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水墨在平面设计中的应用

时间:2022-08-27 03:11:40

浅谈水墨在平面设计中的应用

摘要:中国传统水墨历史悠久,经过几千年的文化积淀,已经形成了独特的绘画艺术语言。它印证中国民族内在的精神与品性,与西方绘画保持着相对的距离与独特性。现代平面设计可以从中国传统水墨绘画艺术中得到许多启发。

关键词:水墨;平面设计;传统文化;含蓄美

中图分类号:J05-05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1)05-0039-01

如今,在设计中水墨所体现出的强烈的民族性吸引设计者与大众的眼球。北京申奥标志让世人领略到了中国传统文化艺术与平面设计的完美结合。著名的中国设计师靳埭强,也曾说过“若问我为什么选择水墨素材,我不知道是否可我说是血缘的关系,我用中国纸笔墨绘画,感到一份亲切感。”还有曾在包豪斯任教的瑞士著名设计师约翰・伊顿(Johannes Itten),不仅自己研究中国北宋时期的山水画,还要求他的学生学习中国山水画。水墨艺术在中国传统艺术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它的艺术性与内涵是超时代的,这也是现代中国设计师一直在设计中追求的永恒的主题。

一、平面设计中水墨的视觉感受:含蓄美

水墨独特的表现形式主要在它简洁的形式语言上,即“计白当黑”的朴素形象。水墨艺术简约的画面却不简单,以流动转折的线条和水墨色彩舒缓的韵味来感叹生命之无限,看似无形,实则自然。追求出神入化之功力,显出自然之天性使然,顺气流韵,体现了传统美学含蓄的意念。含蓄体现的是一种深厚的文化内涵,重视内蕴,看中言外的意味。体现的是一种表面上并不声张的创造,是一种悠长的令人回味无穷的审美体验。含蓄,即隐而不露、藏而不显,是内敛的、不声张、不外露。设计中的含蓄,在更多时候,“隐藏 ”是为了更好地 “显露 ”,勾起人更幽深、更遥远的用意,显出那更丰富、更感人、充满内蕴的世界。最终得到对事物和宇宙的本质认识。

著名平面设计师靳埭强教授的作品,大量运用了中国山水画水墨、书法、印章等典型的艺术元素,表达出深刻的传统文化思想,创造出既现代又不失传统的上乘之作。他主张把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融合到西方现代设计的理念中去,他的许多作品都无一例外地体现着这种思想。在其招贴设计《自在》系列中,就运用了中国的水墨画技法,并融合现代技术的特殊肌理效果,包含靳先生人生哲学思想的浓墨榜字,或行云流水,或憨态可掬,或自由自在,或木讷若拙,无不契合“行”、“坐”、“睡”、“吃”、“玩 ”等人生之真谛。

二、水墨在平面设计中的应用

历代中国画画家都在笔墨技巧上不断求新求变,形成了丰富的笔墨运用手法,对现代的平面设计有很好的借鉴和启发作用。

传统水墨在现代平面设计中的应用主要存在两个因素:一是设计师对艺术表现“自由创新”的追求;二是一些艺术家因对传统文化存有的深厚感情,而产生的对传统文化的传承的一种责任感。这就需要现代设计师立足传统,挥运水墨,加之于西方设计理念的借用,把水墨元素的传统性与时代性,个性与共性整合为一个富于生机的新图式,抒写出富有中国气派的设计理念。

鉴于水墨的特性,一些设计者在设计作品时自然而然地的融入了水墨元素。在标志设计中就有很多这样的例子。标志是平面设计的一个分支。其造型变化的处理上都有一定寓意蕴涵在里面。透过标志的形,不仅折射标志公司的企业理念及性质,同时也反映出一的文化内涵,展现出不同地域的文化特色。例如,1998年“北京国际商标标志双年奖”的获奖作品,沈浩鹏设计的“上海平面设计师专业委员会标志”,以浓墨在宣纸上的自然渗化作为背景。中间用美术字点明主题,墨迹与字体形成图与字的关系,墨中有字,字体具有几何性,墨点具有扩张性,两者相互映衬,具有美感。透过这些标志,我们可以看出中国画中固有的水墨元素被应用到现代设计中。这样的设计作品,就是具有中国特色的设计作品。

水墨艺术在平面设计中的应用更是一个不容忽视的部分。许多优秀设计师把水墨要素运用到自己的设计作品中,充分展现了水墨艺术的无穷魅力。

譬如,《悼念保罗・兰德》的海报是运用两组相异的字体构成,即窄长形黑体排成的保罗大师的姓氏,再用水墨写成的笔画构成他的名字,成为两组对比的基本形,构成纵横互叠的画面,融入了东方文化的神韵。靳埭强的“互动”主题海报,以“互”字的简洁笔画,上下倒对,对称均衡,产生似太极图般对比中互相融合的效果。笔画结构的中央加入圆石,成为眼形,配合两个虚拟的脸型,看似头脑互通的幻觉,表现了人与人的互动主要在于思想的交流。水墨如能很好地与平面设计相融合,这对于水墨来说是一个很好的机遇。

简而言之,无论是对传统的继承还是外国文化的借鉴,都要重视创造性的转变,突出特色,做到“古为今用,洋为中用”。当代中国水墨艺术就是要从历史的具体性和差异性中创造出不同于西方经典的新型艺术,成为中国代表性的经典文化艺术和设计元素。

参考文献:

[1]李峻.中国画语言与表达[M].南宁:广西美术出版社,2002.

上一篇:浅谈“xx帝” 下一篇:治理视野下的农村非政府组织及其发展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