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阳县农机化发展现状及对策研究

时间:2022-08-27 05:25:34

彭阳县农机化发展现状及对策研究

[摘要]彭阳县是典型的山区贫困县,受自然环境限制,农业生产条件落后,机械化水平低。但随着国家对“三农”工作的高度重视和加快现代农业建设步伐的要求,在各项惠农政策的扶持下,彭阳县农机化水平稳步提升,主要作物关键生产环节机械化水平快速提高,农机安全生产形势保持稳定。本文就彭阳县农机化发展取得的成绩、存在的问题及发展策略提出自己的见解。

[关键词]农机化 现状 对

中图分类号:TU26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3)06-0126-02

彭阳县位于宁夏东南部,地处六盘山东脉,经河上游,是一个以农业为主的国家级贫困县。长期以来,这里十年九旱,灾害频繁,由于地理资源、自然环境等因素制约,山区丘陵地块小,农作物品种多,生产规模小,农机化水平低。2011年底,全县农机总动力41.04万千瓦;拥有各类拖拉机4637台,配套农机具9223台(部);农机具配套比1:2;年完成机耕83万亩、机播49万亩、机收31.5万亩,机械化水平分别为82.79%、46.51%、29.90%,耕种收综合机械化水平56.04%;玉米机械化覆膜种植技术大面积应用,马铃薯机械化种植、收获和牧草机械化收割取得突破,其他农作物生产主要依赖人、畜力。

1、主要作物农机化水平稳步提升

随着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的不断深入,彭阳县形成了以玉米、马铃薯蔬菜、牧草、小麦和设施农业为主,以小秋杂粮为补充的农业产业体系,玉米、马铃薯、牧草等主要作物种植面积稳定增长,机械化作业水平不断提升。近年来,彭阳县围绕主要作物关键生产环节机械化水平的提高,积极引进、示范、推广玉米机械化覆膜种植、马铃薯机械化种植和收获、牧草机械化收割和加工技术及先进适用的机械化作业机具,建立玉米、马铃薯、牧草全程机械化生产科技示范园,通过示范带动,推动机械化生产技术的普及应用,提高玉米、马铃薯、牧草生产的科技含量。2011年,全县机械化覆膜种植玉米24.3万亩、种植收获马铃薯8.4万亩、收割牧草35万亩,玉米机械化种植、马铃薯机械化种植收获、牧草机械化收割水平分别达到81%、40.4%、30%。围绕生态农业建设,建立旱地冬小麦保护性耕作技术示范园,大力推广保护性耕作技术,促进生态农业建设,实现农业生产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生态效益的协调发展、共同提高。

2、农机社会化服务能力显著增强

彭阳县围绕主要作物生产需要,依靠农机购置补贴项目扶持,以企业为主体,吸引农机户、农民参与,按照“加入自愿,退出自由,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的原则,成立了马铃薯、玉米、牧草7个机械化生产服务专业合作社和2个综合性农机服务合作社,共吸纳农机大户75户,农机操作能手83人,拥有大中型拖拉机38台、配套农机具105台(套)及其他农业生产机具,固定资产362万元,年服务总收入2607/元,纯收入72万元。同时,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农机户依靠农机作业服务逐步发展成为农机大户,他们有一定的技术和经营头脑。农机大户购买机具的目的是从事经营服务,作业规模大,专业水平高,经营方式活,创收能力强,有相当数量的大中型拖拉机、配套农具等农业机械,多为农业生产提供技术服务和作业服务。

农机大户已成为全县农机服务组织建设和农业生产服务的主力军,肩负着农村劳动力转移后的农业现代化重任,传播农业先进技术,推动农机化新机具、新技术的普及应用,在农机化事业发展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自2005年彭阳县实施农机购置补贴项目以来,共扶持发展农机大户354户,其中农机资产在5万元以上、年服务收入超过2万元的农机大户占80%。农机大户的发展和经济利益的驱动,带动了农民群众购机从事农机服务活动,提高农机服务市场化、社会化、组织化程度,促进了彭阳县农机化事业的持续快速发展,也推动了彭阳县农村经济的发展。

3、农机安全生产形势保持平稳

农机安全生产关系到广大农民群众生命和财产安全,关系到农村经济发展与和谐稳定。彭阳县深入贯彻《农业部关于加强农机安全监理工作的意见》,牢固树立了以人为本、安全发展、依法监理和科技兴安的理念,以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提高农机安全监理规范化水平为重点,形成了县、乡、村三级安全生产管理体系,推行农机事故责任追究制;以“平安农机”创建活动为抓手,从宣传教育、技能培训、质量监管、制度建设、专项整治、隐患排查等环节人手,提高安全监督管理能力,创建“平安农机”示范乡7个、示范村78个、示范户589户,初步形成了以源头管理、依法监控、宣传教育为主要内容的农机安全生产长效机制,形成各级重视农机安全生产,层层抓农机安全生产的良好氛围。自2004年以来,彭阳县没有发生一起农机事故,农机安全生产形势保持平稳。同时,农机维修市场、农机质量管理进一步加强,通过摸底调查,彭阳县共有农机维修网点104个,从业人员112名,借助“阳光工程”培训农机维修人员600人;设立农机质量投诉点,维护农业机械生产者、经营者、使用者的合法权益。

4、农机化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

4.1 基础设施建设严重滞后:彭阳县属典型的贫困山区,经济发展滞后,农业投入严重不足,导致水利、灌溉等农业基础设施落后、道路条件差,致使农业机械在村组和田间转移不方便,有的根本无法行走。阻碍了新型适用农机具的推广和应用。

