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运用CIPP模式评估硕士研究生推免制度

时间:2022-08-27 02:36:16

试运用CIPP模式评估硕士研究生推免制度

摘要:北京师范大学(以下简称“我校”)根据教育部相关规定开展硕士研究生推免工作,本文简要介绍我校硕士生推免制度及CIPP评价模式。在分析了评价的可行性后,尝试按照CIPP的评价流程对我校硕士研究生推免工作进行评估。

关键词:CIPP评价模式;硕士研究生推免;应届本科毕业生

中图分类号:G64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0568(2012)41-0130-02

一、我校教育学部硕士研究生推免制度介绍

教育部要求有研究生院的高等学校保送研究生名额一般按该校应届本科毕业生数的15%左右确定。经教育部确定的人文、理科等人才培养基地的高等学校,按教育部批准的基地班招生人数的50%左右,单独增加推免生名额,由学校统筹安排;对国家发展急需的专业适当增加推免生名额。我校按照教育部的规定制定了《推荐免试研究生工作实施办法》,办法中各项规定基本按照国家的有关规定编写。较为具体的仅是推荐工作组的成立和综合考核记分方法。

二、ClPP模式回顾

背景评价就是在特定的环境下评定其需要、问题、资源和机会。输入评价是在背景评价的基础上,对达到目标所需的条件、资源以及各被选方案的相对优点所做的评价,其实质是对方案的可行性和效用性进行判断。过程评价是对方案实施过程中作连续不断的监督、检查和反馈。影响评价即对方案到达、影响目标受众的程度做出评价。成效评价即是对方案实施成果的效用性进行评价。与影响评价相比,该环节更加强调方案对受益者长久利益的影响。可持续性评价即判定某一方案是否可以制度化地循环使用。可推广性评价是指方案在可持续实施的前提下,在何种程度上可以被应用于其它地方。

三、本评估的可行性分析

1.突出改进功能

硕士研究生推免政策是1985年施行的,虽已施行25个年头,但在过程中仍存在一些问题需要改进。CIPP模式将评价重点放在改进与发展功能上,通过各种描述性信息为决策者提供方案。从这一点上,是非常契合的。

2.流程及范围的适用性

关于《管理办法(试行)》以及我校《推荐免试研究生工作实施办法》这些现行制度的可行性、合理性是否良好?能否按照设想的目标选拔出优秀的研究型人才?这些制度在我校的实施程序如何?实施过程中会出现哪些问题?这些问题值不值得采取措施――比如修改方案、修缮制度,等等。我校以往推免出来的毕业生在硕士研究生学习阶段是否达到研究型人才的标准?这些问题即属于研究生推免工作的考虑范围,也符合CIPP的7项基本评价流程。另一方面,CIPP--般适用于大规模的方案,需要有各类资源的配合和充裕的经费等。而研究生推免工作是在国家范围内开展的,国家对此进行宏观统筹,设定有推研资格的院校及具体推研额度等,也符合这一特点。

四、运用ClPP模式对我校研究生推免制度的评估

1.背景评价。

所需服务的背景情况:自1985年起,我国每年的硕士生招生计划数与应届毕业生人数之比大致是1:15,加上历届本科毕业生和同等学力人员,总体上讲,是可以保证招生质量的。但存在考生报考志愿是盲目的,优秀考生往往过于集中报考少数单位或专业,加上不便于调剂,致使不少较好的考生因志愿失当而落选。同时,有的单位或专业就可能招收一些质量较低的考生以完成计划。为解决这一实在问题。我国改进现有的招生办法,施行了优秀本科毕业生推免制。

2.输入评价。

我校现行“推免”方案及合理性分析。在与我国2003年制定的推免管理办法进行比对后,发现学校基本严格按照国家有关规定进行制定。具体的合理性分析如下:我校推免办法主要分为五个部分:分别是目的及要求;组织机构及职责;名额分配原则;申请条件;综合考核计分方法及一篇附录(《综合考核计分标准》)。

(1)目的及要求:该实施办法将目的与要求写在一起;第一条为目的;后三条为要求。合理性判断:在推免目的的叙述中,从激励在校本科生成为人才和为学校研究生生源质量提供保证两方面阐述。但对人才的定位并没有体现出对研究素养的要求;仅仅强调了态度认真、全面发展、符合社会要求;而对创新能力、专业能力的强调体现在了要求中。这就使得目的与要求的吻合程度不高。目的不够明确,过于笼统,而要求中的各项细则并未体现目的的需求,显得要求并不是由推免目的所引导的,而是有另一层未公开的含义。

(2)申请条件:办法列举三点,第一点基本按照国家推免规定的相关要求制定;增加了对英语六级考试通过的要求。第二点是单列了一些情况下不能参与保研的规定,如健康不合格、定向生等。第三点强调对本专业有特殊才能或贡献的学生可由教师破格推荐,进行公示。合理性判断:对英语六级考试的通过要求代表了学校对英语素养的重视;也许是研究生过程中涉及国际性文献处理或其它事项的场合较多。但在学校规定的办法中并未对此作出解释。也没有区分各个学科对英语水平的要求程度。破格推荐的条件规定比较笼统,什么样的贡献才是特殊贡献等一些界定很难量化操作,让学生不易把握,因而难以起到指导作用。

(3)合考核计分方法:结构积分法(前三年的专业成绩、英语成绩占85%;科研占10%;院系机动占5%),但学校规定除85%的成绩要求以外,另15%的安排院系可按照实际情况自行安排。即各院系拥有

例如:在具体的《推荐免试研究生综合考核计分标准》中,科研赋分为10分,其中规定学科竞赛的可加分上限达5分,占到科研赋分最高值的50%;而学术论文的发表、课题的完成则分别占25%、25%;细看学科竞赛的24项加分赛事,英语竞赛共计4项,占1/6。除去成绩中85%中所含的英语课程;英语水平是否体现了科研素养还需争议。而物理化学数学建模、程序设计等理科技术操作性竞赛等高达15项,占5/8,另外还有1项音乐素养方面的竞赛;文科专业有关的竞赛勉强仅有6项,其中4项为创业大赛;一项为语言基本功大赛,加分上限高达5分(而以第一作者身份在三大检索系统、核心期刊的加分仅为2分;科研课题优秀结题的申请者加分仅为0.8分)。学术相关度较高的仅一项为京师杯学术竞赛,加分上限仅为2分;这意味着文科专业的学生在竞赛的加分中只能投掷于英语,否则就会失去5分的竞赛分,而竞赛分则被看做一半的科研能力,实在有些难以让人信服。

通过此次试评估,以学校的推免制度为例进行研究得出一些描述性结论,为学校的推免工作提供建议,如科研比重所占较低,并且加分分配情况的不合理性,竞赛加分是否该算作科研,加分竞赛的设定是否过于偏向英语能力、是否过于倾向理科学生而忽视了文科专业,这些问题与推免息息相关,希望能得到我校推免工作决策人员的注意。

上一篇:中医药院校学生就业问题探析及对策 下一篇:高校无机化学课程教学的现状及改革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