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生命的末端

时间:2022-08-27 04:10:38

• 初次读到“在生命的末端”这样的语句时,它带给我一种压抑的苦涩滋味。一时间,这六个字,挥之不去,反复在脑际重现,撞击着原本宁静的生活和平静的心灵。

有一位80后的“小美女”,用她犀利的目光和犀利的预言,叙述着对我这个40后的“老丑哥”的阅后印象。在2000字的描述中,一句“在生命的末端”让我思绪万千。这是一句普普通通、实实在在的大真话。或许,缘于它触摸到人的潜意识的底线:“老•死”。静下心来,再读读,多想想。真的又要由衷感谢这位率性的青年女友。她在不经意中,提出了一个长期被忽视的人生命题:在生命的末端。

从中获得启示,便有了本文的切入点。

走在生命的末端

2004年秋,整整工作40年后,我正式退休了。

涉足职场,人生有两个里程碑。一是走进职场。个人找到了在社会中所从事的作为主要生活来源的工作。这自然很爽心。一是退出职场。个人因年老或其他原因而离开工作岗位。这自然很失落。谁都无法抗拒生命的法则,都得从这两个里程碑中走过。

万幸,退休前,相遇三位老者,走在生命的末端,向我展示其榜样般的风采,让我有一个应对退休生活的心理铺垫。

一位是我中学语文老师徐声扬先生。他精通文史哲,国学功底深厚,我便主动约请他为我主编的《九江师专学报》“陶渊明研究”专栏,撰写文稿。此后,每年交两篇文章,一写20年。40余篇高质量的文墨,因而赢得“20世纪10大陶学家”的声誉。八十寿辰,自拟对联:“无可颂扬,只完成,几篇研陶文章,堪称醒目;有何高兴,还永葆,一片颜愚气质,未负放心。”聊以。

一位是美籍华人万心蕙教授。走在生命的末端,她与我相识相交10年,留下太多动人动情的故事。那年上庐山,70岁的老太太,坚持从“好汉坡”徒步而上。为了安全,校长派了两名年轻女教师搀扶。她极为反感,说:“我走得动,为什么要麻烦他人?”有一年,世界飞机老出事儿。她特意买了个人身保险。回来告诉我,让我作为证人签字。说,“万一我坐的飞机有事,全额人身保险金,就由九江师专领取。我与家人早商量好了。死了,火化,把骨灰安葬在祖国”。听到此语,我眼含泪水,沉重签下自己的名字。她多次欣慰地说,“这是我生命的最后日子,能随心所欲做自己想做的事情,无怨无悔。”“人无法抗拒衰老。我剩下时日不多了,所以更全身心投入自己喜爱的事业。”1996年,万心蕙教授病逝美国。王霈博士从大洋彼岸来信说,“68―78岁,九江这10年,实在是爱妻心蕙一生中的黄金时代。”

一位是台湾资深作家墨人博士。在长达20年的书信交谊中,我十分敬慕这位戴着传奇色彩的文学老人。12岁前,他会整本背诵《论语》、《孟子》、《诗经》、《左传》等;50岁以前,他精心研读“孔孟之道”;50岁以后,珍崇老子“生而不有、为而不持,长而不宰”的学说;70岁以后,探求释迦牟尼思想,融儒道释于一家。让我吃惊的是,墨人创作的小说、散文、诗歌和评论,几乎有一半是他65岁退休以后写作出版的。蜚声文坛的代表作――200万字的历史长卷《红尘》及《红尘续集》,化佛学为文学的《娑婆世界》;全唐诗、全宋诗、全唐宋词的“寻幽探微”系列;修订批注的《张本红楼梦》(墨人本名张万熙);散文名著《红尘心语》、《年年作客伴寒窗》等等,都是在生命的末端面世的。得知我退休,他来信开导:晚年的生活,晚年的创作,最能展示一个成熟的“从心所欲”,不逾矩”的至高境界。人一旦超越柴米油盐、生老病死,才可能真正拥有“平常心”。他还以词《长相思•乡思》赠送与我:“忆江州,梦江洲,梦见匡庐一片秋,长江日夜流。桑枝柔,柳枝柔,甘棠湖水绿悠悠,相思到白头。”深切表达他一生爱家乡、爱文学、爱人生的挚热情坏。

走在生命末端的三位老人,是前辈、导师、也是朋友。他们用人生实践与体验教益我:生命的末端是一个时间过程,或10年,或20年,或30年,谁也说不准;生命的末端是一个空间的过程,务必抓住它,抓紧它,珍惜它;生命的末端是一个收获过程,随心所欲,弥补遗憾,多做过去想做而没有机缘去做的事情,让人生活的更丰富、更快乐,让生命更有价值。

爱在生命的末端

退休,意味着离开职场工作,减少收入,回归家园。

换个思路,退休何尝不是一种人生转换?当淡定和从容面对退休,接下来,爱在生命的末端,该做些什么呢?