4.2 政策投入支持力度不够:政策支持方面,除《农业机械化促进法》外,区、市出台的政策性法规较少,没有相关的规划和政策支持;资金投入方面,除农机购置补贴项目扶持外,县级财政对农机化扶持投入很少。三是农机化发展不平衡,农机装备总量中“三多三少”问题较为突出(动力机械较多、配套农具少,小型机具较多、大中型机具少,低档次机具较多、高性能机具少)。

5、山区农机化发展的对策

彭阳县是典型的山区贫困县,发展机械化要结合山区的生产实际、农民的需求和购买能力。

5.1 因地制宜,示范带动

一是要结合山区实际和农民的需求做好发展规划,制定短期和长期发展目标,集中有限的资金和财力,选准主要作物和关键环节,逐个突破。如以玉米、马铃薯、牧草机械化种植和收获为重点的近期农机化发展重点,十分必要。二是山区机械化发展要坚持“引进、试验、示范、推广”的原则,通过试验示范逐步确定适合本地特点的主推机型。三是山区机械化发展应定位于引进推广适合山区特点的各种中小型农机具,原则上轮宽不超过1.2米,工作幅宽不超过0.8米。如玉米种植适宜15-18马力拖拉机配套2行玉米覆膜点播机、马铃薯种植适宜25马力拖拉机配套小型马铃薯种植机、马铃薯收获适宜25-40马力拖拉机配套0.8-1米收获机、牧草收割和加工适宜中小型机械设备等。

5.2 积极探索,创新机制

鉴于山区地块小而散、作物品种多的特点,应大力发展农机经营大户或农机合作组织。要根据农机具作业量及所服务的农户种植的面积合理配置耕整机、播种机、收割机等机具。对地块小,种植作物品种多的自然村组,重点培育发展耕、种、收及加工几个多项作业于一体的农机经营大户或农机合作组织;对地块面积大、种植作物单一的自然村组,按耕、种、收几个不同的作业环节,重点培育发展以单项作业为主的农机经营大户和农机合作组织;鼓励和支持有机户为乡邻提供农机作业服务并收取合理的作业费用,不提倡家家户户买农机。在农机服务组织建设中,要大力扶持发展壮大各类农机服务组织,把分散的农业机械和分散的农户联系起来,推动农机服务市场化、社会化、产业化,提高农业机械的利用率和效益,建立“政府支持、部门主管、企业带头、服务组织实施、农民参与”的推广机制,以玉米、马铃薯、牧草科技示范园和保护性耕作项目建设为突破口,充分发挥示范园辐射带动效应,扩大农机化技术普及应用范围,提高农业科技含量;逐步形成“政府扶持、市场引导、社会化服务、共同利用、提高效益”为主要特征的农业机械化发展路子。

5.3 加强领导,重点扶持

彭阳县农业机械化发展处于起步阶段,各级政府应把农业机械化纳入重要议事日程,加大政策、项目扶持和资金投入力度;在农机械化技术推广过程中,政府投入一定比例的配套资金,用于种子、作业费、燃油费补贴及宣传、农民培训等,拓宽推广项目领域,加大支持力度,提高农民发展农机化技术的积极性。

要理顺体制,加强领导,稳定并加强农机队伍建设,多渠道支持农机化发展。农机合作组织要重点围绕农业生产产前、产中、产后开展机械化服务,提供农机供应、修理、培训、技术咨询等多层次服务,建立“农机合作+农户”的服务模式,在农户家庭经营的基础上建立不同区域、不同类型的农机合作服务组织,以产前、产中、产后多种服务为纽带,把农户联结起来,形成以“互惠、互利、相互联动”为原则的利益共同体。

5.4 完善购机补贴政策

购机补贴政策是一项惠农政策,应结合山区实际,制定有别于灌区和平原地区措施,照顾到山区农机具需求多样化、小型化的特点。适当扩大山区农民购机补贴范围,提高农机购置补贴比例,将适合山区丘陵地带、田块小而分散、高坡梯田、三角地耕作的手扶、15-20马力的拖拉机及适合山区收割作业的桂林生产的4G-25型多功能收割机(该机结构紧凑,重量轻,操作简单,效率高,经测定该机每小时收割0.8-1亩,适合收割小麦、牧草、玉米桔杆等作物)列入农机购置补贴产品目录,解决山区农民收入低,购买大型农机具资金困难问题,推动玉米、马铃薯、牧草等作物机械化生产进程。实施农机燃油补贴政策,向农机户和直接从事农业生产的农机服务组织给予燃油补贴,降低农机作业成本。

5.5 统筹兼顾,和谐发展

今后一个时期,彭阳县要采取有效措施,统筹兼顾,促进农业机械化推广、鉴定、监理、修理等体系建设,扶持农机服务合作组织、农机大户的发展壮大,推动农机服务社会化、组织化、产业化进程,加强农机质量监督管理,提高农机产品质量、作业质量、维修质量,加强农机安全监督管理,保障农机安全生产,支持和推动农机装备总量持续增长,结构进一步优化,农机作业水平进一步提高,努力做到速度、质量、效益的有机统一,实现农业机械化科学发展、和谐发展、安全发展。

上一篇:注入站分压注入的实践与认识 下一篇:试论建筑供应链内涵及其在房建工程造价中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