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体锻炼对大学生进食障碍的影响

时间:2022-08-27 07:18:22

身体锻炼对大学生进食障碍的影响

摘 要: 本研究目的在于探讨身体锻炼和大学生进食障碍之间的关系,探讨身体锻炼的各要素是否影响异常进食行为的程度。结果显示,经常参加身体锻炼的大学生有更低的异常进食行为水平,锻炼持续时间对大学生异常进食行为的影响比锻炼负荷的影响更重要。

关键词:进食障碍 身体锻炼

一、引言

进食行为的正常健康与否关系到人们的社会活动和基本行为,如果进食出现问题,后果很难想象。自我国改革开放以来,随着经济的发展和全球文化交流,产生于西方的进食障碍也开始蔓延到我国,随之而来是以瘦为美的价值观念,这导致越来越多人,尤其是青少年,对于体形和体重的关注,以及紊乱进食行为的发生率,给人们的身体和心理健康带来严重隐患。

身体锻炼在进食障碍的产生和发展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以往研究针对身体锻炼对异常进食行为影响机制的论述更多的是推测,缺乏实证探索,也很少考虑身体锻炼的组成要素,如锻炼时间、锻炼类型、锻炼频率、锻炼强度等对异常进食行为的影响。

二、程序

1.参与者

本研究采用随机抽样的方法对某院校的大学生进行问卷调查,共发放问卷400份,剔除错答、漏答和有规律做答问卷,共回收有效问卷354份,有效回收率为88.5%。研究参与者的平均年龄为21.59±1.24。

2.研究工具

(1)身体锻炼等级量表

身体锻炼负荷的评定采用《体育锻炼等级量表》(PARS-3),该量表由日本心理学者桥本公雄制定,武汉体育学院梁德清等人修订,具有较高的信度、效度,该量表从体育锻炼的强度、时间和频率三个方面来考察体育锻炼负荷(徐霞, 姚家新, 2001)。

参考有关体育锻炼运动量制定标准资料,对参与者进行问卷测验,结果显示,该研究的参与者参加身体锻炼的总体水平较低,达到大运动量的仅24%,而小运动量则高达48.6%。女生表现尤为明显,其参与大运动量锻炼的人数仅占实验参与女生的14.8%,小运动量的则占了58.2%。

(2)进食障碍量表

该研究使用了EDI-Ⅱ中关于进食障碍的诊断标准的3个量表,分别为:求瘦倾向(Drive for Thinness, DT),贪食(Bulimia, B),形体不满(Body Dissatisfaction, BD),其他5个分量表常用来评估异常进食行为中常见的心理特征。

3.研究程序

(1)施测

采用集体测试的方式,在体育理论课课堂或班会课堂中,按照指导语指导研究参与者填写问卷。

(2)数据处理

数据使用SPSS17.0进行处理,以锻炼负荷和锻炼持续时间作为自变量,考察大学生的异常进食行为表现是否存在差异。以求瘦倾向、形体不满、贪食行为作为因变量,同时控制性别的效应,进行多元方差分析。

三、结果

结果显示,对多变量的模型来说,锻炼负荷对大学生的异常进食行为各方面的整体检验主效应不显著,锻炼持续时间对大学生的异常进食行为各方面的整体检验的主效应显著,锻炼负荷与锻炼持续时间的交互作用效应也显著。

从方差分析后各组均数比较可以看出,随着锻炼持续时间的增加,小锻炼负荷和中等锻炼负荷组在改善异常进食行为的形体不满,求瘦倾向、贪食行为上的均值越来越小,而就大锻炼负荷而言,持续时间为8-12周时的形体不满、求瘦倾向、贪食行为上的均值都小于持续时间为第1组和第3组。所有组的均值比较中,可以看到持续时间为12周以上参与者在中等锻炼负荷时的形体不满、求瘦倾向、贪食行为上的得分均值最小。

四、讨论

研究结果可以看出,锻炼负荷在有锻炼持续时间做前提的基础上,才对大学生的异常进食行为起积极作用。由此可见,锻炼的持续时间是身体锻炼改善异常进食行为的关键因素。

随着锻炼持续时间的增长,小锻炼负荷和中等锻炼负荷的参与者在形体不满、求瘦倾向、贪食行为上的均值减小,异常进食行为程度有所改善。而对于大锻炼负荷的参与者来说,随着锻炼持续时间的增长其形体不满、求瘦倾向、贪食行为上的均值并非一直减小,而是呈现一个V形的曲线,并随着锻炼持续时间的增长,中等锻炼负荷对异常进食行为的改善效果明显优于小锻炼负荷和大锻炼负荷的效果。可见锻炼负荷并不是越大越好,大锻炼负荷可能会带来负面的心理体验,从而影响锻炼的积极效果,适度的锻炼负荷有助锻炼的维持。

参考文献

[1]黄志剑, & 刚彦. (1997). 活动类型和强度对大学男生心境变化影响的研究. 体育科学, 17(5), 80-84.

[2]毛志雄, & 高亚娟. (2005). 大众锻炼领域心理学研究的演进(一). 武汉体育学院学报, 39(10), 32-39.

[3]苏坚贞, 季浏, 徐波, & 毛坚刚. (2005). 身体锻炼影响大学生自尊的路径分析. 武汉体育学院学报, 39(2), 54-56.

[4]苏小路. (2008). 进食障碍的流行现状、影响因素和预防措施. 国外医学卫生学分册, 35(4), 240-244.

[5]徐霞, & 姚家新. (2001). 大学生身体自尊量表的修订与检验. 体育科学, 2, 78-81.

[6]Campbell JD. (1990). Self-esteem and clarity of the self-concept. Journal of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 59(3), 538-549.

Eccles, J. S. & Gootman, J. A. (Eds.). (2002). Community programs to promote youth development. Washington, DC: National Academy Press.

[7]Fox KR, Page A, Armstrong N, & Kirby B. (1994). Dietary restraint and self-perceptions in early adolescence. Personality and Individual Differences, 17(1), 87-96.

作者简介:李海玲(1986.01-)女,山东寿光人,硕士研究生,现为青岛科技大学高密校区辅导员,主要研究方向:应用心理学

上一篇:关于朋辈教育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实践探索 下一篇:应用型土木工程本科专业实践教学体系改革初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