首次,是否需要反思?自1978年与改革开放同步,我自荐进入一所新建的地方高校(九江师专)学教,一干就是30年。从教,留给我怎样的精神财富和精神遗产呢?无疑最集中的一点,是对人的教育的认识与实践。

其次,是否需要践行?沿着30年对人的教育的认识与实践,继续向前滑行,退休之后,主要在做三件事情。

一是热诚心理施助。

1990年秋,我尝试开设了《心理健康教育与心理咨询实践》课程,获得不坏的反响。于是,面向全校学生,变成了一门必修课,隶属于德育体系。我大概是全省高校最早开设这类课程的德育教师,且坚守10多年直至退休,有数千名大学生在课堂上接受了心理健康的启蒙教育。这门课,曾被省教委评为,“优秀教学成果二等奖”。实践令我开窍:“心理健康”是人格健康的标志。心理健康教育是关于人性、人格、人情、人品的教育。人以“德”为先,德以“心”为基。教书育人,一定要关注前沿动态,拓展新的视野,一定要扎根人的心灵深处,理论与实践结合,才能创新,才有实效,才会发展。

退休后,失去了上课的机会。于是,我把对心理健康的浓厚兴趣,主要转向于对个体心理求助的接待。或许因为“知名度”的影响力,或许因为我的学生的宣传,或许因为中小学老师的推荐,或许因为我的心理求助不收费用,通过电话、书信手机信息和当面倾诉等形式,几乎每天都要接待心理求助者。有家长、孩子、大中专学生、教师、机关干部、公安干警、现役军人等等,每年达到千余人次。

二是热衷调查研究。

近年来,我做了关于读书目的的调查,阅读倾向的调查,大中学生心理困扰的调查,大学生逃课现象的调查,青春期烦恼情况的调查,大学四年经济成本的调查,男女性别差异的调查,同学间发现与赏识心理的调查,中学生对父母、老师、同学印象好坏的调查,大学生情恋心理的调查,考试舞弊心态、特点及诱因的调查等等。大量来自第一手材料、数据、现象、特点的掌握,有利于我深入了解教书育人的对象,适时调整教书育人的思路、内容、方法与技巧,使之更具可听性、可思性、可行性。2010年,我受九江市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的委托,主持一项关于“中学生成长问题调查”。我们从“父母形象及家庭环境对孩子成长的影响”、“父母教育及言行风范对孩子成长的影响”、“父母期望及施教方法对孩子成长的影响”、“孩子对父母的情感与态度对自我成长的影响”、“孩子对父母的依赖与感恩对自我成长的影响”等方面,拟定30个问题,在多所城乡重点和普通中学进行随机调查活动。最后有845名初中生和528名高中生接受了问卷调查。历时200天,我独自汇总4万多个数据,并依此来自实际的第一手丰厚资料,撰写了一篇长达万余字的《孩子与父母的关系对孩子成长影响的调研报告》,受到关注。江西省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主任周平同志(原江西省副省长、江西省人大副主任),阅读后立即作出批示:“很认真,很敬业,很有成效。应在省报告团开会时介绍。向陈教授致敬!”这自然是对我们的调查研究的一种肯定和鼓励。

三是热心科普讲座。

教书育人,通常理解,它作为教育教学活动的过程,主要是针对青少年、针对学生的事情。这似乎没有错。三十年教书育人的实践,让我感悟,倘若从深层看,从源头看,它何尝不是针对老师。针对家长的事情。青少年、学生也好,老师、家长也好,谁不需要读书,接受“书”的教育?谁不需要培训,接受“人”的教育?更何况,倘若老师和家长,怎么可能当好老师、当好家长,将“教书育人”落在实处呢?于是,退休之后,在生命的末端,我乐意吧自己三十年对“教书育人”的学习、调查、思考、感悟、经验、教训、总结与期盼,讲给大家听,与朋友们分享。我把它视为一种社会科学普及、一种人生科学普及。没想到,这种带有自我人生体验性质的科普讲座,很受听众欢迎。

