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东城区中小学校运动场地及体育设施现状评价

时间:2022-08-27 03:53:15

北京市东城区中小学校运动场地及体育设施现状评价

【摘要】 目的 了解北京市东城区中小学校运动场地是否符合《中小学校建筑设计规范》要求,评价体育器材配置的合理性。方法 选取北京市东城区27所中学、42所小学,采用自行设计的“北京市东城区中小学校运动场地及体育设施调查表”,对学校操场面积、布局、场地材质、相关体育设施及安全性等进行调查。结果 小学操场人均面积符合率为54.8%,中学符合率为51.9%;中小学校环形跑道配备率为37.7%,直跑道配备率为63.8%,单杠配备率为52.2%,双杠配备率为46.4%。结论 北京市东城区中小学校运动场地面积不足,设施不完备。应加大学校体育设施投资,根据体育设施配置状况,控制招生规模,并向社区拓展体育空间,使每个学生都能充分享用体育资源。

【关键词】 公共设施;卫生服务易得程度;评价研究;学生保健服务

【中图分类号】 G 478.1 R 179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0-9817(2008)06-0556-02

儿童肥胖对健康的损害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随着现代化的进程加快,能量消耗减少、不吃早餐、过少体育锻炼等都增加了肥胖的危险因素。北京市东城区位于城市中心,地理位置特殊,势必会影响到学校规模的发展。一些学校在保证了教学建筑用地后,往往忽略了体育用地,学校的运动场地一旦受限,学生的体育活动就不能有所保证。为了解北京市东城区学校运动场地是否符合《中小学校建筑设计规范》[1]的要求,评价体育器材配置的合理性,笔者对全区中小学校运动场地和体育设施进行了调查。

1 对象与方法

1.1 对象 北京市东城区全部中小学校73所,其中中学29所,小学44所。经核实,除正在改建的学校外,共调查中学27所,小学42所。

1.2 方法 按照《中小学校建筑设计规范》的要求,自行设计“北京市东城区中小学校运动场地及体育设施调查表”,对学校操场面积、布局、场地材质、相关体育设施及安全性等进行现场测量并记录。测量工作全部由接受过统一培训的专业人员完成。

1.3 统计分析 使用SPSS 11.5进行统计分析。

2 结果

2.1 学校运动场地人均面积 运动场地应能容纳全校学生同时做课间操,小学不宜小于2.3 m2/人,中学不宜小于3.3 m2/人[1]。小学生操场人均面积符合率为54.8%,中学生符合率为51.9%。

2.2 学校运动场地材质情况 中小学校运动场地均应为弹性地面[1]。小学运动场地为弹性地面的学校占61.9%,中学占88.9%。

2.3 学校运动场地配置情况 学校应具有符合规定的运动场地,按照《大纲》要求安排体育项目的教学内容。69所中小学校中,环形跑道配备率为37.7%,直跑道配备率为63.8%,篮球场配备率为75.4%,排球场配备率为36.2%,羽毛球场配备率为27.5%,体操房配备率为36.2%,游泳池配备率为5.8%,风雨操场配备率为20.3%。见表1。

2.4 学校体操器材配置情况 69所中小学校中,单杠配备率为52.2%,双杠配备率为46.4%,山羊配备率为84.1%,跳箱配备率为87.0%,体操棒配备率为39.1%,跳垫配备率为58.0%,助跳板配备率为84.1%。

2.5 学校健身器材配置情况 69所中小学校中,软梯、吊环、攀网、攀岩墙的配备率不足10%,爬绳、爬杆、无弹力双杠、仰卧平台的配备率不足20%,平行梯的配备率为20.3%,肋木架的配备率为47.8%,无弹力单杠的配备率为30.4%,乒乓球案的配备率为79.7%。见表2。

2.6 学校体育器材来源 小学体育器材由教委提供的占61.1%,学校自购的占16.4%,社区提供的占8.4%,体彩提供的占2.3%,其他渠道的占11.8%;中学体育器材由教委提供的占20.8%,学校自购的占30.6%,社区提供的占0.5%,体彩提供的占3.7%,其他渠道的占44.4%。

