富人快乐吗?

时间:2022-08-27 05:22:20

人生本苦,最根本的二苦即外苦、内苦。那么,有财富就会快乐吗?我们的古人早就说过,“心中无缺为富”,真正的富人,是心灵的富有,心中无缺,心灵健康,才有真正的快乐。 觉真法师/文

自有人类以来的一部历史,翻开每一页,差不多就是一段血泪斑斑的苦难史。人的存在,实际上就是苦难的存在。我这不是悲观主义,也不是厌世主义,而是指出了苦难的真实和不可逃避。失败者,倒霉者,不幸者,固然苦;胜利者,幸运者,享乐者,就不苦吗?佛家讲八苦、十苦,八万四千苦,最根本的二苦即外苦、内苦。外苦,或许可以逃避,可以让开,可以预防;而内苦是任何人也逃不了,让不开的。不管你是穷人,是富人;是草民,是大亨;是奴隶,是奴隶主;是臣下,是皇帝,恐怕都有过内苦的体验,都各有各的内苦。

在香港,问问90多岁的何鸿老爷子,他的四房太太,在那里各显奇招,勾心斗角,他在别人的搀扶下要召开记者会,或奔波于法院内外,要亲读声明,要摆平这房和那房,要不伤害任何人,你说他苦不苦?“小甜甜”龚如心,她身拥数百亿家财,内心不苦,会认识那位风水师陈振聪,以至于身后找来那么多麻烦吗?还有一位乔布斯,把“苹果”弄到四五千元一个,可以说是无所不能,但是,他在病痛面前,却无能为力。你能理解他的内苦吗?从小孩出生的第一声啼哭,到最后的一条路(死路一条),这全过程中的内苦,谁没有体验?谁能说不是事实?佛陀的智慧,就是指出这一事实:人生本苦。

人生有苦,因而人生也有乐,离苦得乐,说的是出离苦乐,才能真正得到快乐(涅之乐)。说富人不快乐,那不是事实,他当然很快乐,但这快乐能持久吗?富人的每一天,都是快乐的每一天吗?如果说财富就等于快乐,富人就一定快乐,那你真的既不了解财富,也不了解富人。

富人的富贵病是比较多的,著名的“三高”(高血压、高血脂、高血糖)恐怕富人就比较多。我们今天谈健康的学说、书籍、商品广告,到处皆是,但真正的健康是心灵的健康。一个人的健康,首先必然表现在情绪上,叫情绪的健康;表现在行为上,叫行为的健康;但归根到底,源头是在心灵的健康。

我们的古人,早就知道这个奥秘了。什么叫“富”?“心中无缺为富”。真正的富人,是心灵的富有,心中无缺。有些富人,腰缠万贯,可是头脑空空,心中缺少的太多,能叫“富”有吗?而穷人并不都穷。所以,古人叫“人穷志不穷”。孔子的学生子贡问孔子说:“贫而无谄,富而无骄,何如?”孔子回答说:“未若贫而乐,富而好礼者也。”这个“贫而乐”就是精神上不贫穷,也可以说贫而不穷。富而好礼,是说富了,能遵守礼的要求,亦即守礼,遵守游戏规则,按游戏规则游戏,也就是遵守社会公德,遵守制度文明。这样的人,就是心灵的健康。孔子特别提到他的学生颜回:“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贤哉,回也。”孔子当然也说到他自己,他说:“饭蔬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在其中矣。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他说得多好啊,我吃的是粗粮,喝的是白开水,弯起胳膊当枕头,快乐就在这当中啊。用不正当手段而得到的那些富贵,对于我就像天空中的浮云,与我没有任何关系。这是多么高尚的情操,多么崇高的品德。这不正是我们最需要的心灵健康吗?

最后,我想说一个在佛经中有记载的佛陀住世时的故事。

贪财招祸的故事

有一天清晨,佛陀与阿难从灵鹫山出发到王舍城去托钵。途中遇到大风雨,佛陀与阿难在一树下避雨。看见树洞中有一堆金光闪闪的东西,两人走近一看,原来是古人埋藏的黄金。佛陀对阿难说:“阿难!你应该把这些东西当作毒蛇看待。”“是的!世尊,这些东西的确像毒蛇般可怕。”阿难回应着世尊。

此时,有位农夫在附近采收农作物,隐隐约约听到佛陀与阿难的对话。他以为树下真的有毒蛇,心想:“我从来没有看过大毒蛇,现在不妨去看看它长得什么样子,免得以后不知道它就是毒蛇,而被咬伤了。”农夫想着就走近树下,此时佛陀与阿难已离开了。

农夫小心翼翼地往树洞一瞧,看见金光闪闪的黄金,马上起了贪念,心想:“如果黄金是毒蛇,我情愿我们全家都被毒蛇所咬,也绝不会有半点埋怨与痛苦。”

农夫赶紧将所有的黄金用落叶盖住,掩掩藏藏地带回家分给亲朋好友。农夫本来贫穷,一夕之间成了大富翁,惹来王宫的注意,怀疑他盗窃了国家的财物。

于是国王派人到农夫家问他从哪里得到这些钱,农夫说:“这些钱是我捡到的,我没有偷国家的钱啊!”使者不相信农夫的话,于是将农夫收押到宫里,由国王亲自审问。

国王问农夫:“你老实说,你从什么地方偷来的钱?”“冤枉啊!我没有啊!”农夫无奈却不能明说。“你如果再不老实说,我就把你判刑!”“我真的没有偷啊!”农夫百口莫辩。国王见农夫不肯说实话,故意问大臣说:“如果有人违背我,该判什么刑?”“死刑!”大臣回答。“那就判他死刑吧!你的家人都是共犯,也通通关进牢里。”国王无情地宣布着。

当农夫被押上刑场,他悲伤、感慨地哭喊着:“阿难尊者啊!这些东西真的是条毒蛇啊!”使者听到农夫说的话,觉得很奇怪,便派人回去报告国王。国王听了觉得事必有因,决定重审这件案子。于是命使者将农夫带回宫里,再次审问他。农夫便将佛陀与阿难的对话,及看到黄金后因一时起了贪心将它占为己有的事情,一五一十地告诉国王。

国王听到农夫的真心话,感动得落泪,也对三宝产生了无比的信心。他对农夫说:“你因为世尊的关系而获得这些黄金,然而你将他人之物占为己有,罪该万死。今天念在世尊的份上,我放了你及你的家人,但是你要将这些财宝供养佛陀及比丘们。”

农夫回去后,马上备了种种上好的饮食,请佛陀及比丘僧到家中应供。佛陀为他应机说法,农夫闻法后欢喜不已,证了初果。

贪婪,不是真正的富有,贪婪,也不可能成就富有。不贪为宝,无求为富。真正的健康,是心灵的健康。心灵健康,才有真正的快乐。一个心灵健康的人,必然是一个对生活、对生存、对生命都很自觉的人。人能自觉,又能觉他,觉行圆满,这就是佛。

上一篇:经济温和回升?物价前低后高 下一篇:孙飘扬、钟慧娟夫妇的药业双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