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程下关注课堂教学的细节

时间:2022-08-27 03:40:22

新课程下关注课堂教学的细节

课堂是课程的诞生地,所有课改的问题都在课堂里碰撞,课程理念、课程要求将在这儿突显和整合,最终得以实现。可以说,没有课堂教学改革的真正突破,就不可能有课改的深入和突破;再好的课程理念,如果没有转化为有效的课堂教学行为,也会流于空谈。课堂教学是每次教学改革的必然焦点,也同样应当是本次课程改革的核心和基本着力点。

新理念要求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想方设法激励和强化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形成乐学氛围,关注学生的差异与学习需求,注意力与进取心,珍视学生独特的体验,提倡学生多角度有创意的奇思妙想式的理解,教师要舍得夸奖学生。古人云:“教子十过,不如奖子一功”,为此,教师们在课堂上改变了观念,思维开阔了,激发学生兴趣与好奇以及手段层出不穷——“你真棒”、“你是小神童”、“你是金孔雀”、“你比老师强”等夸奖声不绝于耳;画笑脸、奖纸鹤、贴金星、盖红花铺天盖地、搂肩摸头、屈身牵手、情至入深教师的这些热情总激不起全体学生的共鸣,激情虽有但往往昙花一现,有些学生受到了表扬后只顾炫耀,无心听课,有些学生对老师的此种举措不感兴趣、漠然视之,只好自顾自地坐在那儿玩,尽管你“教室里一片惊涛骇浪,我依然海底宁静。”这是什么原因呢?其实表扬、奖励、鼓励等作为教育激励学生的一种手段都要适而有度,要因人而异,不要完美化、绝对化,内向自卑的学生应多表扬鼓励,多给予热情,特别是针对某些主动性不强、积极性不高的学生,即使他们有点滴进步,也要以较大强度给予鼓励。骄傲自大的学生要放冷淡些,要求严一些。一定时间内激励评价的次数要合适,太多,容易使学生形成疲塌心态,太少,学生感触轻微,起不到鼓励的作用。同时,对学生的鼓励要实事求是、客观正确。

事例一:一次语文课上,老师按照自己的教学设计讲完了规定的课程,老师问:“同学们,听懂了吗?”全班学生大声说:“听懂了。”老师又问:“谁还有没有听懂的地方,请说出来,老师再详细讲解一下。”张同学站起来怯生生地讲了不懂的问题,老师认真做了解答。最后,老师说:“记住,今后要专心听讲啊。”

剖析:按照新课程理念,学习的过程应该是学生自我建构知识的过程。学生的生活经历不同,知识基础不同,对教师的讲授,有听不懂的地方完全是正常的。教师认为学生有疑问就是上课没有专心听讲,显然是武断的结论。老师看似不经意的一句“今后要专心听讲”,实际上是向全班学生传递了一个错误信息,那就是学生有不懂的地方肯定是上课没有专心听讲,哪个学生愿意戴上“不专心听讲”的帽子呢?学生有没有听懂的地方,本身就很难为情,是鼓足了勇气才向教师请教的。老师的这句话,极有可能扼杀学生大胆提出疑问的勇气和自信,很可能导致学生再也不敢承认有“不懂”的地方了,这对教育教学的顺利开展会产生很大的负面影响。

事例二:语文课上,教师在同学通读课文《草船借箭》后,提问:“谁说说诸葛亮草船借箭为什么能成功?”学生甲回答:“因为那天有雾,曹兵看不清。”教师点评道:“这位同学的回答很不完整,哪位同学来补充一下?”这时,甲同学羞得满脸通红,而班里则是一片宁静。

剖析:这是教师在讲《草船借箭》中出现的一幕。应该说学生甲通过自己的认真思考,总结出《草船借箭》成功借到箭的一方面是难能可贵的,应该给予热情的鼓励和肯定的评价。可教师的点评,却是一种否定性的评价,这不仅伤害了甲同学的自尊心,而且也对其他同学产生了消极性的暗示,挫伤了他们踊跃回答问题的积极性。因此,教室里出现了鸦雀无声的尴尬局面。学生回答问题不完整,是课堂上经常出现的情况,如果教师换一种说法:“这位同学经过认真思考,已经找到了诸葛亮成功借到箭的一方面,很好。大家再想一想,还有没有其它的不同之处?”这样的点评对甲同学是一种褒扬,也必然能激励其他学生继续思考,踊跃回答,课堂教学效果肯定要好得多。

事例三:小学语文课上,老师要求学生用“可爱”一词造句,学生甲站来说:“我家有两只可爱的小白兔。”老师点评道:“很好。”学生乙站起来说:“草地上的花很可爱。”老师沉吟了一会儿,评点说:“说花‘活泼’不合适,这个造句不贴切。”学生乙狐疑地坐下了。

剖析:“活泼”一词的主要含义是“令人喜爱”学生乙的造句很富有生机,也符合“可爱”一词的含义,正反映了学生乙具有丰富的观察力和想象力。善于观察和想象是儿童的心理特征,是儿童智力健康发展的体现。教师对学生乙的造句没有给予积极的肯定,必然会限制学生乙观察力和想象力的发展。教师应注意保护和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想象力。只有这样,学生长大后,才能具有蓬勃的创新精神和创新意识。

仔细分析起来,就会发现,课堂教学过程中有不少这样的细节都被教师忽略了。实际上,教育的艺术在很大程度上就体现在教师敏锐地捕捉教育细节,科学地处理教育细节上。如果我们的课堂教学有更多的细节被教师关注,那么我们的教育就一定会变得更美丽,更迷人。因此,我们呼吁:新课改应关注课堂教学细节!

总之,新课程下课堂是教学的主阵地,把握好课堂,无论语文教学被注入什么样的新精神,有一点应该是不变的,那就是语文课堂教学应该是务实高效的。可以说,高效是我们课堂教学的目标,务实是课堂教学的手段。细节成就课堂,课堂是由无数教与学的细节共同组成的,细节虽小,却是关键,能透射出教育的大理念、大智慧。所以,高效的课堂必定离不开精彩的细节。

上一篇:施工企业成本控制的几点想法 下一篇:从小培养孩子的综合素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