3 讨论

北京市东城区中小学校操场人均面积符合率仅在50%左右;运动场地材质方面,小学仍有40%的学校使用非弹性地面,中学也有少部分学校使用非弹性地面,可能会增加学生运动伤害的危险;运动场地配置方面,小学低于中学,这不仅与教学大纲的教学内容有关,而且也与学校规模有关。中小学校在体操器材与健身器材配备上,大部分配置情况近似。

调查显示,中小学校的运动场地面积明显不足,有近50%的在校学生不能同时使用操场;另外,各类型的运动场地如跑道、篮球场、排球场等均不能按标准设置,学生从事的体育项目也随之减少。由于该区位于北京市中心,用地紧张,在现有条件下,较难扩充学校规模。因此,各校应根据本校体育设施配置状况,控制招生规模,使每个学生都能充分享用体育资源。此次调查的体育器材种类,仅占《中小学体育器材设施配备目录》中必备类的30%,且没有一种体育器材在中小学校配备率为100%。体育器材的来源中,由教委和学校自购占主要部分。由于目前大部分学校与社区资源共享,因此学校也应积极与社区协调,向校外拓展体育空间,充分利用一切可利用的教育资源,让体育课与社区体育结合[2],使社区体育设施对学生课外活动起到积极的作用[3]。这不仅可弥补学校体育器材短缺现状,同时也可使资源充分发挥作用。

北京、沈阳部分中小学生的调查显示,大部分中小学生喜欢上体育课和参加体育活动[4]。北京市城区四~六年级小学生经常参加的前10种活动中,除上下楼梯和劳动外,其余活动均在运动场地开展,如跑步、游戏、跳绳、足球等[5]。伴随现代化生活进程加快,体力活动不足加速了儿童肥胖流行[6]。WHO专家认为,在儿童肥胖预防上,体力活动比膳食控制更重要。现已证实,体育设施的配备是影响学生参加体力活动的因素[7]。

运动场地和体育器材设施是保证体育教学、课外活动和课外体育训练正常进行必不可少的物质条件,是检查、督导、评估、规范学校体育工作的重要内容之一。运动场地紧张、体育器材缺乏大大限制了学生在学校的体育活动。因此,各级教育部门、中小学校都应重视和加强学校运动场地和器材设施的建设和配备工作。适宜的运动场地、器材设施对激发中小学生的运动兴趣、有效地进行体育锻炼能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对中小学生在运动参与、运动技能、身体健康、心理健康和社会适应等各方面的发展有着重要的作用。

4 参考文献

[1] 中国标准委员会.中小学校建筑设计规范GBJ99-86.北京:中国计划出版社,1992.

[2] 李晓玲,段平.高校扩招与体育课程资源的开发利用.福建医科大学学报,2004,5(2):21-24.

[3] PENNY GL,ROBERT GM,BARRY MP.Determinants of Adolescent physical activity and inactivity patterns.Pediatrics,2000,105(6):83.

[4] 陈润,马迎华,张芯.北京、沈阳部分中小学生体育锻炼情况调查.中国学校卫生,2005,26(7):566-568.

[5] 马冠生,刘爱玲,李艳平,等.北京市城区四~六年级小学生体力活动现状.中国学校卫生,2003,24(4):307-309.

[6] 季成叶.儿童肥胖流行和肥胖易感环境.中国学校卫生,2006,27(6):464-466.

[7] TROST SG, PATE RR, WARD DS, et al. Correlates of objectively measured physical activity in preadolescent youth. Am J Prev Med, 1999,17(2):120-126.

(收稿日期:2007-10-04;修回日期:2007-12-12)

上一篇:贵州省高校教师幸福感与组织气氛工作倦怠的关... 下一篇:一起蜡样芽孢杆菌污染饮水机引起的中毒事件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