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在建设新农村过程中的农村金融体系重建

时间:2022-08-27 01:27:10

论在建设新农村过程中的农村金融体系重建

摘要:金融机构要不断改善服务,加强对“三农”的支持,改善农村金融生态环境,重构农村金融体系,为新农村建设提供强有力的金融支持,

关键词:新农村建设;农村金融体系;农村信用社

文章编号:1003-4625(2006)06-0070-02中图分类号:F 文献标识码:A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若干意见》(中央一号文件),对农村金融改革做了全面的纲领性部署,提出要调整国民收入分配格局,信贷投放要按照存量适度调整、增量重点倾斜的原则,不断增加对农业和农村的投入,进一步加大支农资金整合力度,提高资金使用效率。鉴于此,本文就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过程中农村金融体系的构建谈点自己的想法。

目前农村金融的现状

长期以来,在政策体制变革和金融业务创新的强有力推动下,我国金融机构的市场化程度有了很大提高。但就金融发展的地域结构看,东西部以及城乡之间金融发展很不协调且呈加剧之势,尤其是农村金融被严重边缘化,农村金融抑制现象严重,金融二元结构特征十分突出。主要表现在以下五方面:

一是县级金融机构大撤并导致农村金融体系严重萎缩以致出现“空洞化”现象,除粮棉油等政策性收购业务放款由农发行承担外,当前农村的金融供给实际上由农村信用社在唱“独角戏”,形成了农村信用社“一家独大”的局面。同时,由于法人治理结构不完善,阻碍了农村信用社经营管理水平的提高,在农村信用社产权改造中,股权设置是否合理是决定农村信用社合作制改造成败的关键因素。股权设置应该包括两个基本方面,即股权内容和股权结构。股权内容应该科学界定合作社社员应该拥有的权利和承担的义务,并且必须使权利与义务对称平衡。但在我国农村信用社历次改革中,社员权利与义务不对称仍然是突出的问题,例如,没有明确规定社员应该承担的经营责任。股权结构是规定不同所有者股权的比例构成,如国有股、集体股、个人股的占股比例。在农村信用社重新规范中,虽然通过清股、扩股等工作吸收了一部分团体社员入股、扩大了股金规模,但是由于农户和企业入股的积极性普遍不高,股金数量十分有限,在农村信用社的资本中仍然无足轻重,农村信用社绝大部分资本仍然处于所有者虚置的状况。

二是银行信贷资金投放不足,农村资金大量外流。在实际工作中,农村信用社社员不但享受不到优惠利率,而且在浮动利率政策下,支付了比商业银行更高的利率,不仅如此,有些农村信用社在贷款操作中,有意识地缩短贷款期限,通过贷款逾期罚息来增加收益。社员享受利润返回在我国根本不具备条件,这不仅是因为我国农村信用社目前仍然存在大面积和大幅度的亏损,更由于我国农村信用社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作为弱质行业的服务者没有得到应有的政策支持,与商业银行一样承担着国家税赋。在这种情况下,农村信用社为了生存发展,为了减亏增盈,为了尽快甩掉沉重的历史包袱,就要和商业银行一样去追求利润。这些都使得农村信用社经营宗旨发生变质,市场定位变得模糊不清。

同时,国有商业银行县支行的贷款权被上收,其已演变成单纯的存款机构,且吸收的存款大多通过上存流向城市。邮政储蓄机构在农村只存不贷,每年倒流城市的资金也有几千亿元。农村资金的“非农化”,使饱受资金短缺困扰的“三农”的资金供给缺口更大,进一步加剧了农村资金供求关系的失衡。农村信用社虽然是农村金融的主力军,但因其资本充足比率低,不良资产比率高,管理水平上不去,对“三农”的支持也显得力不从心。

三是由于机构缩减,缺乏竞争,农村的金融服务功能弱化。农村的金融产品少,金融服务种类单调,基本上只有传统的存贷业务,中间业务和外汇业务种类很少,农民的金融福利水平很低,分享不到金融改革和金融发展的成果。虽然农村信用社在整体上(无论是人员数量还是经营规模)都成为仅次于国有商业银行的金融机构,但是,由于农村信用社的多级法人组织体系的现状,仍然是以分散经营、各自为战、规模狭小、势力脆弱的基层信用社去面对市场,这本身就使农村信用社的经营风险增大,更何况由于各种复杂的原因,造成目前农村信用社资产质量低下,亏损严重,出现严重的经营风险。

四是农村保险业严重落后于“三农”对风险控制的需求和农村经济的发展。农业生产周期长,受自然因素的影响大,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不强。实现农业产业化,确保农业的稳定和持续发展,迫切需要保险业“保驾护航”。但我国的农业保险经过20世纪90年代初期短暂的快速发展后,一直处于停滞不前的状态。目前全国仅有几家成立不久的专业性农业保险公司。农业保险方面的保费收入,尚不足全国财险保费收入的1%。

