、Cl-,也可通过灌肠滴注液体补液方法增加循环血量促使静脉扩张[4]。

2静脉穿刺的进针方法

2.1挑起进针法

静脉显露不太明显时可采用此法,即细心把针头刺入血管肌层,将针放平后使针头稍微挑起,把血管前后壁分离,使针尖的斜面滑入血管内有失阻感,则可避免刺破血管后壁。当刺入静脉腔后,有时也不见回血,当挤压近心端血管时会有少量回血,或回抽仍未见回血而细心体会又确感进入血管,可缓慢注入生理盐水以观察局部有无肿胀或疼痛,以确认穿刺针在血管内。

2.2自动回血负压进针法

穿刺前先将输液器过滤球上方输液管反折挤压出数滴液体,并紧握在手掌心内不松开,同时拇、食指持输液针柄穿刺进针,当针尖刺入皮下时即松开挤压部输液管,这时输液管内形成负压,则当针刺入静脉腔后即自动回血。

以上静脉扩张充盈法及穿刺进针法也适用于静脉不显露且穿刺失败者,供从事临床及护理工作的同行参考,希望本方法能为同行在抢救休克及严重脱水病人时有所帮助。

[参考文献]

[1]张华.提高外周浅静脉穿刺成功率的方法与技巧[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04,20(24):59.

[2]陈汝兰,叶亚彩.指腹按摩法在浅静脉穿刺中的应用[J].实用中西医结合临床,2007(5):53.

[3]李向真.提高浅静脉穿刺成功率的方法[J].中华护理杂志,1999,34(10):639.

[4]范少光,汤浩.人体生理学[M].第3版.北京:北京大学医学出版社,2006.150-152.

[5]吴在德.外科学[M].第6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6.195.

(收稿日期:2008-02-14)

上一篇:急诊室护士发生锐器刺伤的原因与防护对策 下一篇:腹腔镜下子宫肌瘤挖除术的手术配合体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