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现英语课堂教学的转变

时间:2022-08-27 04:33:23

实现英语课堂教学的转变

从教17年,从当初的一根粉笔三尺讲台到现在的一根电子教鞭一套多媒体课件,英语课堂教学手段可说是达到质的飞跃。然而教师的教学手段是先进了,学生的学习反响却不见得好转多少,用有的学生的话说是“换汤不换药,永远都是你讲我听,你要我做”。我们都知道,课堂教学是落实新课程标准的主要途径,新课程理念下的英语课堂教学不应该再是老师讲,学生听的满堂灌教学,而应该是一种有组织、有目的、师生平等参与的课堂。

一、新课堂应该是“活动化”的课堂

好的课堂不应该是老师一个人在台上表演,学生在台下看戏。因为他们没有参与进来,只是一个观众,即使老师在台上说得天花乱坠,学生坐在下面也是无动于衷。这样的教学效果可想而知。因此,教师作为活动的组织者与参与者,要切实为学生构建参与学习的平台,拓展更多的思考时间和空间。而英语游戏进课堂是打造高效课堂的重要措施之一,学生的想象力可以在游戏中得到最大限度的发挥,可使学生在好奇、好胜的心理驱使下,在宽松、愉悦的氛围中,顺利掌握语言。而不再是过去那种在教师的严格控制下,一遍遍地机械模仿操练。对于游戏,学生们兴趣盎然、积极参与,在游戏过程中反复操练了新内容而并不感觉枯燥,而其他同学为公正评价而认真、细心听辨。大家通过活动全部收益,而且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有利于促进学生自主学习,有助于教师更好地达成教学目标。 如在学习What’s the matter?一单元中,为了让学生能记住人体各部位和器官的名称,我创设了这样一个小游戏:

1)在黑板上画好四个圆,代表人的脸部。

2)每组抽选一人上台,各拿一支粉笔。

3)由老师用英语分别说出身体部位或五官名,W生闭着眼睛在画上添画。

结果,全班同学笑声一片!原来,平常很容易画出的五官几乎全都挪了位,有人把耳朵画在鼻子上面(这个同学是eyes和nose不分),也有人把手画在头顶(他把英文hand理解为head),同学们在笑声中很容易就能区分和记住了五官的英文名。除了游戏活动,还可以唱一首简单的英文歌,或者看一小段关于英美人士生活习惯的小视频(比如在餐厅啊,或者是买东西啊之类的),或者可以让一两个同学上来表演,简短的就好,固定题目或者不固定题目都可以,一个人讲三分钟就差不多了,自我介绍什么的。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活动既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又能够在活动中做到知识与实践的衔接,知识与趣味的结合,多种感官参与,达到教学的目的。

二、新课堂应是“生活化”的课堂

生活是现实的、具体的,在课堂教学中,我们要引导学生用自己的眼睛观察生活,用自己的情感去体验生活。如欣赏优秀英文原声带电影、排练英文短剧、学唱英文歌曲等。也可以给每个学生取一个英文名,给学生介绍一些英美文化背景知识及中西文化差异,用英语写日记,哪怕每天只写一句英文句子。这样,外面精彩世界与学生的生活经验就能密切的结合起来了。我一直都记得我读初一时候的一节英语课,那天刮大风,英语老师走进教室便是满嘴的英语,我们都懵在座位上不动,直到他叫了我的名字我才明白他说的是“Pleas close the window.”我走到窗边把窗子关好,还没回到座位上,他又说“Please open the door.”我又走到门口把门打开。这时候他才开始说中文,说今天我们要学习的内容就是Please+句型。其他同学学习的怎样我不知道,但对于这节课,我印象很深,老师结合生活实际设计的导入,让我从最初的听、做上升到对本课的重点句型的理解,形象而直观。所以在我的英语课堂中,我尽可能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引导他们自己动手做,用脑想,开口说,把英语放进生活环境中。在上八年级上册UNIT 8 How do you make a banana milk shake?一课时,我把家里的榨汁机带到了课堂上,还准备了香蕉,牛奶,蜂蜜。首先我自己在讲台上操作,让学生观察并跟着说,每个程序和用到的食材都用英语说出来(这里语气要多变,夸张,引起学生注意):

1)Peel the bananas.注意要突出说three bananas

2)Cut up the bananas.

3)Put the bananas and ice-cream in the blender.

4)Pour the milk into the blender.

5)Turn on the blender.

到第六步时,我直接喝了一杯自制的奶昔,问学生:“这一步用英语怎么说?”“Drink the milk shake.”“很好!这说明同学们对我的操作很感兴趣。接下来就请几个同学上台来合作制作奶昔,要求每一步都要用英语说出来,下面的同学监督看他们是否正确。”这样的课堂,充满了趣味性和实用性,没有哪个同学不喜欢。在这样生活化的场景中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了学生的学习积极参与意识,完成了学习任务。

三、新课堂应是“自主化”的课堂

在自主化的课堂教学中,学生不仅能主动地学习,学会学习,而且在知识的形成过程中能主动的理解知识,逐步提高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因此,老师应做到:

1、让学生自主地选择学习内容,如系统的语法学习和大量的阅读练习。

2、让学生自主地选择学习方式,如:用英语听、说、读、写技能的训练。

3、让学生自主地选择学习伙伴。英语课堂有时可以打破传统的课堂这种形式,让学生在课堂上自由组合,共同探讨问题,合作解决问题。

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还需要注意培养学生的批评意识和质疑意识,鼓励学生对书本的质疑和教材的挑战,勇于对教材说不,敢于对老师说不,敢于对传统说不。教师对于异于自己的意见要鼓励提倡;对于不敢发表的意见,要积极引导,对于稍有缺陷的意见要正确指点;对于完全错误的意见,要宽容大度再善意地纠正。

四、新课堂应是“情感化”的课堂

在传统的教学中,教师处于至高无上的权威地位,学生无条件地接受着教师的一切灌输,师生之间是不平等的。而新课堂要求教师与学生共同处于课堂的双向互动的流变状态之中,我们要倡导和实践“尊重的教育”这一教育理念,师生之间互相尊重,以诚相待,彼此交流情感,把英语教学变成平等的交往与对话,促进师生情感交融,可以采取以下策略:

第一、师生互爱。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仪表端庄,神态自然,平易近人,举止亲切。在英语教学过程中,要加大与学生的接近度,缩短与学生在身体和心理上的距离,注重对学生的人文关怀。

第二、人格平等。在新教材新理念的指导下,教师对学生做到“三尊重”、“三允许”即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尊重学生的自尊心,尊重学生的个性特点,允许出错,允许改正,允许保留意见。

第三、用情感感染学生。现在的学生有鲜明的个性,丰富的情感。他们需要了解、需要宣泄、需要沟通,所以我们要采取“观点开放”和“教学对话”两种策略,用自己良好的情感激化学生说真话,培养学生强烈的爱憎、好恶之情,点燃学生思想的火花,唤起学生探索真理、积极向上的欲望。有时,教师一个赏识的眼神、鼓励的话语、满意的点头、会意的微笑、亲热的手势,恰似一缕春风,吹拂着孩子们求知的心灵,给孩子们带来莫大的欢乐和喜悦,让他们敞开思维的大门,插上想象的翅膀。

总之,通过“生活化、自主化、活动化、情感化”的英语课堂教学,唤醒了学生沉睡的潜能,激活了学生封存的记忆,放飞了学生囚禁的情感,成为师生共同发展的崭新的课堂。

上一篇:怎样与学生个别谈话 下一篇:A Study of the Main Problems and Improveme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