五是资本市场的触角没有延伸到农村,同时,目前农村信用社普遍存在着信贷资产质量低,信用社自身效益受阻的情况。其主要原因:一是信贷管理偏松,风险防范制约措施不健全,粗放经营,发放贷款不坚持“三查”制度,而是凭经验和主观武断,造成放款“先天不足”形成风险。二是贷款保障制度不落实,约束力不强,依法管贷意识淡薄,订立借款合同要素不全,抵押担保贷款流于形式,失去法律时效。三是信贷人员业务素质低,不适应新时期贷款管理的要求,不能实事求是做好市场预测和项目评估考察论证,信贷决策失误,重放轻管,人为地给信用社造成经营损失。四是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不少企业因应变能力差,经济效益低而关停、倒闭,还有的企业借改制和破产之机甩信用社的债务包袱,致使信用社的资产质量每况愈下,严重危及信用社的生存和发展。

必须重构农村金融体系

“十一五”规划建议中明确提出:“深化农村金融体制改革,规范发展适合农村特点的金融组织,探索和发展农业保险,改善农村金融服务。”农村金融边缘化,农村金融对“三农”的支持乏力,已经成为农村经济发展的“瓶颈”,成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掣肘因素。而要改变农村金融边缘化的现状,必须重构农村金融体系,这是推进新农村建设的金融组织保证和金融制度保证。更宽泛和更宏观的意义或许还在于,这种“重构”有助于改善和优化我国金融结构,提高我国金融的整体发展水平。

重构农村金融体系,涉及农村金融机构的新建和对原有金融机构的整合及功能调整,涉及我国金融业的未来发展目标及金融结构,是对现有农村金融组织形式和组织制度的一种创新。重构是一个渐进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应遵循“有利于促进金融机构的公平竞争、有利于提高金融资源配置效率、有利于保证金融的安全稳健运行”三条原则。重构后的农村金融组织体系,应该是政策性金融机构、商业性金融机构、合作性金融机构和民营金融机构等多种形式的金融机构并存、合理分工、功能互补、有序竞争的多层次体系。

首先,从市场经济发展的要求看,我国农村信用社应该定性为股份制农村金融组织。原因主要有三条:一是历史上已经形成股份结构,即有社员股、集体积累、国家注资等多种成分的资本金结构。二是便于规范管理和化解风险,股份制是现代经济中最科学、最先进的一种管理模式,顺应市场经济发展的潮流。三是有利于国家农村政策机制的传导,支持农村经济发展。

其次,必须尽快改变现在的组织框架。要改变现在以信用社为法人的治理结构和挂靠人民银行直接领导管理的体制。以县(市、区)为法人治理单位,实行独立核算,自负盈亏;以省为单位建立农村信用社理事会,负责领导、管理全省范围内的农村信用社系统工作,并成为全省的法人代表。

注重发挥政策性金融的作用

农业是弱质产业,自身高投入、低产出的特征决定了其具有高风险性。我国绝大多数农村经济发展水平不高,经济、金融的市场化程度较低,好多农户和乡办、村办企业不具备获得商业性贷款所必需的抵押品和担保条件。这些情况说明,解决农业和农村经济主体的融资难问题,不能把城市的金融发展模式简单移植到农村,不能主要依靠“嫌贫爱富”的商业银行,而是必须把金融的市场调节和政府的政策扶持有机地结合起来,既要发挥“看不见的手”的作用,更要发挥“看得见的手”的作用。应拓宽农业发展银行的业务范围,支持其在农村的金融供给中发挥更大的作用。同时,应采取有效措施将开发性金融推进到“县域经济”、“三农”和中小企业领域,使开发性金融更多地参与农村道路、电力等基础设施建设和农业产业化、农业资源开发项目的投资。

规范和引导民间借贷,促进其健康发展

农村是民间借贷发育的最肥沃的土壤。无论是农民还是农村中的企业,都离不开民间借贷。据有关专家抽样调查测算,2003年全国民间融资规模已达8000亿元左右。民间借贷虽属非正规金融,但实际上具有正规金融所不具备的四个优势:一是制度优势。可以说,民间借贷是一种纯粹的市场金融形式和市场金融交易制度。二是信息优势。民间借贷中的当事人彼此比较了解,与融资相关的信息极易获得且高度透明。三是成本优势。民间借贷过程中的信息搜寻成本和管理成本很低,一般也不需要对融资方“公关”而支付“寻租”成本,融资交易成本较之正规金融明显要低。四是速度优势。民间借贷的这些独特优势,使其与正规金融形成了强烈的互补效应,有力地促进了民营经济与中小企业的发展,成为我国金融体系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应采取措施切实改善民间借贷发展的市场环境和制度环境,充分发挥其积极作用,使其在农村金融体系中牢牢占有一席之地。

发展多种类型的小型农村金融机构

农村经济主体对信用资金的需求大多具有规模小、时间急、频率高的特点。而正规金融机构出于信贷交易成本和收益的考虑,很难满足这类资金需求。因此,必须发展社区金融机构、小额贷款组织、小型金融担保公司等多种类型的小型金融机构。中央一号文件指出,“鼓励县域内设立多种所有制的社区金融机构,允许私有资本、外资等参股”,是农村金融改革的一个重大突破。金融管理部门应尽快制定管理办法,就农村小型金融机构的设立、运作、监管、市场退出等做出具体、明确的规定,促使这类金融机构的发展驶入快车道。

参考文献:

[1]王永利.授信业务风险管理指引[M].中国金融出版社,2004.

[2]秦伟.银行的竞争力[J].经济信息参考,2005,(9).

[收稿日期]2006-04-10

[作者简介]宋大林(1974-),讲师,本科。

上一篇:重塑农村金融体制的思考 下一篇:农村信用社一级法人社管理模式分析