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语文教学中如何将读和写有效结合起来

时间:2022-08-27 05:07:57

在语文教学中如何将读和写有效结合起来

【关键词】语文教学读和写有效结合)

众所周知,语言文字是作者情感抒发、心理升华的产物,是反复锤炼语言艺术;阅读是作文的基础,作文是阅读的继续和深化,读写结合是学用一致在语文教学中的表现;如果让“写”的活动进入课堂,将读、学、写贯穿到阅读教学中去,促进知识的迁移,那么,将会很好的提高学生的语文素质。

一、注重读写结合的关系

读写结合关系到关于小学语文教学的总体目标。培养小学生识字、写字、阅读、作文能力是小学语文教学的总体目标。写字、阅读、作文是一个系统。阅读具有吸收功能,为作文提供样式;作文具有表达功能,体现阅读的效果和水平。读写两者相辅相成,读是理解和吸收,写是表达和运用。吸收才有助于表达,表达的运用中又可以加深理解。阅读中指导学生作者分析、观察事物、遣词造句、连句成段、连段成篇的方法,虽有内化吸收、外化表达之分,但也有其共同点。两者都以生活为实践,思想认识为前提,语言文字为工具,学习顺序上都是从字、词、句、篇循序渐进的,两者是同步的。在这过程中,一定要千方百计帮助学生把知识转化为技能,否则,一切都是过眼云烟,随风而散。

二、注重读写结合方法

1.以读导写,以写促读的基本要求

读先于写并高于写,抓好阅读教学是作文的前提和基础。阅读材料中,教材是学生学写的典范,只要踏踏实实地练,就一定能轻轻松松地写,就如杜甫诗:“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多读多写,再讲究些实效,效果一定很明显。教师的责任就是在有限的时间里教读有限的精品、名篇,让学生尽可能多的获益。

2、读写训练的阶段目标

关于阅读教学课标规定:阅读教学的主要任务是培养小学生的阅读能力和良好的阅读习惯,要通过词、句、段、篇的教学和朗读、默读、复述、背诵的训练使学生掌握学过的常用词语,理解句子的意思;能给课文分段,归纳段落大意,概括课文的主要内容和中心思想;学习作者是怎样观察事物、思考问题和表达思想的;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比较熟练地默读课文,能背诵和复述指定的课文;能读懂适合少年儿童阅读的书报。

关于阅读教学三个阶段:字词训练该阶段在低年级进行,主要训练字词、简单句子、朗读,重点放在字词训练上。句段训练该阶段在中年级进行,包括句段训练、默读训练、课外阅读训练等,段的训练是重点。大纲中说:“理解句子是理解课文的基础。”读文章总要把一句句话读懂,才能把一段段话读懂。句子训练首先要让学生懂得句子是由词按一定规则组成的,它能表达一个完整的意思,并知道学生先找出句子的主要部分,进而找出附加部分,以便更准确的理解句子所表达的思想内容。

3、读写训练的作文训练

大纲中说:“小学生作文就是练习把自己看到的、听到的、想到的内容或亲身经历的事情,用恰当的语言文字表达出来。”小学阶段要使学生“能写简单的记叙文,能写常用的应用文。”

作文是学生自我表达,是自内而外的输出,所以要注意培养学生两方面的能力,做到观察、思维、表达密切结合。第一方面是用词造句、连句成段、连段成篇的能力,即表达能力;第二方面是观察事物、分析事物的能力,即认识能力。作文训练要坚持从说到写,由易到难的顺序,分步到位。

4、读写结合的几种做法

读写自然结合。文章读多了,自然就能写了。“劳于读书,易于作文”、“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熟读成章”等等。这都是传统的看法和做法。

读什么,写什么;读一篇,写一篇,读的目的是为了写。有的教师为了突出这种读写结合,甚至阅读课上时间都平分秋色,一般的时间进行读,另一半时间进行写,读写完全按比例的结合。

以单元训练主题带动读写结合。每一个单元都有一个主题,在表达方式上有所不同,积累,读写有要求,但是不机械,又形式多样。如课后小练笔,有添写空白,有续写,有仿写等;单元安排的读写练习,紧扣学生生活,内容丰富、形式多样,这符合学生的年龄特点。使学生想说,要说,会说。

