凤城市五味子产业现状及发展

时间:2022-08-27 02:30:24

凤城市五味子产业现状及发展

凤城市野生及人工药用植物资源十分丰富,主要品种有辽五味、辽细辛、短梗五加、人参、天麻、龙胆、玉竹、威灵仙等。其中辽五味生产面积3万亩,产量1100吨,辽五味产业已成为凤城市农民增收和农村经济发展的重要产业。

一、产业现状

辽五味,又称北五味,为木兰科北五味子属多年生落叶木质藤本药用植物。常见于半阴半阳、腐殖层深厚的杂树边缘及山沟溪流两岸、小乔木中间,缠绕在其他树木上。2001年,凤城市大梨树村在辽宁中医药大学、沈阳药科大学等科研院所的指导下,开展辽五味人工育苗研究并获得成功,2002年建成2000亩辽五味生产基地,开创了我国辽五味人工大面积种植的先河。目前达到1万亩,建成全国最大、标准最高的辽五味生产基地。2005年5月,辽宁中医药大学通过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大梨树人工种植的五味子主要成分五味子醇甲指标略低于野生五味子水平,但达到0.46%,符合国家药典规定标准。大梨树辽五味基地先后被授予全国“双学双比”综合开发示范基地和“三八”绿色优质工程单位、国家标准委标准化种植示范基地、辽宁省现代农业园区等称号。2005年,辽宁省五味子协会在大梨树村成立,并成功注册“大梨树”牌辽五味商标。2006年,该基地通过国家中药材生产GAP(无公害)认证工作。2007年、2008年分别通过了复检。目前大梨树村已成为全国辽五味子优质原料和种苗的集散地。

二、存在问题

1.深加工能力差,产品附加值少 目前,凤城市生产的五味子大部分以原料形式销往国内各大药厂、药市及韩日等国,几乎没有深加工产品,仅开发出少量的五味子酒、果茶、饮料等,产业链短,附加值少。

2.市场价格不稳定 产业发展初期,辽五味鲜果价格由于炒种一路攀升,2006年达到最高峰,鲜果最高售价达每公斤30~36元,2007年每公斤12~15元。干品售价2006年末为每公斤170~180元,2007年末每公斤120元,2008年7月为每公斤60~80元。五味子种子和苗木在2007年春达到高峰,每公斤种子800元,每株苗木0.6~1.2元,2008年春跌入低谷,苗价在0.03~0.1元,种子种苗少有问津,近亿株苗木扔掉,影响以后发展。

三、未来五年发展思路

1.大力开展五味子深加工业务,延长产业链,提高附加值 积极推进大梨树北五味子系列产品综合加工与开发项目。2008年,大梨树与大连工业大学合作,研发出五味子功能营养饮料、软胶囊、色素浸膏、片剂、冲饮、复合营养粉、茶等系列产品,项目总投资3147万元,年消耗五味子原料2000吨,加工产品651吨,年销售收入7061万元,税后利润1672万元。目前厂房已竣工,但由于保健品批号未办,至今处于停工状态。近期,要加大招商引资力度,采取独资、合资、合作等形式,积极促成该项目尽早恢复建设,力争二年内建成投产。在成功进行辽五味保健品开发的基础上,进一步开展以辽五味为主要原料的中成药生产项目,吞吐更多的辽五味及其他地产大宗药材,促进凤城市中药材产业大发展、快发展。

2.推进大型中药材批发市场建设 以大梨树五味子批发市场为基础,对其进行改建、扩建,将其建设成为中药材专业批发大市场,把凤城市建成东北最大的中药材集散地,改写东北地区没有大型中药材批发市场的局面。

3.加强品牌建设 在五味子产业发展中,要树立名牌战略,加强品牌建设。要扩大GAP标准认证规模,同时积极争取辽五味地理标志产品认证。

4.加大技术指导和培训力度 努力提高辽五味生产科技含量,大幅提高单产和品质。农业部门要指导农户采取合理施肥、适时灌水、科学用药等措施,提高辽五味单产和品质,进而提高效益,增加市场占有率。

上一篇:国外蔬菜穴盘育苗发展现状 下一篇:生产配送网络化 施肥指导多样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