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报纸对社会热点话题的新闻呈现

时间:2022-08-27 04:13:16

论报纸对社会热点话题的新闻呈现

社会热点话题一直是各大媒体关注的焦点所在。相较于其他媒体,报纸媒体由于其独特的文字魅力,在喧嚣吵闹的媒体空间中,更具发现问题本质、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案与建议的优势。

国务院的2010年中央一号文件,首次使用了“新生代农民工”的提法,并要求采取有针对性的措施,着力解决新生代农民工问题,让新生代农民工市民化。2010年6月21日,《工人日报》发表了关于新生代农民工问题的调研报告,明确指出“新生代农民工”是出生在1980年以后,年龄在16岁以上,在异地以非农业就业为主的农村户籍人口。如今,“新生代农民工”问题已成为社会各界普遍关心的热点问题之一。如何处理好此类话题新闻,对各大报纸媒体的操作提出了挑战。

新闻媒体对“新生代农民工”问题的呈现

早在2005年,时为南方都市报记者的傅剑锋就深入广西省乡村探求新生代打工青年为何沦为“砍手党”,在社会上引起了较大的轰动。2010年1月31日,国务院的2010年中央一号文件,首次使用了“新生代农民工”的提法。同时,围绕陆续出现的“富士康13连跳”、丰田公司罢工等“新生代农民工”问题走向明显化、尖锐化的标志性事件,各大媒体进行了大量报道,标志着“新生代农民工”自我意识的觉醒。各大报纸媒体针对这一热点话题,纷纷开始了自己的新闻策划与创作。笔者发现,报纸媒体对“新生代农民工”问题的报道主要分成以下几个形式:

以官员活动为导向的新闻报道。代表作:新华社通稿《端午节假期逛市场关心菜价看望农民工》。此类新闻报道主要以官员对新生代农民工的关注为主要线索,核心思想在于体现政府对“新生代农民工”群体的重视与解决问题的决心。这也是大多数新闻报道惯用的报道形式,大多数以消息为主。

以文件报告为线索的解释性新闻。代表作:新华网《社科院专家解读“一号文件”:新生代农民工将市民化》。“新生代农民工”问题的突出使得政府和学术界对此问题进行深层次的关注与介入,他们提供的一些文件与调研报告也成为新闻媒体研究此问题的重要线索。此类解释性报道也大多以消息的形态出现,当然也有一系列对某一具体文件和调研报告的解读。

以某一个或者几个农民工生活个案探析的新闻报道。代表作:《人民日报》刊发的《新生代农民工调查》。这是一篇比较成熟、比较成功的新闻报道,围绕“新生代农民工”这个群体,将几个人的个案杂糅起来,用个案中的人的生动故事来推动整个新闻报道的发展。此类新闻形式更符合新闻本身的特点,具体的人的喜怒哀乐、各种生活,他们的奋斗与苦闷在新闻中表现得淋漓尽致,但是很多新闻媒体在如此操作新闻的时候容易将新闻变成琐碎的东家长西家短的杂闻,容易使人产生审美疲劳。此类新闻报道大多以通讯或者特写的方式展现出来。

以学者社工的社区活动为导向的报道。代表作:《中国青年报・冰点周刊》的《何处是家园》。文章以马小朵这个社工的活动作为线索,以她的角度写出了北京刘娘府这个农民工社区的变迁。此类报道以记录某个领域或者某个地方区域的意见领袖的活动,快速地对这个领域和地方区域展开系统的全方位的了解,展现出新生代农民工生活或者工作的现状。也有一些报道是通过专家学者的调研活动进行的报道,但是不仅数量较少,精品也不多。此种形式的新闻报道大多以特稿的形式出现,在语言上较之单纯的个案研究,更加具有宏观性、全体性,但是相对于社会大背景的变迁来说,仍然不能完全展示出问题和新生代农民工的生态特点。

以农民工工作地点为研究的调查报道。代表作:《南方周末》的《富士康“八连跳”自杀之谜》。南方周末实习生刘志毅深入新生代农民工工作的地方,以自己的亲身经历揭示了新生代农民工真实的生存状况。此类新闻操作难度很大,需要记者全身心地投入到新生代农民工工作的地方,并将采集到的一线资料上升到一定的高度,揭示现象背后的问题,找出问题的真实情况。由于采访方式的特殊性,这样的新闻报道现在出现的较少,大多以特稿乃至深度报道的形式出现。

