胃癌患者全胃切除术不留置胃管的可行性分析

时间:2022-08-27 04:11:49

胃癌患者全胃切除术不留置胃管的可行性分析

摘要:目的 探讨胃癌患者全胃切除术不留置胃管是否具有可行性。方法 107例胃癌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分别采取不留置胃管和留置胃管的做法,观察其胃肠功能恢复时间及其他并发症情况。结果 不留置胃管组胃肠功能恢复时间短,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关键词:全胃切除;不留置胃管;可行性

在常规的胃肠道手术中,由于留置胃管具有提供良好的术野环境、促进患者切口愈合、改善胃肠壁血液循环、帮助功能恢复等功能而得到了广泛应用。但是,近几年来,一些医疗机构注意到,留置胃管在临床效果上存在诸多不足之处。其中,尤以术后并发症最为突出[1]。胃癌全胃切除患者术后留置胃管与不留置胃管进行效果对比分析,以探讨不留置胃管在胃癌患者全胃切除手术后是否具有可行性。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2年11月~2013年11月我院普外科收治胃癌患者并行腹腔镜胃癌D2根治术全胃切除术患者的107例,按照姓名随机编码后分为两组。不留置胃管53例为实验组,留置胃管47例为对照组。入选原则:①经病例、手术过程记录及组织学证实为胃癌并行腹腔镜胃癌D2根治术全胃切除术的患者;②无传染病;③无其他严重器官功能障碍;④所选患者性别、年龄、籍贯、肿瘤大小、部位、分期及合并症等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术前均无梗阻性病变,术中未预防性留置胃管,均被通知进行全胃切除术。两组患者一般资料具有同等的均衡性。

1.2 方法 实验组采取不留置胃管的做法,手术后1d允许流质进食,3d后逐步恢复正常进食。对照组进手术室前留置鼻胃管进行胃肠减压,保证其位置不影响术中视野并妥善固定。手术之后,患者首次恢复排气后关闭胃管并允许家属辅助进食流质,确保无明显腹痛、腹胀时拔除胃管。在术前准备、术中及术后护理均无差别。对两组患者术后反应进行观察比较。

1.3 统计学方法 利用EXCEL进行患者数据整理,运用SPSS17.0统计软件包进行数据统计分析。计量资料采用x±s表示;计数资料以率表示并进行χ2检验,以P

2 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实验组患者术后咽喉疼痛、恶心呕吐的比例明显较低,差异具有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论

近年来,快速康复外科(Fast Track Surgery,FTS)的理念在普外科临床实践方面得到了广泛应用[2]。在长期的临床实践中发现,即使采用不留置胃管在做法,胃癌患者全胃切除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并不明显增加。因此,不留置胃管的做法应当得到更多的重视和应用。通过对比分析发现,实验组和对照组病人出现肠麻痹等并发症的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从这个结果上来说,与Nelson等所进行的荟萃分析结果相吻合[3]。由于留置胃管的存在,给患者的呼吸造成干扰,导致咽喉疼痛、恶心呕吐等胃管刺激不适征等现象出现,对术后休息恢复较为不利。在多数情况下,留置胃管在患者体内进行了长时间的刺激、摩擦、牵拉以及压迫等,容易导致患者咽部急性炎症和溃疡形成,平时轻而易举的咳嗽和深呼吸运动都变得非常不适。这种不适感会降低患者的耐受性,同时也会给病人和家属造成一定的心理压力。此外,持续性的胃肠加压造成消化液分泌减少或流失,也很有可能造成患者水电解质及酸碱失衡。

留置胃管也被称作胃肠减压,其重要目的之一就是降低减少胃肠吻合口漏的风险。在本实验中,对照组病人仅发生1例吻合口漏,与实验组相比并没有出现具有统计学意义的发生率差异。通过对以往的文献调查还可以发现,一些主刀医生认为,手术操作技巧的高低直接关系到胃肠吻合口漏的发生率。此外,吻合张力大、吻合口供血障碍、吻合口远端梗阻、贫血、低蛋白血症等也可能成为胃肠吻合口漏的诱发因素[4]。

综上所述,临床实践发现,留置胃管具有防止和判断吻合口漏及吻合口出血等并发症,对个别老年患者来说还能够有效防止胆汁反流所引起的吸入性肺炎。但是,留置胃管并不能有效降低和防止术后并发症的发生。同时,留置胃管容易造成不适感的现象确实也影响了患者在围手术期的功能恢复。因此,建议在胃癌患者全胃切除术采取不留置胃管的做法。

参考文献:

[1] 黄玲娟,杨飞英,周秋丽,等.胃癌全胃切除术后患者不行胃肠减压的效果观察[J].护理学报,2010,17(1):40-42.

[2] 封凯,林飞,田明亮,等.留置鼻胃管在胃癌术后临床应用的前瞻性随机试验[J].消化肿瘤杂志(电子版),2009,1(2):105-108.

[3] 于雪峰,魏玉哲,薛英威,等.留置胃管对胃癌患者围手术期生活质量的影响[J].中华胃肠外科杂志,2012,15(6):578-580.

[4] 任晖,季加孚,杨新颖,等.择期胃癌手术取消常规留置胃管的效果[J].中华现代护理杂志,2011,17(3):257-260.

上一篇:小剂量米非司酮保守治疗子宫肌瘤的疗效观察 下一篇:急性一氧化碳中毒106例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