自新世纪始,围绕“教书育人”,我在江西省内外,创作的这类科普讲座,约1100场,听众达数十万人次。(年平均80多场)主要内容:一是关于爱国主义的教育(尤其以“可爱的中国”为题,宣传的爱国主义精神);二是关于理想、信念、追求的教育;三是关于伦理、道德、礼仪的教育;四是关于情感的教育;五是关于聪明学习、快乐成长的教育;六是关于青春期的教育;七是关于心理健康与心理求助的教育;八是家长怎样帮助孩子健康成长的教育;九是怎样做一名优秀老师(班主任、校长)的教育;十是关于恋爱、婚姻、家庭的教育等等。

写在生命的末端

退休与在职,其生活方式,生活形态会发生一些变化。譬如:在职“忙”,退休“闲”;在职“快”,退休“慢”;在职(应酬)多,退休(应酬)少,等等。在生命的末端,怎样抓住退休后的“闲”、“慢”、“少”的特点,找到自我,挖掘潜能,去立德、立功、立言?

有学者说,有闲暇才能有文化。中国农耕文化的闲散,曾经孕育出人类灿烂的中华文化。而现代美国,是从奴隶制社会直接进入工业社会的,因此美国虽然有发达的科技,却只有快餐文化。职场工作40年,忙政治、忙经济、忙教育、忙开会,全听党的指令,按照领导意图工作,去做人去做事,留下诸多遗憾。如今退休了,回归家园,脚步放慢了,灵魂也回来了。开始做自己想做的事情了。譬如写书、出书、送书。

当年恩师夏延章教授对我说,大学老师不光能教书、会教书,更要能研究、会研究,有著作,显示你的学术素养、方法和水平。没有学术专著的教授,怎能称得上合格的教授?在夏先生的指教与训练下,我有了科研的兴趣。学为人师后,围绕“教书育人”,我结合教学教育实践开展教研活动,发表了一些学术文章。上世纪80年代开始,我就酝酿自己的“人生感悟三部曲”。在职几十年,因为“忙”、“快”、“多”,无暇顾及心仪之作,知道1994年底,我的第一本专著《苦乐其中――赣北作家作品论》才出版。这是一本关于文学评论的书。他获得江西省作协的“谷雨文学奖”。10年后,我退休了,于是连续整理、撰写、出版了《成败其中――育德育智随笔》和《爱恨其中――狱中文稿研究》。前者是我20年从事大学德育工作的体验和对教育的思考;后者是我20多年业余研究及其爱国主义精神的体会与心得。人生一辈子,苦在其中、乐在其中;爱在其中、恨在其中;成功在其中,失败在其中。这是我的感悟。没什么新鲜的,惊奇的,大家都如此。关键是我把自己“这一个”的人生感悟写了出来。

接着,我看到自己的身体还行,脑袋还管用,还有写的兴趣与热情。于是乎,又整理、撰写、出版了“心灵沟通三部曲”。《隔海问答――与墨人博士谈文化与文学创作》、《隔心相印――倾诉••倾听•倾心》、《隔阔相思――读者•作者•编者》。这是关于文学文化、心理健康和学报编辑方面,20年的实践与思辨的收获;是坚持“有心栽花”和“无心插柳”的耕耘总结。

在生命的末端,与“名”、“利”二字真的渐行渐远。如今还继续在写,从某种意味上说,也是一种“玩”、“好玩”,是一种寻找快乐,是一种生存状态。记得圣贤陶渊明在《五柳先生传》中自称:“常著文章自娱,颇示已志。”

在生命的末端,陶渊明隐退田园,作文吟诗,一是自娱,二是示志。淡泊名利。正式这种自然的写作状态,诞生的自然、真淳、毫无雕琢的作品,流传开来,流传下去,真所谓“书比人长寿”。身边有这样一位圣贤作榜样,走在生命的末端、爱在生命的末端、写在生命的末端、活得更有滋有味呦!(本文作者系中华爱国工程联合会理事、江西省研究会副会长、九江学院教授)

上一篇:奢香精神重装上阵 百里杜鹃香飘万里 下一篇:“恨水不成冰”的穿凿之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