新闻媒体在操作此类话题中的几个问题

尽管报纸媒体对“新生代农民工”问题进行了较多关注,也进行了大规模报道,报道中也出现了一些精品,但是从采写业务的角度来说,其中同样出现了很多问题。

个案研究是否能展现出整个群体的情况。对新生代农民工个案研究是新闻媒体经常使用的报道手段,但一到两个人的个案研究能否展现这个群体的全貌?是否具有科学性、代表性?媒体是否先入为主自我设定群体特点,然后随机找出采访对象,将特点往受访人身上生拉硬套,以及大打人性牌、走情感路线?这些问题解决不好,往往造成报道流于东家长西家短的表面,使读者产生“食之无味,弃之可惜”的厌恶感。

报道中文件理论是否与真实情况脱节。与一些新闻报道中个案太多太滥,理论性、深度性不够不同的是,一些新闻报道过重强调新闻语言中的理论性。由于记者囿于本身知识结构的限制,应用、改编一些专家学者、政府机构对此问题的调研报告、文件等,使理论和真实情况产生明显的脱节。

报道中出现的数据是否是报纸媒体采集的第一手资料。没有自己统计的第一手数据,就无法真正把自己想要说明的问题完全交代清楚。用数据说话,通过统计得出结论,可以从整体上把握整个群体的共有特征,更好地说明问题。相当多的媒体借用一些权威机构的较为全面、科学的数据,这种创作手法当然无可厚非,是一种较为合理的调查报道形式,但是笔者发现,在一些新闻报道中,本应当成为整个文章结构中起“注释”作用的数据,在某种程度上使得“文章”变成了“数据”的注释。

对话题新闻的建议

针对媒体在操作“新生代农民工”这一话题新闻中出现的问题,笔者尝试通过此案例对话题新闻的报道形式和思路提出自己的建议:

树立“农民式新闻观”,加强实证研究。中国青年报记者卢跃刚的《以人民的名义》中那种扎实、深入的采访手法,对证据、细节的描绘让人赞叹不已,他将自己的文章深深地插入了泥土里,习惯从下到上看问题。但是这种传统、这种文章在现在的新闻报道中却似乎越来越少了。一些记者采访不扎实,有的甚至是一两个电话就结束了采访任务。当新闻记者离他们的素材越来越远时,又怎能反映出事情的真实情况,确保新闻本身的周密性、完整性?不扎实的采访甚至不能通过新闻报道给我们带来丝毫的警醒与感动。著名媒体人章敬平为我们介绍过一种“农民式的新闻观”,这种新闻注重讲究实证主义,一字一句都有讲究。因此,记者要树立“农民式新闻观”,加强实证研究,要扎进泥土里,进行第一手的调查,甚至可以尝试参与式调查,使得文章中多一点干货、多一点新鲜的材料,用细节打动人。

整体问题用数据说话,用第一手数据。中国青年报青年调查板块就是一个很好的尝试,在制作调查问卷时,提出自己的问题,再用较为科学的统计方法,得出结论。并非只是罗列干巴巴的数据,而是结合了一些案例,案例加数据,完成了从个体到整体、局部到全体、具体到抽象的一个飞跃,这样的新闻既点面结合,又可以把自己想解决的问题展示清楚。

加强对问题背后的分析,借专家之口说话。由于话题新闻本身的特殊性,它并不是单纯为了报道事实而报道,关键是揭示报道背后的东西,这就需要一篇话题新闻的报道有足够的深度,为受众心中的问题提出解决措施。一般报纸媒体都是通过采访相关领域的专家来分析新闻背后的问题。这种形式可以增加新闻报道整体上的理性和建设性。但是不能完全依赖专家,记者自己要对这个问题进行深入的思索和分析,带着问题找专家,将疑虑及时反馈给专家,这样才能把握整个文章的脉络,使之朝着自己希望的方向发展。

提升思考问题的高度,加强新闻的宏观性。在实际操作话题新闻、探讨话题新闻背后的社会问题时,一定要把自己提升到一个高度,跨领域思索问题,多角度考虑,以增加新闻在思想上的新意。这就需要记者提高自己的理论修养,提高自己看待问题的大局观,从而使自己的稿子更有高度和前瞻性。

参考文献:

[1]章敬平.新闻人的江湖[M].浙江人民出版社,2009.

[2]罗以澄.新闻采访学新论[M].武汉大学出版社,2000.

[3]蔡雯.新闻编辑学[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

[4]余音.特稿采写宝典[M].新华出版社,2007.

(作者为郑州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2010级硕士生)

编校:赵 亮

上一篇:论提升地方台节目主持人的适应力 下一篇:医学论文的新闻特征及编辑要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