5、要注意把握阅读经历的过程

一是由语言形式到思想内容。首先感受的必然是语言文字,先识字,读懂字词,在读懂句子,又巨资读懂段落含义,进而读懂全篇;通过对字词句段篇的理解,达到理解全文的主要内容和中心思想,这个过程是由局部到整体、有语言文字到思想内容的过程,也是由形式到内容的过程,这个过程的完结,仅仅是阅读的一半,达到初步理解的水平,要完成阅读的全过程,还必须要提高到另一个过程。

二是由思想内容到语言形式,即理解作者写文章的全过程。每一篇文章都反映了作者的思想、认识和思路。从已理解的思想内容为出发点,看看文章的作者为表达思想内容,是如何立意、构思的;又如何选材、组织材料的;怎样布局谋篇,又是怎样准确地遣词造句的;感情是怎样表达的;道理是怎样阐述的等等。把这些问题搞清楚,不但会加深对课文的理解,而且会学到一些写作方法。如,把作者的写作意图、写作目的搞明白,就有助于理解文章的主题思想;把作者的思路搞清楚,就有利于把握文章的段落和层次;为什么用这个词,而不用那个词,就会加深理解词语的含义及其感彩等。这个过程是由整体到局部,由内容到形式的过程。总值从从局部到整体,在从整体到局部,然后还要回到整体。从语言到思想内容,再从思想内容到语言。这一全过程体现了读写结合。

三、读写结合有效教学

1、什么是有效教学。要理解读写结合有效教学,应该明白什么是“有效教学”,“有效教学”意味着教师能够有效“讲授”、有效“提问”(并“倾听”)学生、有效地“激励”学生。

2、寻找突破口掀起教学高潮。我们的语文教材内容丰富,或写景优美,或情节动人,或说理深刻,或介绍透彻,教师要认真把握教材的特点,找准教学突破口,及时掀起课堂教学的高潮。例如在教学《济南的冬天》一课时,这是老舍先生的一篇优美的抒情散文,文章中描绘的山、水、阳光、白雪等景物都给人一种美的享受。特别是浸透在如诗如画美景中的浓郁情致,更使作品带有了一种神韵,一种悠长的味道。为把握好课文的这一特点,教师通过放图片、反复诵读、想象画面等手段帮助学生创设情境,学生通过体会情境美,很自然地体会出了济南冬天无风声、响晴、温晴的天气特点,产生了对济南冬天景色的赞美之情。随着对课文内容的深入理解,学生都被济南冬天的美景所打动,课堂教学自然进入了高潮。

3、以情激情提高有效性。激情是打开知识宝库的钥匙,每篇课文、每个段落、甚至每个句子都深含着作者的思想感情,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认真钻研,仔细体会,自己要首先进入课文的角色,并以饱满的热情参与教学活动,再引导学生进入角色,要紧紧抓住作者的情感发展变化,以课文包含的真情打动学生,感染学生,充分调动起学生的感情,从而产生情感共鸣。随着文章高潮的出现,师生情感也随之进入高潮,也会自然而然地将课堂教学推向高潮。例如《背影》一课,作者在朴实简洁中,字里行间渗透着一种对父亲的深切怀念之情,因而十分感人。教师要抓住课文描写父亲背影的几个细节和场面进行认真分析,特别仔细体会出父亲对儿子的体贴和劝慰,也流露了父亲在逆境中的淡淡的哀愁,同时,也可以看出父亲内心深处不甘受命运摆布、不怨天尤人的自我宽解、自求振作的复杂心情。最后到儿子读及父亲的来信,父亲言语平淡中流露出的无奈和凄惶,让作者从无形联想及当年车站月台上“背影”的有形,于是思绪万端,无以为报、无力回天、无可奈何等情感涌上心头,师生也随着作者的感情流露达到感情的高潮。

4、依照学生认知规律提高有效性。学生认识事物获得知识的过程是由易到难、由浅入深的,也是一个由感情认识到理性认识的、循序渐进的过程。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遵照学生的认知规律,引导学生在理解课文的过程中,及时达到水到渠成、掀起高潮的境界。例如在学生学习一篇课文的过程中,首先要整体感知课文内容。在此环节中,教师要设法吸引住学生,学生才能在教师的指导下,精读细读课文内容。只有理解了课文内容,才能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明确写作目的,如果打破这个顺序,违背学生的认知规律,就不会有好的教学效果,也不会掀起教学高潮。

上一篇:许愿池前的少女 下一篇:极北之地的奇妙瞬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