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口北固亭怀古》正读

时间:2022-08-27 11:45:47

《京口北固亭怀古》共百四字,五个典故,三层意思。

首阕,追怀两位英雄。一为吴大帝孙仲谋,一为南朝宋武帝刘裕。孙仲谋曾在京口建都,而刘裕则生于斯长于斯,故怀之,乃题中应有之义。写孙仲谋则曰:“舞榭歌台,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充满无限痛惜,恨不能起英雄于九泉之下。辛稼轩频频写到孙仲谋,无不流露无限追慕之情,如同期之作《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怀》“年少万兜鍪,坐断东南战未休。天下英雄谁敌手?曹刘,生子当如孙仲谋”。又如前期之作《满江红·江行和杨济翁韵》:“吴楚地,东南坼。英雄事,曹刘敌。被西风吹尽,了无陈迹。”写刘裕则云:“想当年,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追慕之情,溢于纸墨。然而京口英雄人物岂独孙刘?而稼轩为何偏怀孙刘?原因是他们都力主对北方用兵。由此流露出坚决北伐,复我神州的主张。是为第一层。恢复中原的主张在六百二十九首辛词中频频出现,如“算平戎万里,功名本是,真儒事,公知否”﹙ 《 水龙吟·甲辰岁寿韩南涧尚书》﹚;又比如“看试手,补天裂”﹙ 《 贺新郎·同父见和,再用韵答之》﹚。《庆元堂禁》载“嘉泰四年,春正月,辛弃疾入见,陈用兵之利”,可与之相发明。

“元嘉草草,封狼居胥,赢得仓皇北顾”。此又用一典故。南朝宋文帝刘义隆元嘉二十七年未能先胜而后求战,草率轻举,结果惨败得仓皇北顾,几乎风声鹤唳。刘义隆与京口并无直接联系,而稼轩将其拈出,意在告诫此次北伐断不能重蹈覆辙,切忌草率。紧接的两句则是申述原因。“四十三年,望中犹记,烽火扬州路”,此句歧说纷出,然结合史实,则云消雾散矣。中原沦陷,“分布州县,半是胡奴,分朋植党,仇灭中华。民有不平,讼之於官,则胡人胜而华民则饮气以茹屈;田畴相邻,胡人则强而夺之;孽畜相杂,胡人则盗而有之;民之至爱者子孙,签军之令下,则贫富不问而丁壮必行;民之所惜者财力,营筑馈饷之役兴则空室以往而休息无期;有常产者困窭,无置锥者冻馁”《美芹十论·〈观衅第三〉》。四十三年前,金主完颜亮南侵,不堪割削的中原士民“屯聚蜂起”“相挺以兴、矫首南望、思恋旧主”,致使完颜亮惊惶失措,促使其“鸣髇血污,风雨佛狸愁”。是为“四十三年,望中犹记,烽火扬州路”之意,而如今呢?已是“佛狸祠下,一片神鸦社鼓”。此处又用一典故。北魏武帝拓跋焘的小名曰佛狸。永嘉二十七年,他率兵击败刘义隆,追至瓜步山,在山上建立行宫,后来成了佛狸祠,这个典故的运用,使得此句扑朔迷离起来,事实上,它并无甚深义,和苏轼《浣溪纱》“老幼扶携收麦社,乌鸢翔舞赛神村”一样,都是写农村的祥和。这和四十三年前完全是天壤之别,昔日的战斗氛围,全已荡然无存。纵天下有急,中原之民恐难再“袒臂大呼、溃裂四出、影射响应”。此次北伐,已失此内应,故而不可不慎。是为第二层意思。辛稼轩素不主张速战速决,三十一岁时,曾上时相虞允文书言“盖恢复大事也,能一战而胜乎,其亦旷日持久而后决也”﹙ 《 九议》﹚,更何况,当时中原宋民与今日又不可同年而语,而可不慎之又慎乎?

“凭谁问,廉颇老矣,尚能饭否?”又用一典故。稼轩用典,但摄取一点,绝不拘于原意,如《满江红》:“蝴蝶不传千里梦”,意是说梦不到故园,言其欲归不能之悲。典出庄子。《齐物论》:“昔者庄周梦为蝴蝶,栩栩然蝴蝶也,自喻适志与!不知周也。”稼轩只用其蝴蝶与梦,与庄周的本意全然不涉。又如《千年调》:“吾使丰隆前导,叫开阊阖”,意是说稼轩上天,使云神丰隆做前导,叫开天门阊阖。典出屈原。《离骚》:“吾令丰隆乘云兮,求宓妃之所在”、“ 吾令帝阍开关兮,倚阊阖而望予。”屈原所写的是他上下求索,上天无门,而稼轩只是用其丰隆、阊阖两名而已。再比如《蝶恋花》:“九畹芳菲兰佩好”,意是说自己立身高洁,不苟流俗。典出《离骚》:“余既滋兰之九畹兮,又树蕙之百亩。畦留夷与揭车兮,杂杜蘅与方芷。冀枝叶之峻茂兮,愿俟时乎吾将刈”。稼轩只是用其九畹与兰,与屈原苦心经营,栽培人才的原意没什么关系。再如《水调歌头》:“人间万事,毫发常重泰山轻。”意是说生活中,很多人把琐事看得很重,把大事看得很轻。典出李白《献从叔当涂宰阳冰》:“群凤怜客鸟,差池相哀鸣。各拔五色毛,意重泰山轻。赠微所费广,斗水浇长鲸。弹剑歌苦寒,严风起前楹。”稼轩只是取其“泰山轻”三字而已。再如《水调歌头》:“未应两手无用,要把蟹螯怀。”抒发的是稼轩不被重用的愤慨。典出《世说新语》。《任诞篇》载毕茂世云: “一手持蟹螯,一手持酒杯,拍浮酒池中,便足了一生。”稼轩用这个典故,意是说他的手还是有用的,可以持蟹螯,可以持酒杯。这与毕公所要表达的倜傥人生大相径庭,也只是用其“蟹螯杯”而已。又如《满江红》“佳处径须携杖去,能消几两平生屐?”意是说佳处常在险远,不免多费几双鞋,但又何妨?典出《世说新语》。《雅量篇》载阮孚好屐,尝曰:“未知一生当着几量屐。”阮公感叹人生短暂无常,却豁达幽默。稼轩用这个典故,也只是用其“几量屐”而已。很多人不懂稼轩用典特点,往往把辛词读错了。“凭谁问,廉颇老矣,尚能饭否?”一般被理解为稼轩自伤命运不如如廉颇。然而时为开禧元年,稼轩66岁,知镇江府,正在北伐前线奋发备战,这是和廉颇不用有天渊之别的。且看典故。《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载,赵王使使者视廉颇尚可用否,廉颇之仇郭开多与使者金,令毁之。赵使者既见廉颇,廉颇为之一饭斗米,肉十斤,被甲上马,以示尚可用。赵使还报王曰:“廉将军虽老,尚善饭,然与臣坐,顷之三遗矢矣。”赵王以为老,遂不召。其实稼轩以廉颇自况,只是言己虽老然犹可用。《庆元堂禁》载辛稼轩入见宋宁宗,“陈用兵之利,乞付之元老大臣”。这里“元老大臣”实隐然自指。至此末句其意豁然开朗矣,即由己肩负北伐大任。此为第三层,抒雄志。

不少读者往往就词论词,而不详宋史及辛文,难免盲象之嫌,故而误读百出,亦在所难免也。“吁﹗甚可追惜也。”﹙《美芹十论》﹚

上一篇:“实验评价和修正题”在高三生物复习应用 下一篇: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物理课堂教学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